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勤讀史記,愈覺先人的智慧有其傳世的價值,故忒選在空尋無著作靈感時藉以墊墊格子,別以為很省事,確實也得費一番功夫咧!分享讀者,是希望別忘了古人的思維猶有其可取之處。
擷摘自(史記樂書)原文:
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動,物使之然也。感於物而動,故形於聲;聲相應,故生變;變成方,謂之音;比音而樂之,及干戚羽旄,謂之樂也。樂者,音之所由生也,其本在人心感於物也。是故其哀心感者,其聲踧以殺;其樂心感者,其聲嘽以緩;其喜心感者,其聲發以散;其怒心感者,其聲麤以厲;其敬心感者,其聲直以廉;其愛心感者,其聲和以柔。六者非性也,感於物而後動,是故先王慎所以感之。故禮以導其志,樂以和其聲,政以壹其行,刑以防其奸。禮樂刑政,其極一也,所以同民心而出治道也。
凡音者,生人心者也。情動於中,故形於聲,聲成文謂之音。是故治世之音安以樂,其正和;亂世之音怨以怒,其正乖;亡國之音哀以思,其民困。聲音之道,與正通矣。宮為君,商為臣,角為民,征為事,羽為物。五者不亂,則無惉懘之音矣。宮亂則荒,其君驕;商亂則搥,其臣壞;角亂則憂,其民怨;征亂則哀,其事勤;羽亂則危,其財匱。五者皆亂,叠相陵,謂之慢。如此則國之滅亡無日矣。鄭衛之音,亂世之音也,比於慢矣。桑閑濮上之音,亡國之音也,其政散,其民流,誣上行私而不可止。
凡音者,生於人心者也;樂者,通於倫理者也。是故知聲而不知音者,禽獸是也;知音而不知樂者,觿庶是也。唯君子為能知樂。是故審聲以知音,審音以知樂,審樂以知政,而治道備矣。是故不知聲者不可與言音,不知音者不可與言樂,知樂則幾於禮矣。禮樂皆得,謂之有德。德者得也。是故樂之隆,非極音也;食饗之禮,非極味也。清廟之瑟,朱弦而疏越,一倡而三歎,有遺音者矣。大饗之禮,尚玄酒而俎腥魚,大羹不和,有遺味者矣。是故先王之制禮樂也 ,非以極口腹耳目之欲也,將以教民平好惡而反人道之正也。
(白話譯文)
音的起源,都是由於人心有感而發的。人心本是寂然不動。其所以動,乃因受外物的刺激反應所致。人心受到外物感應而心意浮動,自然就會形於單純的聲。隨後發現聲與聲有所不同,但彼此卻可以相互應和。於是產生了清濁高下不等音的種種變化。由音的變化再加以組織美化,就變成悅耳的音了。把各種不同而悅耳的音組成曲調,再加上斧盾、翟羽、旌牛尾等舞蹈用的道具,就成其為完整的樂曲了。音樂起於人心有所感於外物的激發,因此痛苦的境遇有感於心時,其聲音必是急遽而短促的;歡樂的境遇,必是寬舒而緩慢的;喜悅的境遇必是輕快而流暢的;憤怒的境遇,必是粗擴而暴厲的;肅然起敬的境遇,其必是剛直而有稜角的;愛慕的境遇,必是溫和而柔婉的。以上六種情感的表現,並不是人性所本有,而是有感於外物的影響而發動的,因此古代先王對於那些可以感人的事物,特別小心謹慎地處理。所以禮是約束啟導人的心意,使思想不致發生偏差;而音樂是調和人的聲音,使心性不致流於暴戾;政治是規劃人的生活,使言行不致有所失誤;刑罰是防範人作姦犯科,使舉止不致流於邪僻不正。禮、樂、刑、政,其方法形式雖有不同。但其終極目標則是一樣的。
凡是音都是由於人心有感而發。所以太平盛世的音樂所呈現的總是平安而和樂的;衰亂之世所呈現的總是怨恨而憤怒的,一個逐漸走向滅亡的國家,其音樂所呈現的總是悲哀而憂愁的:所以聲音有不同情調的表現,往往與政治的盛衰消長具有極密切的關係。五聲中如果宮聲淆亂,則音色流於散漫,這可能由於其君行為驕逸放肆的反映;如果商聲淆亂,則音色流於頹廢邪僻,這可能就是由於其臣敗壞政務的反映;如果角聲淆亂,則音色流於憂鬱不振,這可能就是由於政治苛虐,人民怨憤的反映;如果徵聲淆亂,則音色流於悲哀痛苦,這可能就是由於勞役的要求過多,人民勤苦不休的反映;如果羽聲淆亂,則音色流於高危震顫,這可能就是由於賦稅過重,民間普偏貧困的反映。如果五聲全部淆亂失調,相互陵越,那就是漫無條理了,果真這樣的話,這國家大概沒有多久就將滅亡了。像奢靡放濫的鄭國音樂、和短促急速的衛國音樂,都是亂世之音。又如桑閒和濃水之上一帶的靡靡之音,那更是亡國之音了。
凡是音都是由於人心有所感而發,而樂是能與萬物的性理相感應。只知發單聲而不懂音的調節美化。那就等同於一般禽獸。能知道音的調節美化,而不懂感應萬物性理的樂,那只不過是個凡人,只有賢德的君子,才真正懂得調和情性,感應事理的樂。所以如能小心謹慎於開始的發聲,然後才能真正懂得音,進而謹慎她審酌其音,才能真正懂得樂,再進而謹慎地細察其樂,才能真正瞭解政治的得失,然後才能要求治世之道的完備。所以一個根本不懂正確發聲的人,毋需和他談音理,一個完全不懂音理的人,自不必和他談更高深的樂理。真正能瞭解樂理及其作用者,則對於治國之本的禮的要求,大概也應該有相當的瞭解。對於禮和樂兩方面都有心得的人,可以稱之為有德之士了。因此音樂的盛行,真正的價值在於能移風易俗,而不是窮極於要求鐘鼓之音而已。就如演奏清廟樂曲中所用的大瑟,是用朱色的絲絃,使聲音重濁些,又在大瑟的底下穿孔,使聲音遲緩些,一個人始唱,配合三個人隨聲咏歎,這些都是因清廟的主題在於歌頌先祖的恩澤,使先祖的德音得以遺留後世。因此樂曲不重視音調的繁衍變化。又如宗廟祭祀禮中,以水為代用品的玄酒位列在上,而祭祖上陳列的是生魚,大塊肉骨熬煮的高湯不加任何調味的佐料,這些都是表示著重在祭事先祖,求其價量適合上古當時的生活狀況,以盡子孫孝敬之心,而並不重視飲食滋味之意。所以先王制禮作樂,並非滿足口腹耳目的慾望,希望藉此教導人民,使他們本身對好惡能具有公正的判斷力,從而因此可以回返到人生的正常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