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江戶風情畫 – 東京淺草印象
2017/06/16 12:03:14瀏覽4557|回應0|推薦51

江戶是東京的舊名,1603年德川家康,打敗群雄,一統天下,被天皇任命為「征夷大將軍」,在其新根據地江戶開設幕府,開啓了日本歷史上的江戶時代,直到1867年,江戶時代最後一位將軍德川慶喜,將大權交還當時的明治天皇,卽所謂「大政奉還」,江戶時代於焉結束,歷時264年;德川幕府也是日本歷史上最後一個幕府。

 

日本歷史上,江戶幕府之前還有開府鎌倉的鎌倉幕府(1192~1333),及開府京都的室町,也稱足利幕府的室町幕府(1338~ 1573);日本的幕府,簡單的說,就是類似中國歷史上,中央朝廷控制力不振時,群雄割據,彼此征戰,最後武力最強者勝出,遂「挾天子以令諸侯」,號令天下;三個幕府時代,江戶幕府最長,鎌倉幕府最短,但也有141年,事實上跟中國的朝代比起來,國祚長短並不遑多讓,並不是只有短短一、二十年時間。

 

江戶時代兩百多年,江戶雖然是實際的政治中心,但天皇仍在京都,京都仍是名義上的首都;1868年「大政奉還」後,明治天皇下詔將江戶改名東京,東京位於京都之東,顧名思議,是「東方京都」之意,1869年更將皇室與政府駐地由京都遷至東京,東京始成為名副其實的首都。

 

西元1603年,在中國歷史上是明朝中葉後,明神宗萬曆31年,當年明神宗為了立太子問題,跟群臣對立,消極抵制,已16年不上朝,國勢日衰,事實上明朝在41年後的1644年即亡國。而1867年,則已是改朝換代,來到清朝穆宗同治6年,此時清朝也已過了中葉,初期的勵精圖治,國力強盛時代已經久遠,清穆宗年號取名同治;有師法他的祖先,崛起於東北白水黑山之地的清世祖順治帝,當年以滿族身份,成功入主中原,勢不可擋;因此期盼「等同順治」,顯示中興清帝國之強烈願望。

 

江戶一詞,有人解釋是由「江之入口」而來,卽是今日隅田川注入東京灣處,亦卽今天的淺草及淺草寺一帶;個人常覺得這一帶,是東京都內保存江戶時代文化最濃厚的地區,除了淺草寺、週邊商家、建築、市街等都有濃濃的江戶遺風。

 

1980年是我第一次出國,到日本東京出差,那時出國可是很不容易的事,不像現在這麼稀鬆平常,中間一個休假日搭地鐵在東京亂逛;來到淺草,出了淺草駅,看到了隅田川吾妻橋引道,與淺草寺前雷門通十字路口一旁小神社,這個小神社目前仍在,日本那時已是已開發國家,屬進步文明的地區,在世界政經實力,蒸蒸日上,對日本盡力保存舊時文物的作為,印象深刻。

 

淺草寺是東京知名觀光景點,白天任何時間大概都是萬頭鑽動,遊客和信衆摩頂接踵,其實不跟著大衆亂闖,找個安靜的小角落,仔細觀察淺草寺的建築,或到一旁的影向堂,看看種滿銀杏的庭園,看看東京都內最古老的石橋,細細品味,從日本文字仍保留很多中國唐代的詞彙和用法,可以想像這些廟宇,可能比現在台灣的廟宇更接近唐朝風格。

 

走出淺草寺,穿梭在週圍的街道或小巷,江戶時代的建築,典型黑瓦白牆的木造樣式,屋頂上還有個盛行於江戶時代忍者的塑像,店家鐵捲門上,很多都有江戶時代浮世繪人物和戲劇,如忠臣藏等之彩繪,不時可以看到有著大紅座椅的人力車,是靠人跑步拉著前進那種,雖外表光鮮亮麗,但明顯比民國50~60年代所見,有前後座、靠人踩踏的人力三輪車費力,也較不先進,應該也是江戶時代遺物,淺草寺週遭的大街小巷,也是東京都內,最能細細體會江戶風情的地區。

 

 

延伸閱讀:

東京晴空塔及淺草寺的天際線 (http://blog.udn.com/charleslin9863/104977521)

日本橋的夕陽 (http://blog.udn.com/charleslin9863/18254496)

 

▲1980年第一次去東京,對現在仍在,位於隅田川吾妻橋引道,與淺草寺前雷門通十字路口旁的小神社,靜靜地佇立車水馬龍街道旁,印象深刻。對日本當時已成為已開發國家,國勢蒸蒸日上,是各國拼命模仿的對象,但仍盡力保存古文化的努力,也滿心佩服。對這幅鬧市中靜謐一角的景象,也記憶猶新,久久不忘,即使30多年後,每次去淺草,還是會想抽空再去看看。

 


