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羽田去來 - 一座令國人愛恨交織的機場
2017/04/28 19:09:48瀏覽8473|回應2|推薦16

東京羽田機場的空拍,羽田事實上位在一伸入東京灣的小半島上,照片最前方是2010年完成,在東京灣海上填海造出的海上跑道(D),方向是東北西南走向的50度及230度。以前羽田受限噪音管制,深夜12點後班機不准起降,有了這條海上跑道,羽田成全天候24小時皆可起降之機場,尤其深夜來回歐美的長程班機,照片上可看見一架剛起飛班機。(摘自Wikipedia)。

羽田國際線航廈屋頂的瞭望台,有不少人來此看飛機,拍飛機,本文很多飛機起降照片也是在此拍攝。

▲瞭望台上飛航羽田的航空公司標誌,不像松機定位是飛航東北亞短程國際航線,羽田則有30%左右是歐美長程航線。

羽田的聖誕節裝飾。

六月的紫陽花季,羽田也展出各色紫陽花,紫陽花即我們說的繡球花。

國際線航廈商店街,以江戶小路為名。

紅色紙傘,鋪著紅綢布的座椅,很有日本風味的場景。

羽田國際線航廈外觀,搭汽車如利木津巴士等才能看到,搭京葉線電車則直接進入航廈内。(摘自Wikipedia)。

國內線航廈,有很大的商場,高級名店等,就像購物中心(摘自Wikipedia)。

東京羽田機場是國外機場中,我搭機起降次數最多的機場,1980年第一次出國,就是去日本東京,搭乘的華航班機,編號到現在我都清楚記得是CI100,在羽田機場降落,儘管物換星移,世事多變,該編號在37年後的今天,仍是華航每天從桃園飛往成田的班機。 

第一次經驗印象總是特別深刻,當飛機廣播說卽將降落羽田機場,内心新奇加上興奮,從飛機開始下降,人好像微微往上飄浮,放下起落架時"咚"的好大一聲,機輪觸地時的劇烈抖動,引擎反轉的巨大聲響,接著滑行----,一幕幕到現在似仍歷歷在目,印象清晰。

 

根據相關調查,過去3年台灣人最常前往的海外旅遊國家是日本,最愛旅遊的都市是東京,羽田機場是前往東京的門戶,也是很多國人起降過的機場,但多年前羽田機場可能也是令很多國人愛恨交織的機場之一。

 

日本從1960年代創造出傲視全球的大和奇積,日本東京更主辦1964年的夏季奧運,是奧運第一次由亞洲城市主辨,建造當時亞洲唯一的先進單軌電車,1980年代日本又憑其奉公守法、循規蹈矩的民族性,建立高品質形象,一時日系家電,橫掃全球市場,各國產品望風批靡,日本經濟力更是如虎添翼;主導日本通商產業發展的「通產省(MITIMinistry of International Trade and Industry)」;帶動日本品質提升的「戴明賞(Deming Prize)」,再再都在全世界造成轟動,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精通中、日文的美國學者傅高義(Ezra Feivel Vogel),更在1979年出版「日本第一 : 對美的啓示(Japan as Number 1 : Lessons for America)」一書,大和奇蹟廣為全世界推崇;正是日本錢淹腳目,日本人在全球到處收購資產,趾高氣揚的年代;當時羽田是東京唯一的國際機場,是東京的門戶,更是現代化、文明的象徵。

 

但當時台灣與大陸,隔海對峙,勢不兩立,寧為玉碎,不為瓦全,正是鬥得你死我活的年代。在之前的1972年,日本政府田中角榮內閣棄台就「匪」,宣佈與大陸建立外交關係,台日之間的空中交通在1974/4/20起斷航,直到1975/8/10才達成後來成為各國航空公司飛航台灣,以亞洲為名「日亞航」白手套模式的濫觴。

 

成田機場在1978年落成啓用,成為東京唯一的國際機場後,羽田成為專飛國內的機場,感覺似低了一級;因政治的壓力,台灣的華航,及後來1989年成立的長榮,都只能留在羽田,因大陸要求不能和台灣的飛機,在同一機場起降。固然日本國內航空市場規模不小,羽田班機起降仍是頻繁,但每次飛到羽田,內心都有那種次等國家的哀傷。

 

固然羽田靠近市區,京葉線電車或單軌電車只要20幾分鐘,就可以到品川或浜淞町,方便許多,不像成田到市區,要一個半小時以上,且羽田進出海關容易,通常只要30分鐘以內,成田則動輒要排隊一個小時以上,儘管華航、長榮因禍得福,佔地利之便,桃園羽田航線因此變成黃金航線,班班客滿,但心裡還是有那種只是國內,而非國際,矮人一截的黯然神傷。這種情形直到2002年,因成田跑道擴建完成,兩岸政治情勢也改觀,華航、長榮被迫心不甘情不願的遷到成田而結束。

 

2010年,羽田在東京灣海上新建的跑道落成,運能大增,羽田再度變成國際機場,而台灣的松山機場也重新定位,改成飛東北亞短程的國際機場,羽田恢復與松山機場的對飛,因為兩地都近市區,交通方便,又再次成為黃金航線,票價平均比桃園成田都要貴上510%

