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其實很白的慕尼黑
2020/04/05 00:05:00瀏覽7716|回應14|推薦150

慕尼黑是歐洲城市中,少數我曾經造訪超過五次的都市,另外兩個是德國的法蘭克福,跟荷蘭的阿姆斯特丹,但後兩者主要是過境轉機,國籍的華航或長榮,都有直飛這兩個都市的航線,轉飛其他歐洲的都市比較方便,阿姆斯特丹更是台灣在歐洲取得的第一個航點,當時被視為台灣外交上的重大勝利,華航1983年就開始飛阿姆斯特丹航線多次造訪慕尼黑,則跟個人的工作有關,我的職涯都在積體電路業,或稱Integrated Circuit,簡稱IC,慕尼黑是德國電子工業群聚的都會區,像歐洲電子巨擘西門子(Simens),總公司就在慕尼黑;第一代世界IC業霸主,美商德州儀器(Texas Instruments,簡寫TI),也是我職涯的第一個公司,其德國分公司也設在慕尼黑機場附近的弗萊莘(Freising),出差加上旅遊,算算去慕尼黑前後近十次。

 

未去慕尼黑之前,對這個都市其實並無太多好感,希特勒的發跡地應該是主要原因,希特勒出生在也説德語的奧地利,有些繪畫天份,他原想讀維也納的美術學校,但兩次都沒考上,之後流落到慕尼黑,先加入徳國工人黨(German Workers’ Party),開始轉向政治,在經所謂的啤酒館暴動(Beer Hall Putsch)事件後,被補入獄,但反而讓他建立全國知名度,闖出一番局面,重組納粹黨(Nazi Party),最後進軍柏林,成功奪取政權,慕尼黑是納粹的根據地,也是希特勒展露頭角的地方,希特勒掀起的二戰,是人類迄今死傷最多,損害最大的戰爭;另一個理由,是慕尼黑中文翻譯中的黑字,中文的黑,大概都是負面的形容詞,像黑幫、黑底、黑箱,政治人物韓黑、柯黑等等,都不是所謂正能量的字眼,不過這個理由是有些好笑。

 

後來漸漸對慕尼黑了解更多,發現慕尼黑其實是個人文薈萃的都市,有不少很夠水準的博物館,文化、學術、科技、金融、創新、旅遊甚至體育各方面都有很不錯的表現,是德語區的第三大都會區,僅次於柏林和維也納,多次獲選為宜居城市,另外反抗納粹,所謂的白玫瑰運動(White Rose Movement),其實也發生在慕尼黑,之後才逐漸改變負面的印象慕尼黑德文是Munchen,因此有些早期翻譯為明興,英文是Munich,按發音翻譯中文,似也應該是慕尼克比較像,兩岸三地,不知為何都翻譯成慕尼黑;其實英文的Munich,原來是法文法文發音,比較接近 Munchen 的德語發音,之後才被引入英文。

 

會改變對慕尼黑的印象,最大的原因應該是文化和藝術的深厚內涵慕尼黑是很多偉大音樂家展露頭角或發光發熱的地方,包括莫札特,韋伯,華格納,馬赫,理查史特勞斯(Richard Strauss)等人;另外以慕尼黑藝術中心愛樂廳(Philharmonic am Gasteig),及王宮大力士廳(Herkulessal Residenz)為主要表演場地的巴伐利亞廣播交響樂團(Bavarian Radio Symphony Orchestra),被譽為世界十大交響樂團之一;此外慕尼黑有無數的美術館和博物館,總數約在七十左右,像王宮博物館(Residenzmuseum),老繪畫博物館(Pinakothek),現代藝術博物館(Pinakothe der Moderne),巴伐利亞國家博物館(Bavarian National Museum),德意志博物館(Deutschland Museum)等等,都是館藏豐富,含金量高,世界知名的博物館。

 

此外成立於1472年,英文簡稱LMU的慕尼黑大學,其全名為路德維克-馬克西米利安-慕尼黑大學(Ludwig Maximilian University of Munich),更是與慕尼黑相得益彰,幫助慕尼黑成為偉大的都市;慕尼黑大學是德國數一數二的大學,辦學積效及研究成果,都名列前茅,令人佩服;到目前為止慕尼黑大學有42人曾獲得諾貝爾奬,假如不是二戰,人數應該會更多,其中41人是自然科學的獎項,不只在德國,也是全世界前段班的大學,其實不只自然科學,其人文社會學科,也是卓然有成,台灣很多法學專家,不少畢業於慕尼黑大學。

