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人生駕駛課】電影賞析
2016/10/31 20:37:19瀏覽6650|回應0|推薦9

【人生駕駛課】   文:方 傑

(原載於《妙心雜誌156期》105年11月1日出刊

文章來源:http://www.mst.org.tw/Magazine/magazinep/The%20Rest/156-人生駕駛課.htm

       

七月底,為了到妙心寺導讀這部電影,我又重看了一遍「人生駕駛課」。   

這是一部小品電影,導演透過電影的主角:少年班(Ben)的故事,探討成長的意義。   

電影原意為駕駛課程(Driving Lessons),導演借駕駛課來隱喻人生,倘若人生是一場旅行,那我們該讓他人為我們指引,還是讓心來指路?   

電影裡的男主角班,正值青春期,按理應該是熱情洋溢的年紀,然而我們不難看出,班缺乏自信,對愛與人生充滿了困惑。


母親的影響

 班的退縮個性或許與他強勢的媽媽有關,班來自一個宗教家庭,媽媽是一位虔誠的基督徒,媽媽不斷灌輸班要愛人的想法,但卻從未傾聽過班的想法。   

媽媽為了表現自己的博愛,未徵詢家人意見前,就擅自將殺死太太的老先生帶回家裡,我們可以從這裡感受到她的自以為是,她完全無視此舉可能會為家人帶來危險。   

她對人博愛,但卻連自己家人的感受都無法顧及,說穿了不過是為了滿足自己的虛榮。媽媽也安排了一個角色給班,要班在聖誕節排演的戲劇中扮演一棵尤加利樹。   

導演藉此暗示我們,在媽媽眼中,班只是棵沒有想法的植物。在班還沒想清楚自己要的是什麼之前,媽媽就已為班決定了將來要研究神學,為他安排好學駕駛的時間,以及每天的作息。   

導演以象徵手法說出他的想法,真正的愛不是強加在他人身上的,不應強制每個人犧牲掉他的獨特性,把勇敢的男人變成柔弱的女人,把人變成一棵無情緒的植物。   

媽媽一再要班不要背叛她,也讓人不敢恭維,真正無私的愛應該讓人感到自在,而不應強加罪惡感在他人身上。   

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班的媽媽帶有嚴重的自戀人格特質,心理學的「自戀」一詞來自希臘神話中水仙的故事:神話中的水仙愛上了自己的倒影,完全無視在他身旁默默付出的仙女艾可(Echo,也可譯為回聲)。心理學家用這典故來說明,活在自己的想像世界,以自我為中心,完全無視他人想法的一種人格特質。(想深入瞭解自戀心理,請在網路搜尋拙作《當納西瑟斯遇見刺蝟》,這裡不作贅述。)   

自戀型人格者常常會活在自己創造出來的理想世界,無視他人的想法,自戀型的父母常會將子女視為自己意志的延伸,他們的孩子不過是自己的「回聲」。   

心理學家也認為,一個人的自信心,與童年時期,是否被父母「確認」有關,「被確認」帶有被肯定之意,父母讓孩子肯定自己的方式,就是接納孩子真正的感受,而不是否定孩子的想法與感受。   

孩子一旦長期被否定,久了就會失去說出自己想法的勇氣,那是因為父母親總是暗示孩子,他總是錯的,而父母永遠是對的。   

想必班自小就在這種只能當「回聲」的環境長大,他永遠不知道自己的想法,自己要什麼?久了,就發展出這種唯唯諾諾的性格。


伊薇的啟發

媽媽為班指派了一個任務,要班找個兼差,負擔部份家用。   

班因而認識了徵求幫傭的伊薇,伊薇是一位過氣演員,她脾氣古怪,任性而熱情,有一段不堪回首的過去。   

伊薇初見班時,曾對班說:「對一個17歲的少年來說,你的好奇心也低得太可憐了吧?難怪你被你媽的教育方式壓抑住,這還不夠,你被壓制得有點自閉,你可是個健康的17歲男孩子。」   

班在一次打掃時,無意間發現了伊薇的舊照,觸動了伊薇一直不想去面對的喪子傷痛。   

伊薇在經過一陣子的低潮後,漸漸恢復了活力,班無意間擾動了她不願面對的過往,但也因此讓伊薇在一堆塵封的雜物中,找到了遺失許久的莎士比亞、契訶夫著作,這意味著她重新找回了失去的熱情。   

