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給 stec |
|
2007/04/27 13:39 |
有勞您費心整理您個人主觀看不順眼的"嘉言錄".我只提一個基本問題.是誰在文章回應說:"言盡於此,恕不克再次回應。"後來又繼續批評指教的? 要說態度,您到我這裡來,給我的態度也沒好到哪裡去,只能說,看文章只是看到您想看的部分,看到您想"指教"的部分,我的態度已經表達的相當清楚了,很早就把這種文章歸類為"美食亂評",您到這裡,沒看清楚,槓到現在才向我抱怨,請搞清楚一件事,並不是我寫東西,送到你的部落格說:"請用力斧正!"起碼,,"烘焙小魔女"老師的登門指教,我已經虛心接受過了,如果換成,scuba大大唸我,我也沒意見. 起碼,請您搞清楚,指責我的態度像刺蝟之前,您最好沒有"鬥雞"性格?尤其,刺蝟有刺並不是為了到處挑釁,只是為了防衛鬥雞. 況且,面對一個麵條製作不需發酵的知識都不具備的人一般人士而言,我只看到你只有從質疑的態度轉變成"輕蔑不屑高傲"的態度,但是你想過有多少人會像我敢在吵架的時候,勇敢承認自己在這點上有錯的?換成是你,你犯錯,你會承認嗎? 文章的出發點錯誤,這是你的主觀意見,你所謂"科學佐證",只能針對適用性質的部分,並不是"絕對標準",相反的,過度的強調"科學"反而是一種主觀的迷信.而你一定要用你的主觀當成客觀來"評價"他人不夠客觀的時候,不要抱著"統計數字分析圖表定性描述定量分析"等等客觀論證否定他人在主觀上的"感覺問題",尤其主觀與感覺,是很難量化的. 我只能說,您在主觀上犯下的錯誤,就是把天下人都當成"非專業的烏鴉"要用你的專業白粉來洗,卻忽略烏鴉有黑也有白,而更重要的是,你可以不喜歡"黑烏鴉",但是您不能強迫全天下的烏鴉都要依照你的意見全部噴上白漆才行. 至於你和克拉拉如何,那是你的私事,我沒興趣. 我只是就文章來討論文章,覺得人家寫義大利麵怎麼看都很有市場性,你對於你的東西要藏私,那是你的事情,我不便勉強,但是,你如果看別人的文章不順眼,你可以選擇,第一,不看就算了,第二,請用你的專業文章來證明自己的能力.也不要找太多理由或是空口白話的檢討別人,又替自己找一堆台階下,這樣並沒有意義.尤其是你把別人看得比你低等,既然你自己都知道"層次"不同,你又還要過來槓個沒完沒了,這樣可以證明什麼?如果這是你的習慣,不好意思,那您就不要一邊說饒了我,又要說不克再次回應,繼續跑回來槓,只為了證明所有人在寫吃的只能有你stec的一套標準嗎? 寫文章是不要經過你審核才行啊?要不要用學術論文格式寫呢? 我只能說,要擺出專家的姿態指正別人是很容易的,但是,要讓別人心服口服,並不是因為你是專家,尤其沒能力寫出一篇好文章與大家分享,那就不要對著別人的意見指指點點,拿著自己到處看不順眼的專家心態到處好為人師,如果你覺得你個人的權威需要這樣建立,那就祝你玩得開心. 至於什麼是"主觀與客觀的有機複合體"?這是對人的成分作個形容.有人看事情是絕對客觀,不會參雜一點主觀的嗎?人是不是有機物的複合組成?
