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9/06/15 13:24:03瀏覽4219|回應2|推薦9 | |
終於,從外公過世直到現在,才仔細地看了看外公的「故人略歷」,因為,我要開始寫自己的了。 這想法來自於韓第-「你拿什麼定義自己」。 老實說,我覺得外公告別式的程序表中,關於懷念回憶的文章,看起來有點假,不過也是事實,可能寫作之人與我擷取對於外公回憶的資訊有差異性,或許在審稿後挑出合適刊登的內容,以塑造其和藹可親之形象。 原本我也在邀稿的行列,不過親戚主編要求我重寫,由於我堅持誠實於某方面的回憶,不願只寫和藹可親之形象,所以我的文字就沒有在上頭。 看著外公的「故人略歷」,心想若我是當事者,一生洋洋灑灑地活了八十載,寫在其間的,居然不過幾個文字,很多又是大眾化使用的文字,描述個人的實在稀少,看起來這文字的產生,比較是用來塑造故人的包裝形象,並不是真的想貼切地用來描述當事者,如果當事者看著這些文字可能會想,「這好像不是寫我吧」,「就算是,也太表面了,跟本還沒寫到想法、自我、意識層面的部分」。 我付梓第一本書-「天邊的雲」,送給老爸時,他說一次多印幾本會比較便宜,我說,印再多本,也只能用來送人,那等告別式之前再來印就可以了。 以外公故人略歷所佔文字的百分比,一文約略是26行,描述到本人的大約是8行,扣除裝飾用文字,如「一生俱堅定信仰」、「一生澹泊名利、愛人如己,堅定的信心及不卑不亢的為人風範,值得我們懷念他、敬愛他、效法他」,寫到其個人想法的,大概沒有;而描述「擔任主日學教員多年,為人謙卑篤實,性情剛直,樂善好施」,感覺像是老師在寫學生評語時,就是那幾個獎勵詞換來換去的,至於學生是誰,並不重要。 提到「赴日留學,畢業於XX專科學校,回台後,創設明星商行,……」,這些內容在我看來,太過於表面化,只能稱為基本履歷,面試時稱為第一印象,還不到介紹瞭解一個人的階段。 參考手頭有一位牧師的故人略歷,也只是基本履歷的描述,最後加上「一生熱心侍奉,服事上帝,做人隨和謙卑、不求名利,是人人肯定盡忠的牧者」,感覺是由跟他不太熟的人撰稿,或是由幾份已製作好的word檔中,以「取代」功能把名字換一下,再加上幾行工作資歷,就拿去印刷裝訂的樣子。 有鑑於此,只好自己跳出來寫寫看,免得來參加的人,心中一樣納悶,是不是走錯告別式的會場,這裡躺著的故人跟我認識的人,似乎不一樣;也可能寫的太表面化,「父母XX、妻子兒女XX,在哪邊上過班,為人誠懇、樂善好施」,就這樣簡簡單單把我的一生輕描帶過。 自覺這一生雖過得馬馬虎虎,好歹也也歷經風霜數十載,總該提一下「我」的部分,不是衣服穿什麼顏色、住什麼房子,而是比較意識層面的「我」。 不過我倒不在乎誰會來參加喪禮、有沒有人來參加喪禮,那怎會在意自己的「故人略歷」呢? 主要是為了「聚焦思考」,使自己誠實地面對接下來該認真活著的日子 |
|
( 心情隨筆|心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