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7/04/24 15:24:44瀏覽1018|回應3|推薦41 | |
要是你看過高爾拍的紀錄片「不願面對的真相」,你會覺得我們必須面對「溫室效應」所帶來的影響。 儘管,高爾的紀錄片為環保團體的主張帶來強力的後援,不過,高爾的豪宅所支付的高額電費,卻印證相當諷刺的「說一套作一套」。如果,你覺得高爾的做法,有點接近這陣子相當流行的「逢場作戲」說,也是沒錯。至少,環保團體有了高爾的強力宣傳,讓高爾在這個議題上,享受一點「逢場作戲」的豁免權,應該也是可以理解的,尤其是英國王儲查理王子也幹過類似的事情,這種「哥倆好,寶一對」,就不用太過苛責了。 要苛責的是,為什麼台灣的每人平均二氧化碳排放量,為什麼比全世界要高上三倍? 只要溫室效應持續,以一年海平面上升10公尺計算,在2100年將會見到台北變成水都,而我會搬上壽山去擁抱台灣獼猴,假設我還活得到哪時候的話。 我在想,不知道有沒有非常重視環保的總統候選人,願意檢討產業政策、能源政策、二氧化碳政策三方面,拋掉選票與意識形態的包袱,提出一個全方位的解套方案,特別是在溫室效應的威脅正在急速加劇的狀態下。 其中就屬蘇貞昌任內提出的「大溫暖大投資計畫」,最受環保團體抨擊的就是台塑大煉鋼廠與國光石化廠這兩個部分,更不用說,只要講到過去的核四廠,民進黨的反核家園與經濟利益兩者衝突之下,只要一產生負面民意,就把國民黨拖下水一起打擺子。 到底蓋核能電廠是環保?還是不環保?恐怕在溫室氣體的壓力下,過去,反核的歐洲不得不改弦易轍的對核能發電宣布投降,宣布「核能發電為乾淨能源」,若不是由於近年來氣候違常所帶來的嚴重經濟損失,恐怕未必會如此地昨非今是,有時候,這種啼笑皆非的此一時彼一時,到底是環保優先?或是經濟優先?還是政治優先?恐怕不容易分得清楚。 核四問題已經讓民進黨在環保政策上無法自圓其說,要是把「大溫暖大投資計畫」搞成「大溫室大暖化計畫」,這對於民進黨建黨基本價值的綠海策略還會更左支右絀,最直接的衝擊恐怕不是來自於地球暖化所造成的環境衝擊。 而是站在假設民進黨能夠萬年執政的基礎上,所有的台灣大國民都會看到:由於溫室效應,將使台灣已經非常艱難的外交困境,預計在十年內會少一個吐瓦魯。台灣國大總統所統治的面積,會一年小過一年。 反正,太平洋邦交國會被海水淹沒,你不認識也沒關係。 只是,每十年就會被海水吃掉一個邦交國,沒被海水淹沒的,也會被老共挖走。我看,每年那堆外交經費,還不如挪給環保署看看是要移山填海墊高台灣的地皮?還是要多買點「二氧化碳排放額度」給台灣大企業來燒? 今天在台灣的「大溫暖大投資計畫」,如果是為了今年的立委選舉,加上明年的總統選舉,環境評估報告不得不因為政治壓力而放寬標準,這個問題,不應該視為「經濟發展」壓倒「環保問題」,應該要視為「政治壓力解決一切問題」。 關鍵在於政治並非「權衡」環保與經濟這兩個天平左右兩端的支點,而是在於政治操作的利益要如何均分? 原則上,環保團體與商業團體,都是愛台灣的,只是愛台灣的姿勢不一樣,環保團體是以二氧化碳排放量作為衡量愛台灣的指標,商業團體在乎的是對於經濟成長率的貢獻度作為決定愛台灣的指標。這是不容否認的,但是,政客怎麼愛台灣,應該是由人民看政客有多麼環保來決定的吧? 要不然這樣的對話有交集嗎?這種雞同鴨講會有結論嗎? 看看第1013期的商業週刊,多麼聳動的標題告訴你:「全球暖化燒掉你的錢。」這個封面故事要訴求的是什麼呢? 基於這麼現實的理由,那,舉手之勞作環保,是不是理所當然? 至於大老闆想得會更遠,他們知道省能源就是省銀子,甚至還能海削銀子。老實一點的就去投資太陽能光電產業或是節省能源的LED產業;有人腦袋削得比較尖,跑去搶玉米和棉花期貨作避險。 很多大老闆都知道「環保」是最能削錢的產業,也是不少國家的政治選項,不過,冥頑不靈的老闆還是一堆,堅持要蓋台朔大煉鋼廠的王永慶也是其中一個。 有鑒於歐盟倡議的「京都議定書」為了拉攏環保大烏賊的俄羅斯,特別設立「二氧化碳排放交易」的方式,讓俄羅斯的產生的二氧化碳排放罪業可以賣給別人承受,也就是議定書簽署國可以向他國購買二氧化碳排放額度。 其實,我們應該給致力於經濟發展的王永慶一個很大的機會來作環保,讓他這個相當消耗能源,被視為不環保,更是促進暖化的鋼鐵產業,有一個振興台灣環保與減緩台灣暖化速度的機會。 那就是,請王永慶老伯伯發揮蓋廚餘場撈錢的精神,多種幾千萬棵樹吧! 要生產多少二氧化碳,就種多少樹,這種小事,這點小錢,王老伯伯搞得定花得起的啦!還有嗎?反正你想得出來有多少可以節能又能撈錢的各種辦法,只要提供給王永慶老伯伯,他為了撈錢絕對有本事辦到。 誰說環保與經濟發展不能兼顧,人家賣太陽能光電板都是可以兼顧環保又能撈錢的產業,沒道理,王永慶不能從別的地方想到點子搶到這筆銀子吧? 所以,「大溫暖大投資」不想變成「大溫室」加「大暖化」,不是一味以嚴苛的環境評估阻擋,更不是以政治思維決定一切,而是要順著滿腦袋只有錢的商人本性去思考,讓這些商人在撈錢之餘,要對環保負擔N倍的相對商業道德與企業社會責任。 如果,不希望「大溫暖大投資」變成「大溫室」加「大暖化」,問題就在於絕對不能讓粗暴的政治態度凌駕餘環保與經濟之上,由政客的政治利益來決定一切。而是要由經濟與環保的最大公約數尋求一個對話的交集。 我想,不能老是唱環保高調,只批判大煉鋼廠對於環境有害。是否也要想想自己有沒有唱點環保小調,很努力的擠捷運去上班上學可以減少每使用一公升汽油所排放的2.4公斤二氧化碳呢?況且,搭乘大眾運輸系統所使用的燃料,每1.6公里只有汽車消耗量的一半而已。 如果,「大溫暖大投資」不想加重企業對於環境保護的相對責任,只是考量到政治問題,面對明年的總統大選,可以要求英明的總統候選人提出:「我們不要南北平衡,要遷都上玉山」這種具有百年遠見,為子孫萬代著想的「大勇敢大遠見」的選舉政見,是吧? 2007/04/30 聯合新聞網首頁,意見評論|城邦論壇 |
|
( 時事評論|環保生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