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人間有情四月天
2012/04/25 00:25:46瀏覽3000|回應13|推薦127

 

林徽音筆下的人間四月天,總讓四月的季節多了一份詩意的想像,四月也是整個春天氣候最宜人的時刻,百花盛開,一片奼紫嫣紅。

送走了冬天的淒寒,木棉匆匆飛上枝頭,高舉春天的火把。 

聽聞白河林初俾木棉道的美名,三月中旬趁著南下之便,順道去探個究竟,可惜到的時間還太早,木棉只有少數幾株開花,再過二星期之後的四月初,才能體會出整條木棉道在燃燒的驚心動魄!

率先開花的木棉,雖孤單仍有可觀之處,成簇佔滿枝頭的花盞,那暖橘的色彩足可把人內心的陰暗驅逐、勾引出最熱情的想望!

前陣子整個台灣陷入櫻花狂熱中,這股狂熱使得本來風雅賞櫻變成一種災難,至今想來仍舊餘悸猶存。四月初的台南烏山頭水庫也有一個櫻花季,我因為到達的時間稍早未能躬逢其盛,不知花季期間是否也是盛況空前? 

烏山頭水庫創建於日據時代,據說最早開始試種日本櫻花,但南部炎熱的氣候不適宜這種溫帶植物,後來改種「南洋櫻」,這一種果然水土皆服,安身立命至今已超過五十年歷史。

南洋櫻原產於熱帶美洲,屬蝶形花科半落葉喬木,又稱紅花假巴豆,因花朵盛開時似櫻花滿樹,故名南洋櫻。

一般人常被南洋櫻的名字所誤導,以為是薔薇科的櫻花,其實它屬於豆科樹種,南洋櫻樹形優美,一簇簇的粉紅花朵,小巧雅致,硬要說它是南部的櫻花也未嘗不可。

隨著徐徐春風,花瓣紛紛落下,形成台南特有的「櫻吹雪」。

要說像櫻花的植物,羊蹄甲更像,甚至我覺得羊蹄甲比櫻花更美,因為它的花形大,盛放時織就出一片粉紅花海,非常吸睛。

烏山頭水庫的羊蹄甲未能成林,不似台南公園蔚為一片櫻花林,但錯錯落落的幾株粉紅,映著水藍的湖景,也十分迷人。

 

粉粉嫩嫩的色彩,絕對不會被錯認的春天顏色。

自從2008年初次邂逅黃花風鈴木,一直難忘此花帶給我的美好回憶,之後幾年刻意前往嘉義中正大學,想要重溫當時有如遇見初戀情人的悸動,無奈近年的氣候極端異常,每次開花時間都抓不準,一再錯過了最佳的重逢時間。

我想,初戀只有一次,第二次就不算是初戀了。

 

武陵那一花架的紫藤,從山莊二樓居高眺望,向下懸垂開放的紫花,有如紫色的花雨,猶能體會古詩所云:「藤架數重香霧合,花光一片紫雲堆。」

 

紫藤花瀑已經不只是武陵特有的浪漫,據我所知新竹靠海濱的中華大學、以仙人掌聞名的福祥植物園,都能克服氣候上的困難,讓紫英婉垂的紫藤成為花架、涼棚上的季節風物詩。

 

台大校園的流蘇,一樹雪白凜然地昂揚於四月天。

看到雪白流蘇,春天的白色之戀,不禁想起張愛玲與胡蘭成的婚書:
   「胡蘭成張愛玲簽訂終身,結為夫婦,
     願使歲月靜好,現世安穩」

所有關於地老天荒那一類的允諾,在戰亂之際,也只剩下一點歲月靜好、現世安穩的卑微祈願罷了。

苦楝依舊苦苦戀著淡水河。

填河造陸的淡水,遊客如潮水,比往日更為洶湧,因為憑空多出來的綠地,好像市區的公園,嘻笑聲不絕於耳。

 

 

淡紫色的苦楝花,輕輕柔柔、淺淺淡淡,望著越來越遠的淡水河,像是苦守戀人的苦命花,不敢把心事張揚出來。

宋朝詩人張蘊的「詠楝花」,或許可以代為說明白:

綠樹菲菲紫白香,猶堪纏黍予沉湘。江南四月無風信,青草前頭蝶思狂。 

春天的白花仙子,除了花開似雪的流蘇,還有竹子湖的海芋。 

四月的竹子湖,還能「芋」見楓紅。

一種葉片非常小,一長出來就是深紅色的小葉形紅楓,有如秋楓一般艷紅。

一抹抹新嫩楓葉,欣欣向榮,片片楓紅,紅得讓人心動! 

秋天的老葉有即將飄零的滄桑感,春天的新葉則洋溢著新生的喜悅。

春天賞楓,看不到隨風飄零的落葉。

俗話說:「人非草木,孰能無情。」我認為這句話值得商榷,每一種花草樹木無不熱愛生命,各自述說著人間有情四月天。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回應文章 頁/共 2 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

ellen chou 雨僧 玫力得獎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謝謝
2012/04/25 09:17
謝謝妳,
謝謝!

捕光捉影 ♪ 答案揭曉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絲絲想念、化為一片春光…
2012/04/25 08:13
好個有情四月天!Welcome Back!!

啾

Reed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聯網的網友,隨時歡迎蝶非歸隊
2012/04/25 07:47

不要有任何負擔~累了就休息,有圖文就發表分享;

何況這格子裡每篇都是心血的結晶,大家有目共睹!

蝶非歸隊,帶來這麼豐富的花卉生態,聯網的網友們有福了!


敬請人道支援 我卓越不群的母親

八旬阿嬤
【台灣司法◎人間煉獄】部落格
頁/共 2 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