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0/04/02 03:30:14瀏覽2007|回應7|推薦66 | |
明年要「中華民國建國一百年」,結果慶祝活動還沒開始,又開始鬧這種「正名」的老症頭。 有人認為,不用想太多,這都是可以被理解的,差異在於,人人理解的角度不同,有人認為「中華民國」的存在太敏感,就不用擔心打馬賽克浪費;有人不希望讓中華民國一百年存在的事實太過刺激中華人民共和國。 不過,我最欣賞的是,「精采」一百年基金會執行長盛治仁的解釋,他說:「政府的建國百年網站捨國歌不用,而改用國旗歌,是為了要活潑。用「精采一百」來替代「建國」二字,口號設計,除了有字數限制、還得有些創意,當初是怕口號唸來拗口,並非要刻意迴避建國的字樣。」 老實說,我很欣賞這樣的解釋,理由在於這種邏輯相當強有力,因為照這種邏輯推論,「精采一百」可以改成「精采兩百五」,power比100還強2.5倍,要是改成「精采一千」那就更超值了,萬一改成「精采一百萬」,那就是祝中華民國萬壽無疆,豈不更有創意? 基本上,執行長能轉得這麼硬,是因為犯了一個在觀念上的大毛病,尤其是忽視長久以來的中華文化,孔老夫子曾經說:「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我一直搞不懂,這位很溫良恭儉讓還能對論語章句琅琅上口也能隨手捻來的台灣當局最高領導人馬先生怎麼會忘記孔老夫子的這段話? 中國歷朝政權最講究正統,即便是偏安一隅的政府,就像率領全國軍民同胞播遷來台的中國國民黨蔣總裁,還是要堅持自己的政權才是正統;即便像明末時期政權滅亡,當時的讀書人還是奉大明正朔,今天中華民國的政權就算是苟延殘喘,至少主權還是存在的事實,我實在搞不清楚,沒事幹嘛自我閹割把「建國」給自宮了? 講白一點,總統府又不是在搞內政部的「聽了就想生」的口號徵選活動,幹嘛在那邊限制口號字數,是怕政府沒錢辦不起活動嗎?連口號的字數也要省下來,既然這樣,那就不用這麼辛苦的減稅,造成國庫快速累積五千億赤字,看不懂這個省小錢花大錢的節省字數的邏輯到底在哪裡? 至於把國歌拿掉換國旗歌,只為了輕快活潑,這種莫名奇妙的邏輯,我看真會氣死當年一大堆在國際場和拼死拼活拿獎牌的運動國手,記得當年太多運動國手只要拿到國際賽獎牌,永遠都會有一句像口號一樣的感言:「很遺憾今天在這裡聽到的是國旗歌,而不是國歌。」每個人揚威國際只是希望能夠國歌響起在世界各國之前,X的,今天是在國內的網站耶!說難聽點,這不是國際賽事的場合,是怕被主辦國撤掉國歌?還是怕被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網軍給駭掉建國百年網頁? 我看,直接慶祝建國二百五精采可期算了。 以前在扁政府執政時期不方便唱國歌,無非是因為想搞台獨,沒必要唱中華民國國歌,所以阿扁在2006年五月,出訪友邦之後,回國訓斥:「國人要大聲唱國歌。」感覺就很搞笑;現在國民黨奪回政權,國歌是加減唱,但是,建國百年也拿掉國歌和建國二字,不知道是在搞台獨,還是太過敏感? 就像水果報有篇評論,對岸的網站會自動過濾某些敏感辭,例如:「民主」,一旦有人說:「只有民主才不會人亡政息」,就會網站會幫你改成:「只有敏感辭才不會人亡政息」。 不得不說孔子在兩千多年前的智慧,真的是超越時空,老早就告訴我們,名正言順的重要性。 所以,「精采」一百年基金會還是堅持字數、順口、創意要比名正言順的根本還要重要,我想說,我們真的幫「精采」一百年基金會搞出更多創意,例如有空就把青天白日滿地紅的國旗打上馬賽克,國號改成中華台北或Chinese Taipei,直接把不好唱的國歌改成輕快活潑的國旗歌,省得早上升旗的時候要唱兩種不同的歌曲,避免馬先生下次唱「精采歌」會唱到走音破嗓。 到這種放棄國歌的程度,有時候看不懂,當年幹嘛要這麼拼命的在國際場合爭取國歌,又何必在扁政府執政時期努力的爭取唱國歌的自由,這一切若不是莊孝維,那麼就是愚人節的慶祝節目。 黑格爾說過「存在即是合理」,既然我們認為建國兩個字有礙創意跟字數使得其存在不合理,國歌不夠輕快也不合理,簡單的說,不合理的東西根本不可能存在,或者沒必要存在,其實,我們也不用慶祝中華民國精采一百年了吧! 最幹的應該是當年的黃花崗七十二烈士,既然今天建國一百敏感或者精采到這種見不得人的程度,早曉得當初就不玩了,一百年前叫七百多個正妹去捐血車捐血一袋救國一命就好了,不是嗎? 既然這麼敏感,大家當初何必這麼辛苦呢? |
|
( 時事評論|政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