舉重若輕
舉重若輕,是形容一個人能力超強,能夠輕易擔任繁重工作或處理艱難問題。星雲大師說:一個只能挑60公斤的人,給他挑80公斤,他會感到吃力;有人雄心萬丈、呼風喚雨,給他重任,他舉重若輕,不覺得有負擔(註一)。
舉重若輕,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很難。星雲大師用重量來比喻,淺顯易懂;只是,沒有人知道自己只能挑60公斤,也無法判斷面對的工作是80公斤;有時壓力紛至沓來,即使10件輕鬆工作,堆疊在一起,一樣可以壓垮一個有能力的人。所以,面對繁重工作或處理艱難問題,與其勸人要「舉重若輕」,不如教他處理問題的方法,同樣可以達到「不覺得有負擔」的效果。
過去,公務員經常被揶揄為「喝茶看報」,雖然有些偏頗,但仍有少數無效人力,終日無所事事。如今,所接觸到的公務員大都兢兢業業、戮力從公,假日加班或無法準時下班者,比比皆是。授課時,經常建議聽講者身邊要隨時準備一本「小筆記本」,上班前將一天所要做的事,按輕重緩急予以羅列,到辦公室再逐件處理(case-by-case),辦妥即予刪除;下班後,再察看筆記本內所載的事項,是否完成並檢討其優劣得失。回到家時,切記不要把辦公室不愉快或未辦之事,倒進家人的耳朵裡,儘量保持心情平靜,一切明天再說!
隨著時間的推移,就在逐項處理、不斷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增強了處事的能耐,也提高了抗壓力;特別是,完成艱鉅工作或解決複雜問題時,形同武俠小說所說的「增加了多少年的功力」。總之,遇到挫折,不畏艱難,勇於任事,最後無論成功與否,一定會有收穫;就怕凡事推託、虛應故事,就在缺乏歷練的情況下,一旦不自量力承接繁重工作或不相稱之職位,就會顯得手足無措,甚至於惶惶不可終日,最後不是委屈離去,就是重創身心健康。
求學時,讀到蘇軾的《念奴嬌》,其中:「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教科書指為「舉重若輕」,學生時代那裡懂得這個道理?不過,經過數十年淬煉,終於了解「舉重若輕」一定要親身經歷,才能領略箇中真義,古人說:「不經一事,不長一智。」可謂真知灼見。數年前,大學指考作文題目:「舉重若輕」,閱卷老師說:由於考生生活經驗有限,不少人寫考試、社團、比賽及家庭困境等,他們的「重」其實都不夠重(註二)。
聽聞不少同仁在不堪工作壓力而退休,又有些同仁卸下工作後反而心情沮喪,身體狀況日益衰微。其實,無法樂觀面對工作,同樣也不能樂觀面對退休生活。所以,一個在職場上不斷克服困難的人,當面臨孤單寂寞又病魔纒身時,心態上一樣可以「舉重若輕」,就如同陳文茜女士所說的:「這就是a piece of cake(一塊蛋糕)。」(註三)
註一:參見http://book853.com/show.aspx?id=336&cid=75&page=78
註二:參見https://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60712000428-260102?chdtv
註三:參閱【年輕人收起你的抱怨】乙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