淺草寺的入口,淺草寺全名金龍山淺草寺,是東京都内歷史最悠久的寺廟,供奉的是觀音。大門的左邊是風神,右邊則是雷神,正式名稱風雷神門,簡稱雷門,門楣下紅底黑字大燈籠最初是松下創辦人松下幸之助答謝捐贈,現在據稱每兩年,要找仍有手藝的老師傅重做更換。

 


白天的淺草寺擠滿遊客及信衆,香烟繚繞,照片中央為本堂,又稱觀音堂,為供奉觀音之堂。

 


由本堂階梯上回望寶藏門。

 


本堂側面。

本堂屋簷之精緻雕刻。

 

 

本堂西側之五重塔。

 

 

寶藏門之正面;樓高兩層,上層為寺內文化財產之收藏庫,因以得名,並有淺草寺匾額。

 

本堂入口階梯。 

本堂東側之二天門,為日本重要文化財產,也是目前淺草寺內歷史最悠久的建築,建於1618年,為德川家康兒子為紀念其父親,於淺草與日光各建一座東照宫,二天門為淺草東照宮之側門,後淺草東照宮被火燒毀,未再重建;但二天門倖存,更逃過二戰盟軍轟炸。日光東照宮則流傳至今,亦為日本重要文化財產。從門往內望,所見即本堂之階梯。

本堂西側之影向堂,1994年才完成的建築,根據寺方資料,是為紀念對淺草寺卓有貢獻的一位早期住持1200歲誕辰而建,現在也是所謂的朱印所,朱印為白紙條上黑色字體,蓋朱紅印章的參拜憑證或紀念

影向堂庭院內小橋流水,清澈見底,錦鯉悠游,花木扶疏。小石橋旁之說明是東京都内最古老之石橋,另外庭院也是考古學的重要地點。


▲前述石橋是東京都内最古老石橋的說明。 

庭園内有種有甚多銀杏,想必每年秋末時滿園黃葉。

傳法院通,寶藏門及仲見世(商店街)西側,是淺草寺和尚生活的地方。日文住址字,類似中文之路或

淺草神社,位在本堂東側與二天門之間,供奉淺草寺創寺時卓有供獻的三位僧人,但目前與淺草寺非屬同一單位。事實上在日本神社屬本土的神道教,而寺廟則屬由國外傳入的佛教。

 

隅田川,江戶之名有人解釋源自江之入口,即大江注入海灣處,所謂江卽指隅田川,也是江戶名字的由來。此為淺草旁之隅田川,所見橋樑為東武鐵道橋,左邊為東京灣遊船碼頭。

 

 

 

▲從吾妻橋上往東京灣眺望,所見天藍色橋架者為駒形橋。隅田川上有無數不同年代所建,橋形各異的橋樑,相當程度反應江戶時代以來,東京城市的變化,有橋樑博物館」之稱號。吾妻橋連接淺草寺雷門前之雷門通。

 

 

言問橋,名字很優雅的一座橋;照片是由隅田川對岸墨田區回望淺草,夏天的七月底,在駒形橋及言問橋附近,會有施放盛大煙火的花火祭。 

  

淺草寺附近巷道,建築形式新舊混雜,很多商店都刻意裝潢成江戶時代形式,屋頂上還擺放一個活躍於江戶時代的忍者 

 

 

很有江戶時代風格的路標,有次曾住在前面不遠處的旅館,旁邊小吃店遊客飲酒作樂,但十點一到,立刻停止營業,路上頓時空盪盪的,也不得不佩服日本社會對守秩序的龜毛。

 

很有江戶遺風的人力車,完全靠人力前進,其實應該很耗體力,並不科學。

淺草寺附近的街道,商家都在木拉門或鐵門上畫上江戶時代浮世繪的人物,像發生於江戶時代真實事件所改編的著名戲劇忠臣藏」等

 

 

 

 

 

東京羽田機場國際線的商店區取名江戶小路,也是江戶遺風。

 

 

淺草寺附近經常可見身著傳統和服或浴衣,來參拜的女性及小女孩;事實上日本全國各地寺廟也常可見這樣的場景。 

在隅田川旁的公園巧遇四個穿著浴衣的台灣同胞。近幾年日本各處都可以見到不少穿浴衣,體會日本文化的台灣人,甚至大陸人,因文化認知不同,也引起一些正反爭議。

墨田區向島百花園一角,江戶時代最後一位將軍德川慶喜提字,現在日本公路原點日本橋」的橋柱,這三個字直接拓到現在日本橋」的橋墩上,墨田區隔著隅田川與淺草遙遙相望。

 

東京千代田區美國大使館附近的歷史遺跡汐見坂柱。日文汐見坂」指可以看到海灣潮汐的小山坡,很雋永的中文;江戶時代這裡還可見當時稱江戶灣的東京灣。皇居東御苑出口處,也有一處汐見坂」;現在汐見坂四周都被大樓圍繞,看幾百公尺都不可能,更遑論東京灣 !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charleslin9863&aid=104512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