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靈心 3
2012/08/03 10:20:22瀏覽675|回應3|推薦74

 

 

 

 

  天邊繁星點點,輕葉在晚風中顫抖,荷塘碧水翠寒重重,青草上沾滿了露珠。春末時分陣陣涼意沁人心扉,玉蘭花的幽幽芳香告知他已經四更天。夜深靜謐清涼如水,長空浩蕩深邃無際。清靜空明的境界使花香更加郁馥。

 

  天姥寺的鐘聲驟然響起,鐘聲嫋嫋餘音,逐漸轉弱停息,正如那短促的人生。

  鐘聲過後接著來是高吭的啼聲,那石破天驚的雞啼聲充滿著陽剛正氣,婉如來自地底深處,划破那份寂靜夜色,貫越萬古長空,飄落在遙遠的山河大地。

  清脆的鐘聲催促著僧侶起身做早課,響亮的雞啼聲告知人們黑夜已過,平常的一天開始來到人間。

  

  鐘聲和雞啼聲有著一種神奇的吸收力使智海專注聆聽。鐘聲再次響起,啼聲就跟著鳴叫。遠近此起彼落的百雞爭鳴,震動著沉寂的大地和智海的心神。有的啼聲尖急促如飛瀑。有的音律豐富和諧,像少婦吟唱的搖籃曲。有的音色悅耳動聽、熱情奔放,也有音調沙啞粗厚,像老人的咳嗽聲。

 

  正在迷惘不己的親王一瞬間靈光乍現。他驚愕地回顧自身、自問其身:

  「我是誰?一個未誕生的嬰兒還是一個已過世的老人?為什麼這幾十年來我不曾聽過雞啼聲?」

  「也許我忘掉現今當下而去發掘一個遙遠的過去,也為那個未來而活在虛夢幻影中,忽略了頭上那片藍天。我旁邊的左鄰右舍還有著其他人,那些雞啼聲是從村庄民居而來?」

 

  鐘聲餘音於風中繚繞,嘹喨啼聲在霧中清脆無比,智海感覺到當下的實在、自我的存在,也感受到那抹幸福正洋溢於呼吸間:

 

  「這就是塵世!可是為什麼我還未入世?」

  智海猝然站起,那貼身忠僕正恭敬地稟告

  「稟告親王大人,天就快亮,敬請大人趁熱用茶。」

  智海滿面春風,笑吟吟曰:

「老人家,你也隨我彻夜不眠啊?」

「哦!好香的蓮花茶。我們坐下,一起喝茶。」

 

  老僕睜大雙眼,目瞪口呆、手揗腳震,疑是身處夢中。老僕人跟著親王隨侍於側已有二十多載,忠耿的老僕都一直寸步不離跟隨著,沈默如一個影子。在老僕的心目中智海為人莊嚴肅穆、不苟言笑,從來都專注於書文經卷,有要事時僅以點首搖頭或擺手示意。

  驟然眼前出現一個會笑、會讚賞茶香的智海,更令人萬分詫異的是親王竟然邀請他一起喝茶。

 

  老僕未及反應過來,只好怯嚅的回答說:「回稟大人,小... 小人不... 不敢...

  智海笑出聲音,神情愉快地向老僕戲謔:

「老僕勿慌,我昨晚整夜不眠,只為了天上仙人下凡,他嚀囑我要多親近於人,所以今晨要與你喝茶。」

  「來,坐下來一起喝茶使仙人歡心,勿讓他責怪我。」

  智海看穿老僕視親王如仙聖異人的崇敬心理,故以誑語邀請,老僕無奈只好低首下心輕輕啜飲,老僕人對於智海的問題都小心翼翼、恭敬地禮貌回答,不敢向智海有所詢問。

  智海看在眼裡,興趣盎然於心頭。閒聊間他萬分驚愕於跟隨自己多年的老僕沈靜得像身邊的影子,他不是家裡一件會走動的物件而是一個孤言寡語的人,有著思想、能同甘共苦。

 

