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9/10/09 12:54:02瀏覽1669|回應13|推薦98 | |
「安貧樂道」顧名思義是「安於貧窮,以堅持自己的信念為樂」的生活態度。它是一種大家常掛在嘴邊、卻非常不容易達到的境界。古人裡面,顏回的「一簞食一瓢飲…不改其志」;原憲的「環堵之室,茨以生草;蓬户不完,桑以為樞;而甕牗二室,褐以為塞;上漏下濕,匡坐而弦…。」皆受孔夫子非常敬重。近幾世紀來,因為物質文明極端發達,加上資本主義抬頭,鼓勵大家追求物質享受、過分向錢看齊的結果,產生了笑貧不笑娼的現象,因此,在這種大環境之下,要真做到安貧樂道實在是難上加難。 日前讀完《佐賀的超級阿嬤》,頓然感到一股清流出現。這本日本當代相聲大師島田洋七淚中帶笑的自傳小說(陳寶蓮譯,先覺出版社出版)用輕鬆的筆調、描寫出八十幾歲的老阿嬤在貧困中作樂的生活,不啻為安貧樂道作了最好的註解。 作者昭廣(島田本名)八歲那年,因母親在廣島無法照顧他,而將他「推到」佐賀的鄉下與阿嬤同住。母親這一不得已的舉動卻深深影響了他的一生:在那間破爛茅屋裡,和極端貧困的環境下,阿嬤秉持著她特有的「窮得開朗、苦得開心」的哲學,用笑聲與溫情、以身作則地教育昭廣如何過「再艱苦,也要讓老天爺笑出聲音來」的生活! 阿嬤應付幾乎赤貧的方法是:在「河濱免費超級商場」收集上游漂流下來的蔬菜、食物,和一些可用之物;另外,她也「窮則變、變則通」地發明改善生活的法子,包括在腰間繫上磁鐵收集鐵釘鐵片以便變賣;另外,她也想出許多舊物新用的妙方。或許很多人在幾乎窮無立錐之地時也會只好「無可奈何」地這麼做,但可貴的是,佐賀阿嬤做得樂天知命,毫不怨天尤人,沒有社會對她虧欠的感覺;她是窮得開朗、自在,更自傲、自信地說「祖先世世代代都窮」。她也陶侃富人的生活說:「做有錢人很辛苦的,要吃好東西、要去旅行,忙死了。而且,穿著衣服走在路上,還要想小心不能跌倒。」她這麼說當然是想安慰孫子,卻完全沒有酸味。 幽默溫馨充滿全書,阿嬤對小昭廣的抱怨總會想辦法來轉移他的注意力。譬如:阿嬤告訴昭廣說:「聰明人、笨人、有錢人、窮人,過了五十年,都一樣是五十歲」。當小孫子窮極無聊,想要出去玩,她卻說:「出去玩肚子會餓,睡覺吧!」;好不容易睡到了夜間十一點,卻因肚子餓而醒來,阿嬤安撫昭廣說:「你在作夢!」隔天早上,沒早餐吃的昭廣又被阿嬤「早餐昨天不是吃過了嗎? 趕快去上學,學校有午餐可以吃!」的話弄得啼笑皆非、卻無法反駁。 阿嬤因貧窮而無法讓昭廣學劍道,只有努力鼓勵孫子以跑步作運動。這些對話與做法雖充滿了現實生活的無奈及心酸,但是在阿嬤「硬拗」的口吻中,還是會叫人佩服她努力掙扎的辛苦和毅力,以及她那用急智逼出來、好讓孫子勇敢地熬過貧苦日子的「邏輯」。 況且,昭廣「不得已」聽阿嬤的話而努力跑步的結果,卻也誤打誤撞地練就了一副強健的體魄,不只神氣地在運動會上出盡鋒頭,在中學時代也成為明星棒球員,這些也應該算是一得。 更重要的,阿嬤的樂觀、進取、自信、感恩、友善、惜福陶冶了小孫子的心靈;這些正面的待人處事的原則也造就了一個長大以後更能深刻體會世間冷暖的著名相聲家,全日本都要感激佐賀的超級阿嬤。 在今天這個物慾橫流、眾人爭相追求物質享受的社會,如何學習佐賀阿嬤堅強、樂觀的精神,如何明白「生活簡單、樸素即該滿足」 「與其講究表象,不如內在下工夫」的真理,如何做到慷慨、卻又行善不為人知的做法,如何珍惜所有、真正安貧而樂道,不僅是個人提昇靈性生活的要件,更是社會穩定的基礎。 (此文之"濃縮版"曾登載於十月七日加西版"世界日報") |
|
( 心情隨筆|心情日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