 

國際情勢波譎雲詭,海峽兩岸,波濤洶湧,由羽田機場的變化,由小觀大,只能說世事多變,唯一不變還是三國演義卷前的那句話,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

 

 

羽田機場地圖,國際國内航廈,京葉線及單軌電車路線。加上2010年完成之海上跑道(D),羽田有ABCD四條跑道。

東京灣上從川崎至木更津有保總長14公里的東京灣跨海高速公路,靠川崎端為海底隧道,長9.6公里,另一岸木更津端為高架跨海大橋,長4.4公里。

由台灣飛往羽田的班機通常降落A跑道,天氣好時,坐在機艙右側可以看到東京跨海道路的高架橋段,高架與隧道銜接處的人工島,及隧道段稱為川崎人工島的通風口;此為高架橋段。

高架與隧道銜接處的人工島。

▲東京跨海道路隧道段通風囗。

海上跑道,如標示,跑道為05跑道,前方為50度東北東方向。

降落A跑道(16R-34L),Touch Down 前瞬間。

飛行經過日本本州中部的海岸線。

回程時(羽田台灣)天氣好時通常有機會看到富士山。

▲台灣往來日本及北美的B576航線是一條很擁擠的航線。從日本回台灣,沿東北西南走向的航線,從金山一帶飛入台灣土地,天氣好時,可以看到基隆港外的基隆嶼,及有三根高大煙囪的協和火力發電廠。

▲從基隆港西邊的白米甕炮台遠望協和火力發電廠,前方是野柳岬角。

▲台日1972年斷交,雙方空中航線也在兩年後中斷,直到1975年才以白手套的政治方式復航。由日航(Japan Airlines,JAL),成立子公司日亞航(Japan Asia Airways, JAA)飛行台日航線。其實換湯不換藥,照片為JALJAA的飛機塗裝,其實很相像,政治有時也很funny。

▲以亞洲為名的子公司模式,後來成為各國航空公司飛航台灣的範例,紛紛特別成立以亞洲為名的子公司,飛台灣航線。但除荷航和日亞航外,其他都不到十年時間,日亞航在2008/4/1年才改回由日航執飛,前後32.5年,白手套模式走入歷史。照片是最後一班日亞航由高雄飛往成田的班機。(摘自聯合報)。

▲停在羽田的華航飛機,華航當年的塗裝,藍白紅三色線條,尾翼上髹著國旗,名副其實是揹著國旗,政治意味較濃,後來才改成現在的紅梅揚姿塗裝。這架編號B-162的波音747-400是當年華航飛洛杉磯主力,我曾多次搭乘。(摘自Wikipedia)

▲因政治因素,華航長榮被迫在羽田起降時的國際線航廈,雖稱國際線,其實也只有這兩家公司,雖然進出東京方便許多,但航站又小又簡陋,令人心裡有次等國民的傷痛,。(摘自Wikipedia)

2010年後羽田海上跑道完成後又改成國際機場,台北松山機場也重新定位為飛航市區内東京羽田,漢城金浦及上海虹橋短程的國際機場,羽田松山再成黃金航線。照片為在羽田華航兩架不同塗裝的班機。

羽田兩架長榮不同塗裝的班機,目前羽田松山由華航,長榮,日航,全日空四家公司對飛,每家每天兩班,來回共16班。

羽田日航的國內線班機。

▲羽田剛起飛的全日空班機。

羽田的德國漢莎航空(Lufthansa)及目前亞洲運量最大的中國南方航空班機。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charleslin9863&aid=101340740

 回應文章

竹子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8/08/21 14:55

在您那篇「行過日本東北311強震7年後」,您的回應才讀到這篇文

其實您是位點閱率非常高的格友,只是我以前一直忽略您的格文,相信現在還不遲~

原來您這次去中東旅遊了十幾天,真的很羡慕您常出國旅遊,也盼望能早日分享到您精彩的遊記!

我也報名了10月下旬我們攝影老師的日本奧入瀨溪金秋攝影,這是我盼望已久的行程,希望能不虛此行~

Charles Lin (charleslin9863) 於 2018-08-22 19:01 回覆:

謝謝竹子讚賞。

不過跟妳近550萬的點閱人數,我還是小兒科,連妳的零頭還不到。

我其實是去中歐的奧地利及匈牙利。

我記得妳提過妳的攝影林老師,我的一位70歲出頭的樂友欒老師,她也有一位相同名字的花蓮同鄉,也是攝影老師,我覺得似是同一個人。

先預祝奧入瀨溪之行順利愉快,其實我也在考慮日本東北賞楓。


人間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天下事
2018/05/14 12:20
出國不經意看到國旗心裡總特親切.只是能看到的地方愈來愈少了.前年在西雅圖旅館看到遠遠的一棟樓上居然飄著一面.心裡悸動無以言說.羽田不飛那年恰好去了東京還特別拍了照.氾黃了.記錄著時代變遷.
Charles Lin (charleslin9863) 於 2018-05-14 17:45 回覆:

我們上個月去日本東北,抵達山形機場時,當地還安排歡迎儀式,歡迎的人揮舞國旗,在秋田,旅館還在每個房間留歡迎小卡片,上面有國旗。不過,那是business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