 

當然不可否認地緣人情關係,也是改變我對慕尼黑印象的因素,我TI德國公司的同事都住慕尼黑附近,土不親人親,其中一位德國人,更由原來的同事,慢慢地變成朋友,即使我離開TI 20多年,都仍保持連絡,每年的農曆春節,更不忘按中國習俗拜年,他大我十多歲,事實上也不是慕尼黑當地人,老家在北德波羅的海邊的盧北克(Lubeck),年輕時也是離鄉背井來慕尼黑工作,跟我老家在高雄內門,畢業後北漂到北部工作的情形類似,他的女兒,是個管理學博士,多年前趁到台灣旅遊之便,特別來找我們,2019年十月我們全家也去慕尼黑訪友兼旅遊,希望上一代友情在下一代也可以延續。

 

雖然地名有黑字,一個擁有一流大學,人文薈萃的都市,不只不黑,還應該很白。

▲▼慕尼黑市區兩棟很有名的建築,上圖是瑪莉安廣場(德文: Marienplatz)旁的新市政廳,中間塔樓高85公尺,照片左邊可見瑪莉安柱(Marian Column),和聖母教堂(Cathedral of Our Lady) 兩座洋蔥形狀的塔樓下圖是由新市政廳高85公尺的塔樓頂,眺望西北方向的聖母教堂,聖母教堂是慕尼黑最大的教堂,也是慕尼黑教區的主座教堂,塔樓高99公尺,是慕尼黑地標,也是市中心最高建築;市政府規定,市中心區建築高度不得超過99公尺。

巴伐利亞雕像(Bavaria Statue)及榮耀堂(Hall of Fame),是巴伐利亞的象徵,位在慕尼黑啤酒節會場-莎草地(Theresienwiese)一端。(摘自Wikipedia)

由新市政廳塔樓頂往東南方遠眺,遠方的阿爾卑斯山,距離四十多公里,依稀可見,慕尼黑市區一片片紅色屋頂,動人心弦近處是聖神教堂( Church of the Holy Spirit),聖神教堂是慕尼黑最古老的教堂,

▲▼由新市政廳塔樓頂往南方遠眺,聖伯多祿教堂(上,St. Peters Church)似伸手可及,其塔樓高92公尺下圖是聖伯多祿教堂內部。

▲由新市政廳塔樓往北遠眺,縱向的是路德維克大道(Ludwigstrasse),中間的是鐵阿提尼教堂(Theatinerkirche),更遠處是聖路易教堂(Ludwigskirche),那一帶是慕尼黑大學,聖路易教堂其實是慕尼黑大學的教堂,大道盡頭就是凱旋門(Siegestor)

慕尼黑大學的索爾兄妹廣場(Geschwister-Scholl Platz)噴水池,旁邊建築是白玫瑰紀念館(White Rose Memorial),和慕尼黑大學政治學院的部分。

▲▼慕尼黑王宮(Residenz)的大門(),原是巴伐利亞國王官邸,現在已改成博物館和音樂廳;隔著路德維克大道,眺對面的音樂廳廣場,和路德維克一世的塑像(),背景建築是巴伐利亞的內政部大樓,西門子公司總部位在其後面。

有軌電車悠悠駛過慕尼黑街頭。

▲▼連接瑪麗安廣場和卡爾廣場(Karl Platz)的考芬格步行街(Kaufinger Street),是慕尼黑兩處著名的購物區之一,滿滿的人潮。

▲▼慕尼黑國家歌劇院(National Theater,上)正面,及德意志博物館(),位在多瑙河支流的依薩爾河(Isar River)旁。

▲▼慕尼黑藝術中心愛樂廳(),是巴伐利亞廣播交響樂團的主要表演場地之一,及巴伐利亞國家博物館()

汽車引擎外形的BMW總部,及大碗公外形的BMW博物館,左側為展示及發貨中心的BMW WeltBMW與巴伐利亞和慕尼黑的淵源很深,其名字其實是德文全名Bayerische Motoren Werke的簡寫,直譯就是巴伐利亞發動機工廠,其藍白格紋的標誌,也是巴伐利亞的邦旗圖案。