這一段巧妙的情節安排暗示我們,倘若我們因為害怕痛苦,而將自己禁錮起來,我們同時也阻斷了快樂。真正健全的心態不是讓自己沒有煩惱,而是學會去接納在我們生命中發生的各種的悲與喜,高潮與低潮。   

我們大多數人都會像伊薇那樣,在面對無法承受的傷痛時,選擇將自己封閉起來,好不受悲傷侵擾。然而生命有樂就有苦,愛會帶來快樂,也會引發我們的各種情緒。   

好比說一個人想要生養兒女,享受親情的喜悅,就必須承受孩子長大後,離自己而去的感傷。一旦有了依戀關係,我們就會為生離死別所苦,你只要愛一個人,就會因為愛而將自己曝露在危險的境地,一旦失去所愛,我們常會痛苦不堪,那是愛所要付出的代價。   

許多藝術、文學作品提醒我們,情感會帶來傷痛,但也是上天饋贈我們的禮物,我們會有情緒,就像身體會有病痛那般,身體的病痛常常是為了提醒我們該呵護他的訊息。   

同樣的,情緒也是內心的召喚。我們的生命因為經歷了各種情感而深刻,這些情感有時會促使我們去追求更深刻的宗教體驗,或許這就是「煩惱即菩提」的意思,倘若一個人沒有煩惱,就不會興起想要超越煩惱的動力。   

伊薇重新面對自己,也找到了莎士比亞,莎士比亞的文學向來以表現深刻人性著稱,它象徵伊薇開始接納悲傷的過往,準備接納負面情緒也是人性的一部份。   

伊薇開始教班演戲,要他肯定內心的各種情感,透過文學,班認識了人內在各種幽微的情感,也因而認識了自己。   

班來自一個過度強調正面美好,壓抑負面情緒的家庭環境。透過排演莎士比亞的戲劇,班重新去體驗在他成長過程中,無法體驗的各種情感。   

在扮演嫉妒的邵伯隆時,班對伊薇說:「我們在學校演過《奧賽羅》,其實不怎麼樣,但不真的去掐死人,就不會瞭解什麼叫嫉妒。」   

伊薇與媽媽最大的不同在於,她從不否認這些負面情感,她要班去觀照並認識這些情感。在與班的互動中,伊薇漸漸自傷痛中恢復。而班則因為伊薇,漸漸「確認」自己的價值。

露營與出走   

伊薇安排了一次出遊,這次出遊的深層意涵與班的成長有關。   

班內心很想離家,但媽媽並不允許他在外過夜。精神分析心理學認為一個人的精神發展,與他是否切斷母親的臍帶有關。   

心理學家羅洛梅曾如此解讀伊甸園的故事,他將亞當的反叛視為人類的典範,亞當和夏娃吃了上帝說不能吃的善惡智慧之樹的蘋果,看似不聽話的亞當夏娃,卻因離開伊甸園後,經歷重重磨難後,重新「與上帝合一」(Atonement,亦可譯為「向父親贖罪」)。   

如果我們將這故事解釋成上帝不希望人類思考,那似乎把伊甸園的故事過度簡化了,如果不思考,人類就不可能創造出文明,還停留在茹毛飲血的蠻荒時代。   

心理學家建議我們將這故事看成古希伯來的先知,對成長過程的隱喻,也許會更有道理。   

我嘗試將這故事轉譯成更接近現實的比喻:想像有兩位小朋友,爸爸告誡他們不能碰火,一位小朋友乖乖聽話,而另一位卻偏要碰一下,最後被燙傷了。   

乍看之下,第一位小朋友比較乖,但倘若再深入思考,第一位小朋友對父親的訓誡是沒有體驗的,他只是順從,然而第二位小朋友也許會比第一位更瞭解爸爸的苦心。希伯來書也提到:「人因受苦難得以完全」,這就是何以亞當夏娃在經歷了苦難後,重新「與上帝合一」的意思。   

每個人在成長過程中,都應自父母親那裡獨立出來,去體驗生活,發展出自我意識,自己判斷什麼是對,什麼是錯。   

班的出走很像吃下善惡智慧之果的亞當與夏娃,他們雖然背叛了戒律,但卻比照本宣科的盲目順從者,多了更多的生命體驗。   

班違抗母親私自出遊,象徵他正跨出切掉母親臍帶的第一步。   

伊薇教會了班,用自己的心去感受世界,自己去判斷什麼是對?什麼又是錯的?   

