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9/05/18 17:16:55瀏覽552|回應0|推薦11 | |
其實書中的事,並沒有跟聖經相違背,反而還解答了以前我所疑惑的想法,而這些想法寫於「我的家庭與信仰」裡頭,這不是信主前、信主後的差別,而是在基督教裡很久以後,有一種「我是新造的人,舊事已過,一切都變成新的」、「重生」的感覺,但是不能對這種感覺產生小我的認同,不然就會返回小我的輪迴,所以只能覺知,不能評斷。 難怪之前感到教會裡頭的見證稍有瑕疵,因為他們作為的出發點,都有著小我的認同,「為了讓人家聽了覺得神很了不起」,「我的神應該比外頭的神明要優秀」,諸如此類的出發點,難怪每次接觸到見證時,就覺得迂腐陳舊、過於冗長。 「上帝做於我身上的見證,要跟大家分享,……」(怎麼上帝只照顧你,不照顧我啊?) 「長執要我出來作見證,我覺得平時生性害羞,但是為了主,勇敢的站出來,……」(感覺起來,好像是長執為了塑造神的形象廣告而產生的見證) 難怪覺知場域缺乏感動,倒不是故事不夠偉大動人,也可能那時候我都被小我掌控,未能當下。 書中定義豐功偉業、偉大的事情,為「尊重每個當下的小事」,所以偉大是在小事中。 每件小小的小事,都蘊含著神的智慧,能夠與之建立覺知、共鳴的場域,感受到偉大,原來人這樣子生活就足夠了。 雖然人總是想著要「豐功偉業」,書中寫著,「生命要透過你做什麼」,「生命將經由你活出來」。 聖經:「現在活著不在是我,是基督在我裡面活著。」 以前我是懂得聖經的文字,但是怎麼做到呢,倒是缺乏執行的方法。 讀過「一個新世界」之後,瞭解原來重點不是怎麼做,只要覺知於是當下、覺醒,發覺內在空間,自然就會產生內在目的,而與內在目的相符的外在目的就會油然而生。 「唯一真正的快樂—本體的喜悅,不會經由任何外在的形相、財產、成就、人物、事件或任何發生之事而降臨在你身上。」 「他是散發自你內在無形無相的向度,它與你的本來面目是合一的。」 當初我享受無所事事的發呆覺得很快樂,不過那時還帶有罪惡感,擔心浪費時間,現在曉得,原來無所事事地發呆這麼有意義,還可以享受真正的快樂,本體的喜悅,而這喜悅比「有意義的事情」還有意義。 此時,凝望著三星果藤光禿禿藤蔓長出嫩芽,以前會希望有詩句、或是植物圖鑑的文字,來讓自己好好地欣賞,最好身旁有人的時候,可以朗朗上口表現一下,然後他就會很羨慕我。 可是我的記憶力不好,看了也記不起來,依事實,我是沒有把百科全書全部背起來的腦容量,沒這樣表現的機會,也沒遇到需要我這樣表現的對象,像我開始介紹樹名,老婆就顯得意興闌珊,有時晚餐時,他會誇獎,高麗菜炒得很好吃,我說,這是山東白,大白菜;依此看來,我並不需要用到整套的百科全書,只要教他區別高麗菜跟大白菜就可以了,人需要的沒想像中那麼多。 書中,「小小東西成就最大的快樂」,多微小呢,呼吸聲之類吧。 書中,「當小我掌控生活,不快樂的方式有兩種:1. 所求不得,2. 得償所願。」 難怪,待業中雖然有不花錢的理由,可是少掉很多藉由外物滿足的舉動,反而多了很多的快樂。 祈求著「我要清心」,接下來所發生的事件,好多的巧合,很多的神蹟;不過這只是人的心智未能瞭解宇宙的智性,所謂的巧合、神蹟,它們在超越心智能理解的範圍之外運行。。 少掉由購買動機產生滿足的舉動,雖然依事件的發生看來,我是居於被動發生的,不過平安、喜樂卻油然而生,在自己的周遭,存於我的本身。 |
|
( 心情隨筆|心情日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