|
|
|
|
|
|
|
保證以後我不敢了~ |
|
2007/04/27 05:38 |
請你自己檢視前幾篇您的用字遣詞,甚至到我的訪客簿,回應內容比你自己版面更多加了幾分挑釁意味,你第二封回文開始,充滿許多負面字眼, 要說態度? 你給我的感覺就像隻刺蝟,稍加靠近就以刺伺候,毫無商量餘地加以反擊。 老實說我多次想踩煞車,因為我覺得沒必要也沒價值, 面對連麵條製作不需發酵的知識都不具備的人一般人士而言,我說贏了又如何?吾非好事者,假如我是存心鬧事,早在一開始就讓你知道自己的 發言有多麼錯謬。僅以區區十三個字來說明,因為有受過較為科學的訓練,所以切入問題較為不同,如此就被說是再三強調自身受過科學訓練背 景,倘若說見縫插針,擴大解釋,與您相較? 我只能瞠乎其後~ 再說觀點不是用捍衛,是用佐證來說明,功夫有沒有,一開口便分曉,任憑你舌燦蓮花,明眼人一聽就知道,說再多?也不過是白粉洗烏鴉,無 濟於事。 文章有出發點又如何? 錯誤的出發點說來也是枉然。 告知您即使用小金屬濾網,依然有方法可以克服此一缺點,有聽過知古也要通今 嗎? 你要滿足自己懷舊情,當然這是你的自由,或許一開始明文告知這是自我懷舊,他人自然沒有置喙的餘地,不過最好開頭就說明:『不歡迎觀點不 同者入內,甚至參與發言。』 克拉拉對我而言算是舊識,他最近這篇PASTA新貼文,我早已拜讀過。 由您所言『克拉拉寫了專欄,擺在部落格,怎麼看都有市場啊!』,不難看出您 對我所提及的沒市場之類別文章,知之甚少,甚是連文章分類都不具備應有的知識,克拉拉這篇是『好麵條的辨識,義大麵概略分類與製造簡述』, (不諱言以文筆我是遠不如克拉拉,我只適合寫科技文章),我所提及的該類文章,有統計數字,分析圖表,有定性描述也有定量分析,更有前人實 踐所累積的經驗質,這對我而言是寶藏,我不想說就算貼出來也沒幾個人有興趣,甚至看懂它,不如就當是我私心的一部份好了,只願意與志同道合的 人分享吧? 引你的言論『 拿出一個科學.細節.專注.不生不枯燥.具有市場性的好樣板來說服所有的讀者吧!』,我的答案是:抱歉~ 我力有未逮,辦不 到~或許等你來完成好嗎? 阿嚕巴格主嘉言錄
1) 吃,不是在吃營養成分,也不是在吃水溫的科學,吃是一種藝術,一種感情活動,不是只講究專業的細節而已.可以嗎? 2) 或者,等到"主觀"可以被"質化"或"量化"的時候,比較能有交集一點吧? 3) 要講馬斯洛的需求理論嗎?最基本要先滿足"生理需求",再發展到"自我尊重"的層次.不論是你說的要先滿足生理到 藝術,或是功能性到娛樂性,不外乎馬斯洛的需求層級理論. 4) 主觀與客觀所組成的複合式有機體. 老實說到現在我依然弄不清楚這是什麼物體?? 老實說最近事情很多,很繁,實在無心了,饒了我吧,不要再到我訪客簿留言了,我保證以後我不敢了
|
|
|
|
|
|
|
給 stec |
|
2007/04/27 03:13 |
基本上,我這人沒受過科學訓練,也沒有專業本位,只能道聽塗說的隨手抓點什麼. 我之所以提馬斯洛,只是呼應你的說法,由於您提出"生理感官"又該如何自我面對,又將飲食分成功能和娛樂,只好隨手抓個看起來很接近的馬斯洛回應您的說法.難道這不能對應嗎? 我在文章裡,說得很明白,從製麵開始,到下麵為止,不能"為山九仞,功虧一簀",敗在麵條只是隨便煮煮而已,我的訴求就是這麼基本,就是這麼簡單. 如果在路邊攤見到講究的功夫,這是一種情操.在大餐廳講究功夫這是必要,若然並非如此,就算製麵多科學,講究成分水溫專業細節,只是隨便用網杓攪攪,那還能叫做藝術嗎? 就算有新機器,那又如何?況且,機器煮的麵,和人煮的麵,在感情上的差異有多大? 假設您是來分享"科學新知",我很樂於接受,只是,您的態度給人的感覺並不怎麼像是"告知",尤其我的目的在於"懷舊",這和你的新知,完全是兩回事,更和您再三強調自己受過科學訓練沒有關係.
況且,您認為"麵條製作與烹煮"太枯燥沒有市場,只是克拉拉寫了專欄,擺在部落格,怎麼看都有市場啊! 我只能說,您的主觀認為"麵條製作與烹煮"太枯燥生硬,又要強調專業細節是藝術,那麼,你就要有本事以平易近人的方式介紹給讀者,或者說您在這裡說這些話的同時,您就有責任以平易近人的文章讓讀者理解您所訴求的觀念,不會枯燥生硬且具有市場性的方式,將您所謂的科學與藝術的專業本位介紹給讀者,而不是只抱怨這種東西沒有市場,而不是來這裡強調您受過科學訓練這回事. 我只能說,光是到我這裡來指責我這是"催眠",或者說補充"細節"沒有市場,還是不屑的認為"探討是老生常談",只是把電小二的連結當"創作精選",還認為我是防衛自己,我只能說,您只是在投射您的個性而已.如果您認為我是"防衛自身發言權威",更讓我好奇的是難道您寫文章缺乏自己的出發點,或是不捍衛自己的觀點嗎? 與其在這裡指責我是以"形而上"模糊焦點,或許您拿出一個科學.細節.專注.不生硬.不枯燥.具有市場性的好樣板來說服所有的讀者吧! 不過,我很好奇的是"自我實現"不是形而上,難道是形而下嗎?反而是您一下講新知,一下又教訓我,一下又講科學訓練,一下又講心理分析,我想,我才摸不著頭緒. p.s:製作麵條無須發酵,我承認是我搞錯了.