導演安排班在掛掉媽媽的電話後,看見了星星。

從心出發   

接下來我們不妨比較媽媽的道德與伊薇的道德。   

在電影中,導演藉由媽媽與伊薇教導班駕駛的方式,來對比出兩人的差異,媽媽要班熟讀駕訓手冊,伊薇卻直接將車子的方向盤交給班來掌控。   

媽媽按宗教教義與教條行事,但卻讓人窒息,這也許與她無法察覺自己的內心有關,因為媽媽對自己的生命完全沒有體驗,她無法設身處地為他人著想。   

然而伊薇卻要班回到自己的心去判斷,那是因為,倘若善是人性中本就俱足的一種天性,我們又何需往外求呢?   

當伊薇告知班自己得乳癌時,班的反應很有趣,他原本一心想著要聽媽媽的話,儘快回家,然而這時卻完全忘了媽媽的告誡,義無反顧地準備陪伊薇去旅行。   

這段重要情節說明了:真正的善不是建立在賞罰之上的,班也許回到家會被媽媽責難,但他卻因為內心覺得非如此不可,而違抗了媽媽。   

伊薇對班說:「你有一顆詩人的心,我告訴你,那可以給你持續下去的動力。」   

伊薇教會了班要保有對生命的熱情與內在的覺知,因為道德的基礎是我們內在的惻隱之心,作為群居動物,人類內心本就隱藏了這種愛人的天性,道德不是由外而內強加給人,而是自內心深處啟發出來的。   

因此,規訓其實是較低層次的道德,人類行善的目的是因為做了善事會讓自己感到喜悅,而不是為了逃避被懲罰。

同理與同情   

媽媽對待失憶老人的態度是基於同情,同情是一種我在上你在下的關係,我高高在上,你好可憐,我比你優秀,我同情你,同情他人者常是帶著優越感的。   

而同理心是對等的,由於我和你一樣不完美,我看見你傷心絕望,我可以感同身受你的痛苦,也願意陪你一起承擔痛苦,這就是所謂人溺己溺的心理。   

慈悲的英文叫Compassion,它帶有「我陪你一起體驗激情」之意。   

伊薇教導班透過詩與文學來體驗人性,透過文學體會人類深層的情感,藝術是讓人親歷他人苦難的媒介,伊薇不拘泥於教條的方式,反而更接近宗教的慈悲精神。   

真正的慈悲不是施恩,而是一種接納,我們看見他人受苦,而感同身受。   

媽媽的慈愛並非發自內心,她一直都是高高在上的,我們可以從她對回教徒的敵意,她從未站在班的角度體諒班,強迫失憶老人穿上女裝等各種行為,看出她不過是將自己的想法強加在他人之上。   

要對他人慈悲前,我們必先學會對自己慈悲,伊薇教會了班,去接納人性中的各種情緒,唯有學會了接納自己的不美好,我們才可能接納他人的不美好。一個連自己都負面情緒都無法容忍的人,自然會對他人嚴苛,不近人情。   

這也是何以不完美的伊薇,比正面善良的媽媽更讓人容易親近的原因。導演借由信徒媽媽與伊薇的對照,暗示我們,伊薇雖然不是信徒,但卻比媽媽更具宗教的慈悲精神。   

深入地想,這部電影探討的不只是親子與成長議題,它也觸及了宗教與道德。   

一個好的宗教,不應像一天到晚評斷你、碎碎唸的老媽子,而是像伊薇與班那樣的朋友,互相扶持對方,一起度過生命的難關,完全的接納你,在彼此面前,可以放心敞開自己,自在地接納自己的各種情緒。 一個有深度的宗教,不應該將各種束縛套在你身上,要你放棄自己的天性,變成一棵植物。   

好宗教應該要你成為你自己,好好的展現自己的天賦,發揮你自己與生俱來的天性,而不是不斷地給你壓力,剝奪掉你的活力的。

方傑臉書專頁:

方傑

方傑人文書院: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471170079706378/?ref=bookmarks

( 不分類不分類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chongkiath&aid=799664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