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拜訪李敖(一)--李敖的書房
2013/10/11 11:44:28瀏覽4507|回應21|推薦59


拜訪李敖(一)
--李敖的書房

10/6去敦化南路的金蘭大廈拜訪李敖大師,這間多次出現在他書本中的住處。李敖藏書極豐,自稱是中國人中讀書最多之人,其住處四壁皆書(家"圖"四壁呀),客廳即圖書館。我頂著華府書友會會長的名片、李大師的書迷,去拜訪李大師、參觀李大師的藏書,也算名正言順吧!

雖算是名正言順,但,沒有門路、關係(可不是關說喔),誰鳥你是何方會長、書迷的?!我因十一月份要在華府書友會的每月講座上演講「李敖的文字藝術」,又值返臺探親,想到汪榮祖教授伉儷是李敖的好友,故請汪教授代為引薦,emails幾回後,汪教授回:「你就來吧!」這回我有幸能拜訪李敖大師,真該感謝的是汪教授!

約定時間是10/6中午12點,雖颱風來襲,我1140就已抵達,一樓的管理員說:「有兩位已到,您就直接上去吧!」我心喜,有賺到二十分鐘的感覺,呵呵。

開門的是他的兒子李戡,好英俊帥氣呀!他因十一長假,由北京返臺。本篇就只談談李大師的書房、客廳、圖書,當日的人、事、談話,就等我返美後有空時再寫吧•••也是怕寫得不對,被李大師告呀,呵呵[註一]

李宅入門玄關處,牆上懸掛一行書字帖,是仿王羲之行書而寫的帖,是何帖?我可真是小學生,也不便凡事都細看、明問呢。據當日在場的陳學長(李敖的大學同學)私下告訴我,真蹟已被大師賣出,這懸掛牆上的乃仿製之作。

入門玄關處左轉,入眼即是加長深遠的客廳,說是客廳,是俗人的觀點,肯定抑損大師風格,正確地說,應是帶有四張沙發(兩張長、兩張短)的圖書館

以下就容我以西、北、東、南、中的順序來簡介李大師的圖書館。

玄關處左,左手邊(西邊)一小面牆是由底至頂的開放式書架,書架寛11格,高6層,共有66個格子,每一格子被書塞實全滿(書書立連無間,立書上的空間,又被幾本書橫塞其內),每一格子約有1012本書,這一小面牆的書,保守估計是660792本書。西邊這一小面牆的後面是一小房間,是什麼房間、房間內有多少藏書、寶物,不得而知

再向前些,西邊凹入處是張大書桌,依我讀了李大師十餘本書的瞭解,這是他的"工作桌"之一。若坐在這張大書桌的坐椅上,右手邊是一面寛有5格、高有6層的開放式書架,共30格,這一小面牆的書,保守估計是300360本書;左手邊主要是一面檔案櫃,也有些小茶几(對不起,或許該稱為小書几);大書桌前還有一長桌,長桌上古物(有一笨重古老的英文打字機呢)、史典、書籍也不少。

再向前些,西邊有一寬5格、高6層的開放式書架,再來是一扇門,再來是一寬3格、高6層的開放式書架,這一小面牆的書,保守估計是480576本書;這一扇門後應是一小房間,我猜想,這間應是衞浴室。

再向前些,西邊有一門,之後有一由底至頂的封閉式書櫃,書櫃太深遠,估計不出有多少書籍藏入其中;此門後面,乃一書房兼休息室(稱之為"工作房"亦可吧!)李大師當日曾引領著大俠一同入此書房,用他的iPad、入他的新浪微博〝哈囉李敖〞、看他的微博文章,為我解釋他文中"無剩義"的意義,寫下”Make the most of it” 、"無剩義"、"按下不•••在此我也先按下不表。

西邊談完談北邊。北邊是一面寬8格、由底至頂的封閉式書櫃;嚴格說來,這面封閉式書櫃分上下兩部,上半部是由玻璃框著、下半部是木製,上半部的玻璃框內都塞滿著書,太遠,測不出有多少書、是何書下半部木製區則著不知其內寶物為何。 

