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如何使用消費券未免管太多了吧!
2008/12/03 02:57:35瀏覽2070|回應3|推薦19

我看新聞報導12月1日立法院審查「振興經濟消費券發放特別條例草案」的場面,雖然說,立委不分藍綠對消費券有各式各樣天馬行空的意見,不過,有一個大前提,那就是:這種紅包政策,無人敢擋,無人能敵。

簡單的說,區區3600元新台幣也是錢,有誰敢擋全民財路,以後就別想連任。
換個角度想,反正花的是納稅人的錢,就算要還,也是以後的事情,何必擋人財路,慷子孫之慨也是無妨。
我們也可以這樣說:「今朝有酒今朝醉,自己的經濟要靠自己救,非常時期要用非常手段。」
總之,錢砸下去,一定會有效果,至於效果是什麼?效果有多少?不是重點,重點是:今天不作,明天一定後悔莫「急」。

只是看馬英九灑錢灑得豪氣干雲,他的手下卻是小家子氣,當然,不好說是「小鼻子小眼睛」,不過,也相去不遠,第一、是因為錢發得太少,區區3600哪救得了經濟,依我之見,反正國難當頭,連發10次消費券,湊足三萬六,要是經濟還救不起來,那就是天意。第二、都到了馬英九說的國難當頭,既是非常時期,錢砸了,發下去就是了,哪來這麼囉唆的規矩管東管西?

要是把人民頭家惹毛了,大家卯起來不消費,經濟成長率硬是賞你一個倒退嚕,讓馬英九下不了台,到時候就知道該怎麼算這筆帳。
你看看這些官員的規矩這麼多,一下提前促銷,要罰,請問:這還消不消費?
一下又是不找零,拜託,誰這麼大方,兩百塊的消費券拿去買一顆茶葉蛋,大爺說:「免找!剩下給你當小費!」有多少人這麼豪邁不羈的?
要是使用場所還要規定東規定西的,敗興!誰還用消費券這撈什子?

經建會推估,若是人人完全消費券,也才推升0.64﹪的經濟成長率,要是規矩囉唆到了極點,這種推估數字肯定是打折再打折,縮水又縮水,馬英九以後還要不要在政壇混飯吃?
所以說,馬英九也真是的,用些比他還囉唆的官員,設計一堆規定,吃定了老百姓沒狗膽跟錢過不去。

我說,馬英九用的那些人,腦袋可以再好一點,送給民眾五百元券六張加上兩百元券三張,順便附上一本厚達五百頁的使用說明書,確保無知的民眾如何正確使用消費券,讓商家知道不能利用消費券作出法律所不容許的事情,實在是再依法行政不過了!

反正,消費券這東西,反映出馬英九想的跟他用的人所想的完全不一樣,馬英九極力推銷消費券,底下的官員卻是防民如防賊到了極點,把消費券當緊箍咒在用,所以,我看完12月1日的新聞,也寫了篇短稿投書,在12月2日的某報刊登,剛好中國時報短評在同一天也檢討這事,不是只有我一個人有意見,就連中國時報也有意見,附上中時短評以及愚見。

--------------------------------------------------------------------

立法院審查消費券草案,立委質詢經建會與財政部「提前促銷」與「不找零」是否違法,相關單位對此表達反對立場。

消費券是馬政府反彈聲浪最小的經濟政策,各界充滿期待,雖然能產生多大效果,有待觀察,但值得留意的是,消費券草案沒設「落日條款」,而且政策臨時性又規避舉債上限,不論政府是否有意持續發行刺激消費,這方面應事先訂定清楚的遊戲規則,避免衍生弊端。

不過筆者覺得,這項政策可檢驗官員的施政思維與執行力。若是為了「刺激消費」,達成馬總統宣導的「消費救國」功效,主政官員執行就該注重效果,「抓原則不抓細節」,只要民間能達到消費券「把餅作大,人人有責」的意義即可,不應該將草案細節搞得像緊箍咒般,嚴格限制商家使用方式。

許多小商家、攤販表示「現在有客人上門就不錯了,誰敢拒收消費券,就算客人要求找零,即便違法,還是得遵守顧客至上的市場法則」,唯一怕的是,萬一顧客拿的是變造消費券,還得找零,就「賠了夫人又折兵」。

因此,建議官員只要注意執行是否符合馬總統主張的「消費」精神,及嚴加防範、查察變造消費券,降低民眾的不便與風險,才是正辦,否則只會把消費的市場大餅搞到縮水,又辜負良法美意。

-----------------------------------------------------------------------

短評─大方點吧
2008-12-02 中國時報 【中時小社論】
     政府廣發三千六百元消費券,出發點是希望刺激消費,以免景氣陷入一灘死水。既然如此慷慨,對一些枝節問題,實在不必太囉嗦。
     像之前百貨公司打出「先消費,後付券」,政府相關單位大表反對,或者規定適用的產業及不能找零、換現金等等,就有點管過頭了。
     既然目的是促進消費,民眾能因此掏腰包,應該正符合政策宗旨。消費券還沒發出去,賣場的促銷手段就先激起一波買氣,政府應該大大嘉獎才是,豈有反對之理。
     至於找零兌現等技術問題,財經部會固然擔心有人索性把消費券換現金存起來,抵消了提振消費的功能,但全國多少商家店鋪,一天廿四小時有多少消費行為在發生,哪裡有那麼多人手來查核?
     而且,就算執行面的問題可以克服,社會觀感也不會好。發消費券本來很受民眾歡迎,如果囉哩囉嗦管東管西,不但美意大打折扣,搞不好還被視為擾民而激起民怨,花錢討罵,何苦來哉?
     坦白說,消費券幾等同於貨幣,發給民眾之後,大家就覺得這個錢是屬於自己的,希望能夠自由使用。怎麼運用對自己最有利,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判斷,不勞官員過問。
     政府如果管太多,既顯得小家子氣,也搞錯了重點。現在應該做的,是一方面嚴查偽造的消費券,一方面努力改善經濟。民眾若能對未來恢復信心,就不會死抱著每一分錢不放了。

2008/12/04  聯合新聞網首頁,意見評論|城邦論壇

( 時事評論公共議題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chengjackal&aid=2437329
 引用者清單(1)  
2009/01/02 17:04 【shouminc 的網誌】 官僚體制的弊端

 回應文章

蛋頭經濟學
贊同!!
2008/12/05 10:33
像這種不景氣的年代政府與人民更應當節省開支,如此才能解決通貨緊縮的問題
!

時季常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對啊!
2008/12/05 05:43

對啊,應該還要加印五百頁的說明書,每人發一本,這樣子又可藉著消費劵的說明書,增加政府的支出,讓廠商們得利,刺激紙張和印刷業的成長。

以後經濟不好,就是叫政府撒錢,儘量花就對了,只要花錢,經濟就會成長。立法院也可以廢了,管什麼預算不預算的,反正有錢就花就對了!

按消費劵的理論,政府只要一直花錢,經濟就會變好了。經濟學家們可以失業了,別混了!


kingdom4heaven
等級:4
留言加入好友
既然是債留子孫....錢少,也不可咨意的揮霍
2008/12/03 23:53

我想消費卷設計面額為五百、三百元卷、不找零..等
如此訂定遊戲規則,相信是有其用意的
既然是有目的性的發放
如不設限,也就是不考慮多次消費後的乘數效果情形下
其實,直接發放現金不就得了
使用起來豈不更加方便、節約?

畢竟錢還是自己花的
總比國外舉債是拿去拯救那些不良債權
鈔票落入銀行或財團的私人口袋要好的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