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露華
二十多年前,閱讀吳濁流(1899-1976)的《台灣連翹》乙書;當時,只著眼於小說裡的故事情節,並未體認到「台灣連翹」就是周遭常見的金露華。我們社區就有許多步道,用金露華作為圍籬,也有單獨種在花盆內,作為大門裝飾。
金露華,原產於南美洲及西印度群島,相傳是明朝時西班牙人引來台灣栽培。金露華,又有:金露花、台灣連翹、番仔刺、花牆刺、小本苦林盤、如意草…等名稱,屬於馬鞭草科(Verbenaceae)金露花屬(Duranta),常綠灌木、葉對生或叢生,分枝多,小枝方形,長而下垂。夏、秋兩季開花,花淺紫色;球形果實,成熟果色呈鮮黃色,聚生成串,觀賞花果,逸趣橫生。花另可作為興奮劑,是一種中藥材;果誤食,會造成腹痛、腹瀉、昏昏欲睡、發燒、痙攣…等症狀。由於金露華頗耐修剪,且分枝力強,常作為綠籬樹。
我們社區建有一個庭園,民國102年參加台北市環保局清淨家園評比,獲得「私人庭園組」第一名(註一)。庭園是由數個平台、花圃、花台及廊道所組成,花圃種有落羽松、櫻花樹、阿勃勒、華盛頓椰子及海棗等大型喬木,花台與廊道邊緣則用錫蘭葉下珠(註二)、小葉杜鵑及金露華等植物來裝飾。為使這些圍籬樹整齊美觀,每隔一段時間,花匠使用電動工具加以修剪,修剪金露華時,有如理髮師給人理平頭一樣,十分有趣;修剪下來的碎葉,再用掃帚清除;修剪完畢,顯得容光煥發。某天,看到花匠噴灑殺虫劑,問其所以?回復:金露華葉內經常藏有粉蝨,若不即時去除,除葉緣帶有白色棉絮外,嚴重還會影響其生長。
有一次,與熟諳植物的鄰居閒聊,他指著金露華說:這種植物除有詩情畫意的名字外,還會開花結果。我說:為何我從未見過?他說:因為常去修剪,不待它結苞,就已去除,所以不見花果。於是,利用清掃落葉(註三)的機會,到登山步道細察外環道花台上的金露華,果然處處長有紫色小花,花葉之間還有成串的小果實,倘若沒有人指點迷津,對於周遭的東西,還真的「視而不見」。
吳濁流《台灣連翹》乙書,用「金露華」來暗喻台灣人在日本殖民統治下的悲慘命運,只要剛冒出頭,即遭當局修剪。吳濁流辭世至今已逾四十載,所謂「台灣人的悲哀」,早已不復存在了!
註一:參閱【社區與山林共生】乙文。
註二:參閱【錫蘭葉下珠】乙文。
註三:參閱【掃落葉去】乙文。
花圃內用兩條金露華裝飾,遠遠望去,頗為壯觀。
花台用金露華作為圍籬,有層次感。
廊道旁用金露華作為邊界,區隔邊坡及其下的花圃。
在落羽松下種植一片金露華,顏色明顯有別,上下相互輝映。
人行步道旁用三種植物作為圍籬,由下而上分別是:錫蘭葉下珠、金露華及小葉杜鵑。
平台旁用錫蘭葉下珠及金露華作為圍籬。
這棵金露華種在野地上,未經修剪,秋天時就會開花結果,只是乏人照料,旁邊雜草叢生。
金露華也可種在花盆裡,作為大門裝飾。
社區外環道上有個小公園,中間便是種植金露華,許久才修剪乙次,因而長得參差不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