北邊談完談東邊。東邊底部除一小面由底至頂的封閉式書櫃外,一整面都是窗戶,窗明几淨地板潔,窗戶外則是敦化南路。沿窗戶下緣,是一整排檔案櫃,檔案櫃上陳列寶物不少:書籍、相片、書畫、檯燈、畫像、沙漏、青花瓷、古物、古董等等等等,一派思古之幽情。陳學長本人也是收藏家,他送給李大師四件古董,都在此處,陳學長私下一一為我指出:一對日本瓷盤、一尊佛像、一只英國的茶壺、一只英國的糖壺(與茶壺為一對)。

東邊談完談南邊。南邊與北邊遙相呼應,也是一面寬8格、由底至頂的封閉式書櫃;這封閉式書櫃分也是上下兩部,上半部是由玻璃框著,估計有書約400冊,下半部是木製,不知其內寶物為何。這面書櫃之後有一房間,是何房間、房內有何寶物,不得而知

南邊談完談中間。南面書櫃稍北些,就是先前提到的四張沙發,一張二人沙發在北(朝南)、一張三人沙發在西(朝窗戶)、兩張單人沙發在南(朝北),成匚型擺置,匚型中間有一暗紅色地氈。貼著二人沙發、三人沙發背側,有高約60公分的長型矮桌,長型矮桌上也是擺滿書籍文物,例如:法國畫家夏洛瓦的半裸美女畫像(也是李敖小<虛擬的十七>的封面)、<曹憲刻學記印譜>、<晉王羲之快雪時晴帖>、<泠印社百年藏印精選>等等等。

中間再向北至北邊書櫃間的廣大空間(約八坪大的空間,我目測),左邊是有高約60公分的極長型矮桌,右邊是有高約60公分的長方型的大型矮桌,矮桌上有書、矮桌下還是書,疊疊合合立立,一片書海!又遠又深,我無力目測[註二]

當日共有七人,人氣算是充沛,我坐在二人座的沙發上,鼻頭聞到的是濃郁的書香,書蔭深濃的書卷味,古物古藉的歷史感,大俠我待過的中外圖書館、書店、書房也不少吧,卻從沒有一所圖書館、書店、書房有此濃郁的書香味,我驚訝、我驚嘆、我驚喜。

李敖書房的另一特色是美女、裸女、半裸女、裸女特寫的相片隨處可見。閱讀沈思之餘,與美景不期而遇,裨益成賢至聖吧!愛美乃人性,大師坦坦蕩蕩,真情自然流露,我想到李大師第二部小說《上山·上山·愛》中第一頁所寫的:「清者閱之以成聖,濁者見之以為淫。」

1949年,14歲的李敖帶著五百冊私人藏書來臺灣,我很好奇,64年後的李敖藏書量為何?

大俠問:「大師,您的藏書有多少?」

大師回:「大俠,我有很多藏書都因寫作的歸類需要而被影影印印、剪剪貼貼而沒了。」

李大師非為讀書而讀書,非為藏書而藏書,境界已超越盡信書不如無書呀[註三]我想到顏淵,他曾喟然歎曰:「仰之彌高,鑽之彌堅,瞻之在前,忽焉在後。」  

20131011日於臺北》

[註一]:談話中,李大師笑稱,他在美國也有律師朋友,若有必要,隔洋訴訟,也是可行的,哈。

[註二]:集華府書友會所有會員的藏書也不及李大師吧?!

[註三]:離開李府時,陳學長又對我咬耳朵:「李敖在別處另有一豪宅,藏書量更豐呢!


[2013/10/6李敖在常用的稿紙上寫下的字]

( 不分類不分類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chin8673&aid=8973518

 回應文章 頁/共 3 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

悅己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3/10/11 15:41

難怪這些會長們那麼愛印名片

原來有華府書友會會長的名片,還蠻管用的嘛

呵呵



金大俠(chin8673) 於 2013-10-12 00:19 回覆:
其實我也才印了我的名片,很陽春的名片啦,或可唬唬人•••其實李敖是看在他的好友汪榮祖教授伉儷才同意的,•••或許他以為,這位金大俠可能是美國CIA派來的,因為他寫了本<陽痿美國>,•••?

哈哈
頁/共 3 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