  多少年來老僕人和親王如影隨形但那影子和體形互不相見。親王是那巍峨但冷清空寂的泰山,老僕人就是那深谷的清涼溪澗。

  今夕的開悟如一場大洪水,使溪澗和大山互相瞭解到每一滴水擁有著海洋的性質、每座雄偉的山峰都來自石礫和塵土。

 

 

  主僕兩人只顧喫茶聊天,笑談中不知不覺已日上三竿,主僕之間的隔閡越來越小。將近午時分太邑的人們祇見兩個衣冠楚楚、氣質高雅的陌生人並肩同行探訪太邑的村落陋舍,也走到京城西邊的金龍坊間社稷。

  性本善的智海本來就愛國恤民,他盡力掙脫那貴族的枷鎖,一個金鏤玉石打造的籠子囚牢著自己大半生,為了建立一種連接群眾與領導的信號,那種來自本心的信號。他漸逐學懂雄雞的啼聲,那啼聲渾然天成、純真大方、不亢不卑、從容親切。

 

   四月夏收過後,一書生模樣的中年人終日流連於太邑農庄院。他走入人群,親近民眾,和青年人談天說地,詠詩頌歌,陪同老人談心聊天話家常,與童子小孩嬉戲講解故事。人們背地裡猜想他是一位不得志,滿腹經綸的落第文人。

  人們終於知道他的身份,原來這位淳厚,平易近人,溫文儒雅的落第文人就是太邑高高在上的主人公智海親王,一位高深莫測,只聞其名不見其人的神祕人物。

 

流經古都順化的香河

 

 

  貴族與平民之間那抹魚水交情頃刻之間化為烏有,像雨後天邊彩虹,沾滿露水的曇花一現。智海走到哪人們都恭敬地揖拜敬禮,人們恐怕負上不敬之罪,而對他敬而遠之疏離他。

  數千年歷史的封建禮教規矩準繩使平民與貴族之間那道高牆深入人心,非一朝一夕所能拆卸消解。智海一心一意想涉入世間,可是都只能徘徊於世間邊緣。

  貴族與平民的隔閡使到雙方互不相識,也不想認知,因為彼此之間有著不相同的語言、不一樣的思惟,就連那歡笑聲或哭泣聲都有差別。

 

  智海親王又不斷的煩惱,無眠夜都是那般深幽漫長。古寺的鐘聲仍然清脆悠遠,黎明的啼聲依然高吭嘹喨。可是智海感到孤零、無精打采,如迷途者迷失掉那條平凡的世道、迷糊間找不出徑路。

  他想伸出雙手接觸塵世人間,可是世間無聲無息冷漠恭敬地婉拒了他。

  智海只覺得自己一個人孤伶佇足在山頂上俯視峽谷的潺潺流水,流水在重重幽谷中排除萬難找出路。崎嶇不平的溪道上磐石星羅棋布,山石阻止不了流水,反而被柔軟的流水磨得平坦光滑。

  為了得到一掬清凉的山泉,他不辭勞苦、排除一切障礙,從峻嶺摸索到深壑澗畔,可是那溪水已流到平原,當他到達平原時那水已奔出茫茫大海。

 

 

  蒼幽靜寂的慈雲寺迎來兩位故人。

  智海和老僕悄悄動身遠行,再次去拜訪竹林禪師。長途跋涉的旅客倦容滿面、風塵滿身。那山林草木依然深深,巖洞一樣的寒意沁人。禪師一身單薄僧服正閉目入禪打坐,智海等到第三天才敢行近禪師身邊細道:

 

  「請示禪師,遵從你的示,我己學懂雞啼聲。並以寬闊的胸襟和俯更低的身去親近黎民庶人,結果還是被排斥、拒於世外。」

  「因此我再來跟隨禪師修心學法,這次找不著入世的方向道途我決不下山!」

  「願聞禪師教誨、直至醒覺、開悟為止。」

 

