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2/11/30 00:33:23瀏覽3596|回應0|推薦165 | |
今年的新社花海節,適逢二苗圃建場100年,特別設立「世紀繁華館」,從日據時代蔗苗養成所時期,一直到現在的種苗改良繁殖,非常用心的分門別類展示,讓民眾藉此發掘種苗的奧秘,並分享百年生日的喜悅。 展區「作物品種最亮點-茄椒群英會」,陳列多樣農產作物,包括茄子、番茄、辣椒及甜椒等,總共蒐集與培育近70個茄椒品種。 茄子原產印度,最早栽培記載於西元 5 世紀,是一種古老而傳統的蔬菜。 茄子是茄的俗稱,古代稱爲「落蘇」,亦稱為「酪酥」,廣東人則稱為矮瓜,雖然名稱各有巧妙,但古今中外對茄子的喜愛是一致的,不論炒、燒、煎、蒸、拌、熗,都能把茄子變成一道美味佳餚。 茄子是國內重要夏季蔬菜,去年產量高達2,300 萬公斤,繁殖場收集國內外的茄子種原選育,並透過產期調節的方式與品種多樣性之差異,把茄子帶入一個輝煌的「戰國時代」。 目前市場上較常見的品種有麻薯茄、胭脂茄、長茄、日本茄,顏色多為紫色或紫黑色,也有黃色或白色品種,形狀上也有圓形、橢圓、梨形和車輪型等,完全跳脫傳統的紫色長條茄印象。 關於茄子的諺語,有「茄子也讓三分老」,比喻對年紀大的人應當謙讓。 「數東瓜,道茄子」,比喻嘮嘮叨叨,絮語不休。 「東瓜茄子」,比喻無關緊要的小事。(來源:國語辭典) 現代醫學研究證明,茄子中含有維生素P,常吃茄子能增強血管的抵抗力。但需要注意的是,茄子性寒,虛寒者不宜多食。 愛吃茄子的我,一直有個希望,我那不愛吃茄子的另一半,看到這麼多可愛的茄子,也能由衷喜歡上茄子,別讓我「數東瓜,道茄子」,嘮叨個沒完。 最初接觸「西紅柿」這名稱,是小學讀未央歌讀到的,那時以為西紅柿是一 種柿子,後來才知原來是番茄。 番茄原產於南美安第斯山的祕魯,番茄的「番」字源自其外來之義(同「番石榴」等),但亦作草字頭的「蕃」(《國語辭典》在「蕃」字條下云:來自外國或外族的。通「番」。如:「蕃茄」、「蕃薯」。) 番茄經過歐美國家長期引種與品種改良,現已成為一個遍佈世界的重要茄果類蔬菜。 番茄的品種眾多,多數是紅色的,也有一些是橙、黃、綠,或帶彩色條紋的番茄。形狀多為圓或橢圓形,也有葫蘆型。體積有小到櫻桃,大到拳頭不等。 16世紀到17世紀,番茄剛被引進歐洲時,當時人們所食用的部分並非果實,而是葉子,由於番茄葉子中的毒素導致食用者中毒,以致於很長一段時間裡被人們當做觀賞植物。 直到十九世紀,美國人才敢吃番茄,卻得花上幾個鐘頭烹煮,消除番茄中的毒性。 番茄經過現代技術改良,不再具有致命毒性,甚至躍升為健康和美容食品。 現在有研究指出,番茄內含有抗氧化物茄紅素,能有效預防前列腺癌以及抵抗皮膚被紫外線晒傷,一些研究人員還從番茄中提煉出物質治療高血壓。 辣椒原產於中南美洲熱帶地區,史料記載,辣椒是在明代末期,由海路傳入中國的。 辣椒最早也只是作為觀賞植物,放進菜肴中的時間遲至清乾隆年間,是繼花椒、茱萸、薑和胡椒之後,最後的一種傳統辛香料。 許多人都嗜辣上癮,因此辣椒的品種十分豐富,以迎合為數眾多的吃辣人口。 成熟時有綠、白、紫等顏色,熟時為紅色,其果實朝天生長,故得名「朝天椒」,國人較常食用的辣椒品種。 泰國小辣椒,別看它小,據說非常火辣呢。 