|
|
|
|
|
|
|
這也是您的專業本位吧? |
|
2007/04/27 01:32 |
格主您著實讓我摸不著頭緒? 您在我訪客簿問我要談Maslow的需求層級理論? 我想 您有必要請出人本主義的心理學大師嗎?把過世多年的古人,請出來何苦呢來哉? 就為著你防衛自身發言權威? 其實沒有這個必要,我認同你之前說法,並告知你所謂的眉角多年前已經有新機器問世,可以克服你強調的下麵問題,爾後就此打住,就這麼簡單! 怎知~~~? "下麵","情操"與"藝術" 是你文中三大主角,之前您寫出『吃,不是在吃營養成分,也不是在吃水溫的科學,吃是一種藝術,一種感情活動,不是只講究專業的細節而已.可以嗎?』,我就針對你對藝術所言提出不同看法,這不是您說的擴大解釋,某些部分我甚至認為您所言太過粗糙甚至不夠嚴密。 堅持,專注,巧思有了契合與共鳴就是吃的藝術,不在營養成分,不在水溫的科學,不在專業細節,那瞎搞亂搞,得過且過,可以達到所謂的藝術嗎? 那難不成談的是如何催眠你自己或是別人? 引您所言,『吃是一種藝術與感情活動』,我同意,但是把所謂主觀與客觀複合式有機體?(老實說我水平有限,搞不懂這是什麼物體?)拉進對談(你理解為槓字),似乎把吃的藝術搞的太過匠氣,搞的我都糊塗了。 常態分配基本滿意度是市場的所在,而藝術不是人人可以領略的層次,也不是大多務實的經營者所關注的,您把過逝37年的Abraham Maslow的Need-hierarchy theory,以及統計學的常態分配種種帶進探討,這也是您的專業本位吧? 心理學不是我的專長,所知很粗糙,社會學,管理亦然,但我知道當一個人滿足自我實現(Self-actualized),較不易受到焦慮與恐懼影響,是因為他們對自己及他人都能抱著喜歡及接納的態度。他們雖然也有缺點,但因為能夠接受自己的缺點,所以他們較一般人更真誠、更不防衛,也對自己更滿意。 事實上我們對吃的藝術看法與層次不同,自己大可以在象牙塔裡敝帚自珍,或是走出來看看外面,吃的藝術或是吃的美學,這類探討對我而言早已是老生常談,但要把其完全以形而上來模糊焦點,我看不出有何高明可言。 言盡於此,恕不克再次回應。 Ps: 關於麵條製作與烹煮實際探討太過枯燥生硬,恐怕沒有市場? 況且自己只是半斤八兩未成氣候,無異於野人獻曝。另外一提,據我知道的範圍,製作麵條不需要發酵,有些只需要熟成不同於發酵。
|
|
|
|
|
|
|
給 stec |
|
2007/04/26 16:42 |
您沒有口不擇言的問題,只是您的專業本位,和我要訴求的部分,與您的理解產生差異. 最基本不論是你說的要先滿足生理到藝術,或是功能性到娛樂性,不外乎馬斯洛的需求層級理論,先滿足"生理需求",再發展到"自我尊重"的層次. 我之前寫過一點敝帚自珍的小玩意兒,交代過如何看待"吃",這些已經強調過的意見,說再多只是老狗玩不出新把戲,事情不外乎是主觀與客觀所組成的複合式有機體. 基本上,在這篇文章,我已經概略提到,麵條的選料到揉製,都是"眉角",不過文章主題並不是要敘述"製麵"的過程,而是"下麵"的功夫.我想,是不是不需要扯到"劣質麵粉"衍伸出來的其他枝節,尤其是一個像樣的師父,如果還是選擇不正確的麵粉下麵,大概眉什麼必要寫這種東西了. 而我的文章的重點在於從下麵的態度,去看"美食"的用心程度.我只想單就一口麵應該怎麼丟到鍋子裡會比較好這個點來談而已. 如果您要強調您的科學訓練背景,小弟也很期待您就專文討論,多少比例筋度配方的麵份,要用多少溫度與比例的何種水,要用多大磅數扭力與多少時間來揉製,在不同溫度之下發酵,可以得到什麼樣口感的麵條,不過,這會變成實驗之後的成果,只能取得常態分配中的基本滿意度. 原則上,對我而言吃是很講究的主觀,我的訴求很簡單,我只是想吃一碗麵,一碗認真煮的麵,不是隨便撈兩下就上桌的麵.不過,您的訓練是您的本領,或者,等到"主觀"可以被"質化"或"量化"的時候,比較能有交集一點吧?