瑪麗安廣場附近,考芬格步行街旁的聖馬可教堂(St.Michael Church),是歐洲阿爾卑斯山以北最大的文藝復興式教堂,影響德國南部教堂建築型式甚大。

▲▼上圖是安聯足球場(Allianz Arena),德國得過最多冠軍的足球隊-巴伐利亞慕尼黑足球隊(FC Bayern Munich)的主場,2006年世界杯足球賽的開幕賽場地;下圖是由電視轉播塔俯瞰奧林匹亞公園-1972年慕尼黑夏季奧運的場地,大面積壓克力懸吊式建築,是該屆夏奧場地的最大特色,也是當時世界首創。(摘自Wikipedia)

2019慕尼黑啤酒節(Oktoberfest)場地的入口,慕尼黑啤酒節是現今世界最大的民俗節慶,每年都吸引六百萬以上遊客入場;慕尼黑啤酒釀造工業起源甚早,至今盛況不墜,慕尼黑人會釀啤酒,也愛喝啤酒,是著名的啤酒之都。

▲▼皇家啤酒屋(德語:Hofbräuhaus,簡寫HB)的內部及華麗精緻的天花板(上),和外觀(下),距離榖物市場,和瑪麗安廣場都不遠,是慕尼黑啤酒屋的第一品牌皇家啤酒屋1589年成立,是家百年老店,原是皇室專用的釀酒廠,1828年開始對民眾開放;但並非希特勒當年發動啤酒館暴動事件的地方,那個啤酒館現在已拆毀。 

榖物市場(Viktualienmarket)最早是農夫市集,逐漸發展成現在的規模,有不少餐廳,也有不少蔬果、香料和魚類等農產品販售,夏季也是喝啤酒的好地方。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charleslin9863&aid=132222385

 回應文章 頁/共 2 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

玉米蘋果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20/04/06 10:36

   對不起, 忘了說 : 真是好文, 極讚讚

Charles Lin (charleslin9863) 於 2020-04-06 16:35 回覆:
感謝玉米蘋果讚賞,蓬蓽生輝。

玉米蘋果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20/04/06 10:33

   感覺起來, 德南 的民族性, 似較為熱情 而且 也較擅於與人溝通

   我的德國朋友, 多數都是 位於南方的德國人

   而 北德 的朋友, 多重視內涵 

   因此, 若是 投緣了, 常會是 長久的好友喔

   僅只是 些許的 觀察淺見, 並非 普遍與精準的看法 拍臉(清醒一下)

Charles Lin (charleslin9863) 於 2020-04-06 16:59 回覆:

謝謝玉米蘋果。

我也曾聽其他朋友提過,南德人北德人不太一樣,您的觀察也證實這點,日耳曼帝國是到1870年才統一,統一之前,南德諸邦,跟奧地利,甚或法國,關係還好一些,奧地利著名的茜茜公主,其實出身南德巴伐利亞王室旁系的公主,南德人北德人德不太一樣,似也是歷史的必然。

曾寫過一篇德奧百年恩仇格文,特別附上供參考。

Charles Lin (charleslin9863) 於 2020-04-06 17:01 回覆:

謝謝玉米蘋果。

我也曾聽其他朋友提過,南德人北德人不太一樣,您的觀察也證實這點,日耳曼帝國是到1870年才統一,統一之前,南德諸邦,跟奧地利,甚或法國,關係還好一些,奧地利著名的茜茜公主,其實出身南德巴伐利亞王室旁系的公主,南德人北德人德不太一樣,似也是歷史的必然。

曾寫過一篇"德奧百年恩仇"格文,特別附上供參考。


1450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20/04/05 21:46

幽默標題,加上生活化的詳細介紹,

所以再加一個👍

Charles Lin (charleslin9863) 於 2020-04-06 16:32 回覆:
謝謝,1450現在很活躍,這個時候更須要幽默。


tzi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20/04/05 09:53

在疫情緊張又封城多個星期的時候,

看您介紹的名勝和美麗的圖文

心裡輕鬆不少,

這是今天我的小幸確!💟

平安!

Charles Lin (charleslin9863) 於 2020-04-06 16:29 回覆:

小文能成為tzi的小確幸,也是我的小確幸。

一場像是突如其來的瘟疫,一個月不到,迅速漫延全球,讓人措手不及,也讓人驚恐萬分,無奈,但也只能在家避疫,希望大家平安,這個時候,更是I mean it。

Charles Lin (charleslin9863) 於 2020-04-06 16:32 回覆:

頁/共 2 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