世界上最辣的辣椒「魔鬼椒」,只有嘗過魔鬼椒的厲害,才能真正知道辣到極致的感覺。 不過,魔鬼椒地位已被取代,目前由「斷魂椒」獲得金氏世界紀錄「世界第一辣」證書。 「重現蔗棉苗生產榮景」區,展示日據時期的蔗苗及棉苗養成,當時,這兩種作物能夠成為台灣的主力外銷作物,種苗改良繁殖場功不可沒。 台灣的甘蔗大致可分為紅甘蔗和白甘蔗兩種,其中紅甘蔗原產新幾內亞,1908年引進臺灣;至於白甘蔗則是專為製糖而育種改良後的品種。 日治時代,日本總督府喊出:「農業台灣、工業日本」的政策,將台灣當作稻米和蔗糖的生產地,以供應日本國內之需求。 經日方調查結果,新社大南莊附近一帶,最適宜為高地蔗苗養成,於是在大正二年(民國二年)成立台灣總督府蔗苗養成所,是為新社種苗改良繁殖場之前身。 甘蔗是最具有台灣本土色彩的象徵之一,從日治時期到臺灣光復初期,甘蔗為台灣最重要的經濟作物,也曾經成為世界的糖業王國。 運送白甘蔗的小火車鐵路,一般稱為「五分仔」,行駛的火車叫做「五分仔車」,因為載運甘蔗的車軌道跟車身只有客運火車的一半,所以台語習稱「五分仔」,是一半的意思。 展區完整重現當年甘蔗田的場景,遙想台灣甘蔗產業的輝煌過去。 看到棉花展區,我覺得驚奇,從來不知道台灣也出產棉花。 棉花是錦葵科熱帶植物,台灣的溼度太高,照說不適合種棉花,民國45年起,種苗改良繁殖場負責採種工作,軋棉取種子後所得的棉花,供應鄰近的大南莊地區,發展起手工棉被製造業,「大南棉」因此遠近馳名。 棉花栽植後,約經二個月的時間便會開花,早上開花時為淡淡的白或黃色,等到花朵授粉後,則轉為淺紅色至紫紅色,花瓣也會包合起來。 棉花開花後,會結桃子狀的果實,稱為棉鈴。 果實成熟時會裂開,露出四團潔白的棉花。 每團棉花中有4~7顆的棉籽,一顆棉鈴內至少有16顆棉籽。 這些棉花是從棉籽的表皮長出的,棉花會緊緊的附著在棉籽上,因此要利用時,便需將棉籽和棉花分離。 早期農業時代,用手工分離棉籽與棉花,極其辛勞,後來脫棉機器的出現,對農民助益頗大。 分離後的棉花可供紡織成布,也可做成棉被。 棉被是台灣家家戶戶的生活必需品,但棉被使用太久失去彈性,變硬了,蓋不暖和,需要請彈被師傅打鬆翻新。 彈棉被俗稱「拍棉磧」。據《南瀛產物誌》載稱,彈棉被的過程必須經過開棉、鋪棉、彈棉、壓篩、牽紗、掄紗等步驟;相對的製作也是一樣的過程。 彈棉被是台灣早期常見的行業之一,展區請來彈棉被達人示範: 以類似弦樂器的大弓及棒槌,以純手工的方式,用棒槌敲擊弓弦,利用弓弦的彈力整理棉絮,讓棉絮蓬鬆柔軟,過程中不斷發出鏘鏘鏘清脆的聲音。 彈棉花需在密閉無風的空間中進行,夏天作業時常汗如雨下,全身沾滿棉絮,如同「棉花人」一身白,而長期吸入棉絮對呼吸道不好,彈棉被真是一項辛苦的工作。 彈製一床好棉被的過程十分講究,經驗老到的師傅一天只能打兩床,隨著蠶絲、羽絨、羊毛、人造纖維等材質廣泛利用,傳統棉花被取代,彈棉被產業也逐漸沒落。 彈棉被達人暫停手上工作,環視全場,問:有沒有人要上來體驗一下?竟無一人想要嘗試,更別說傳統技藝傳承有人。 彈好的彈棉鬆軟舒適,彷彿裹著一床溫暖回憶,訴說一段世紀繁華。 資訊來源:維基百科 新社種苗改良繁殖場
|
|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