|
|
|
|
|
|
|
原諒我口不擇言 |
|
2007/04/26 15:03 |
所以這就是從古至今有些行業會漸漸式微,有些會興起。 機器不能改變人,但人會因為自身利益來改變選擇。 您回文似乎要把"情操"與"藝術"這兩個詞擺在第一位,那生理感官又該如何自我面對呢? 截至目前為止,尚無具有百分之百可以自主能力的機器問世,所以人還是主要關鍵,因此專業與業餘仍是存在的,就如同一般汽車駕駛與賽車選手之分別。 飲食(吃),可分為兩種,一是功能性, 二是娛樂性 一者,吃是為了要活下去,生裡構造會催促你要進食,不然部分機能會癱瘓抑或停擺,以吃飽為優先,什麼營養?如何烹調?管他的,先吃再說。 假如是二者 營養成分與水溫的科學,則必須錙銖必較,因為這是專業也是藝術的一部份展現,若使用劣質麵粉製作麵條,水溫不是不滾就是太滾,則你吃到的麵條,不但毫無香氣,麵質軟爛,既老又蒼,毫無娛樂性可言吧?更晃論有何藝術性可討論? 其實吃這門藝術也不是我三言兩語能說明白講分曉,人微言輕嘛,也或許一碗能撥動你心弦的麵,即使是碗簡單陽春麵,在如此的場景,並且有深深感受到製作者的專注,堅持與巧思,或許這樣的共鳴支下,就是吃的藝術吧? 不說你可能不知,對於製作烹煮麵條在下有接受過較為科學的訓練,所以切入角度比較不一樣,假若你是認為,我是蓄意讓你為難或是種種,那還請你大人有大量,原諒我口不擇言。
|
|
|
|
|
|
|
給 stec |
|
2007/04/26 12:31 |
我不知道有什麼煮麵機,可以煮得出感情的. 如果,有一台可以解決受熱不均的問題的煮麵機,就能把所有的麵條都煮成一樣的味道. 那麼,什麼專業和業餘,還有差別嗎? 細節都讓機器解決了,還需要分什麼業餘和專業嗎? 吃,不是在吃營養成分,也不是在吃水溫的科學,吃是一種藝術,一種感情活動.可以嗎?
|
|
|
|
|
|
|
受熱不均的缺點 |
|
2007/04/25 01:14 |
水溫,水量,時間與版主所提及的不謀而和,算是所見略同吧。 不過你知道嗎,有些較好的的煮麵機,具有強制對流的功能, 所以即使是用金屬麵杓,也不會有受熱不均的缺點。 什麼是專業與業餘的差別? 那就是專業必須把每個細節做到滿分, 業餘則不然。
|
|
|
|
|
|
|
聯想到 |
|
2007/04/24 20:02 |
做麵食的東西確實是和"大環境"有關係. 據我所知, 像披薩就得用特大烤箱烤才好吃, 一般家庭烤箱就烤不出那個味道. 所以不喜歡下廚房的人不是懶, 是服從科學根據的.
|
|
|
|
|
|
|
給 stec |
|
2007/04/24 15:56 |
我在文章裡反覆詬病"小網篩",這就是所謂的"眉角"所在. 大鍋子和小鍋子的水溫會有差異產生,這對麵條而言,多少會有影響,因此,同樣的麵條,在麵館裡煮,和帶回家煮,口感會有些不同. 同樣的道理,塞在小網篩裡煮出來的麵,受熱絕對不均勻,因為,沸水浸泡最多的只有外部的麵條,對於內部無法舒張的麵條而言,完全無法接受沸水滾過的高熱. 因此,大口灶與小網篩,煮出來的麵,對於口感的影響非常大. 不相信,您可以做個實驗,同一把麵條,以不同方式煮食,看看口感差異在哪裡.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