  竹林禪師柔和的目光直視來客雙眼,臉上上浮起一絲笑意,那笑意如冬日溫煦的陽光蘊含著包容和體諒,禪師的輕聲細語使來客驚愕:

  「善友,請先用飯。」

  智海摸不著頭腦:

  「禪師,過去三天我己吃食多次、如今還飽得很。」

  禪師已閉上雙眼入定:

  「不!善友未曾吃過,只是塞食物入肚而已。」

 

  智海只好告退下山回到齋房,老僕已準備好晚飯。荒山裡的廟寺粗茶淡飯,有別於王府中精緻的膳食菜餚。智海默默坐下,看著飯碗冒起陣陣白煙熱氣,耳邊迴盪著禪師的話,有如破曉時分的鐘聲、清脆洪亮:

  「善友未曾吃過,只是塞食物入肚而已。」

  智海舉箸,闔上雙眼,深深地吸了一口氣,集中全身的感覺在「吃」。米飯的清香輕柔地觸動著他的嗅覺,他愕然地向佇候於旁的老僕發問:

  「今天的飯用哪種米煮這般香味異常?」

  這次輪到老僕人愕然地回答:

  「回稟大人,荒山小廟裡沒有『安舊』的季米或府中的『孃香』貢米,不得以才用此等糜米,這種糜米是所有稻米中最低下的劣品。」

 

  智海搖頭晃腦地挾菜醮醬、扒飯入口。一下子他感受到米飯的柔軟甘香,不知名的野菜淺綠或暗淡紅色,莖肥多汁,味道甜中帶點酸澀。燙過的野菜依然青翠嫩爽、明亮動人。粒粒黄豆在醲郁醬汁中沉澱綻裂成瓣瓣片片,散發著自然的風味。

智海細嚼慢嚥的吃,他剛發現到一個微小而奇妙的世界。他像個初大地之母的乳汁的嬰孩,他已忘記外面山野的寒風冷雨、待侯於側的老僕人,也忘掉那遙遠的夢想和崇高的理想。

  他聽到全身的感覺正在顫抖,從粒粒米飯豆瓣中攝取生命的動力來源。想到那雙耕種米粒的手、生長出野菜的土地,他不知不覺流下感恩惜福的眼淚。

 

  老僕於澗間洗滌好碗碟,進入房間聽到智海對著牆上的影子說話:

  「唉,可憐的我!這麼多年來我只往肚子裡塞食物,現在才是真正的吃!」

 

   (續)

 

 

 

 

( 心情隨筆雜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chau223&aid=6679367

 回應文章

鄧潔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聞雞起舞
2012/08/07 07:40

清晨時分 雞隻啼鳴

寺廟傳來的鐘鼓聲劃破銀空

是不是也劃破高官權貴與凡夫黎民間的隔閡

靜待續文分享

還要多讀幾遍才能更深入了解這禪境

深奧 饒富智慧之言

感恩分享

思敏敬拜

 

 

 

双魚(chau223) 於 2012-08-07 11:11 回覆:

1984年雙魚就離鄉背井定居紐約市,雞啼聲是上輩子的事,紐約當然沒這回事;所以年少在老家的雞啼聲就只在夢迴中追思。權貴與草民的隔閡或代溝古往今來已深入人心,也是一種心結,難以消除化解。故事的禪意大家都輕易明白卻知易行難,是我們的凡心塵事太多了吧?


煙雲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欣賞來
2012/08/06 23:18
欣賞來~
双魚(chau223) 於 2012-08-07 05:08 回覆:

歡迎!歡迎!


little daisy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感謝分享!
2012/08/05 12:22
越文翻譯!好厲害....
這也是我的第一篇越譯文閱讀,很棒!

受益良多,感謝分享!
双魚(chau223) 於 2012-08-05 23:08 回覆:

感謝來訪,Have a good tim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