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唸佛」能不能開悟?
2006/12/13 21:41:11瀏覽3921|回應30|推薦65

    我的朋友不少人在唸佛,他們問我,唸佛的好處在哪兒? 

前不久,有一位朋友帶我到台視旁邊一棟大樓的日蓮正宗道場,裡面的信眾只「唱題」一句經咒,經咒跟大明咒一樣只有六個字,重覆不停的唸,就這麼簡單。但是唸佛的真正意義是什麼,很少人去理解。

.

因唸佛而得道,而且最接近現代的高僧,就是廣欽老和尚了,有人向他請教「唸佛三昧」,他往往會告訴你一段往事,老和尚說: 「我在福州鼓山時,有一次隨眾在大殿行香念佛,大家隨著木魚聲念『南無阿彌陀佛』,我手結定印,邊走邊念,突然我那麼一頓,當時「南無阿彌陀佛」的佛號先在大殿地面盤繞,然後再冉冉地迴旋上升起來,當時沒有什麼寺廟建築和其他人事物的感覺,只有源源不斷的念佛聲,由下至上一直繞轉,盡虛空、遍法界盡是彌陀聖號。最後那引磬一敲,功課圓滿,大眾各歸寮房,他還是一樣「南無阿彌陀佛」唸下去,二六時中,行住坐臥,上殿過堂,完全融於南無阿彌陀佛佛號聲中,鳥語花香,如此有三個月之久。」 

很多人聽了老和尚的開示,還是丈二金剛摸不到頭腦,方法聽起來毫無出奇之處,但是你跑到福州鼓山寺照著老和尚的方法唸一遍,保證不會出現佛號繞樑的現象。這就怪了,為什麼老和尚唸佛就會出現異象,一般人唸佛好像沒啥用。 

《達摩血脈論》說:「若不見性,念佛誦經持齋持戒亦無益處。」若說必須見了性唸佛才有用,誰辦得到?我認為達摩這句話是倒過來講的,意思是:既然不見性唸佛無用,那你就專心的念,努力的念,一直念到見性為止,那麼,唸佛不是就變成有用了嗎?廣欽老和尚當初只是一個普通的凡人,他也不是見性之後才開始唸佛的呀! 

   要說明唸佛的道理,假使我在這裡舉出一些道家的說法,也許有些學佛的人會嗤之以鼻,不願意聽。現在我就提出佛家的說法:佛乘宗世界弘法總會李善單導師會長在一次演講中指出,人類的修練是由生物能→氣能→靈能,在氣能與靈能之間有一層以太(ether)禁網,能否突破以太禁網,是為超凡入聖的關鍵。要突破以太禁網,取決於念力的強度,易言之,要見性開悟,必須將本身的能量及意識提昇到某個程度,才能衝破凡聖之間的屏障。 

    唸佛就是在累積音波及念波的能量,能量達到一個臨界點,可以衝破以太禁網的時候,就能與佛的能量相應。廣欽老和尚生活單純,幾乎長年處於「半閉關」狀態,他經年累月在靜坐中唸佛,能量、意識不斷提昇,他唸佛時所發出的念波可與佛祖相應,最後終於開悟得道。 

因此,所謂的「唸佛三昧」,就是「老實唸佛」四個字,唸佛必須清靜、專注、恒久。有些人這會兒唸佛,回過頭又跟家裡那口子吵架,或者拿起電話指揮營業員在股票市場殺進殺出,或喝酒、打牌、上卡拉OK,或壞習性死不悔改,唸佛一天熱三天冷,難怪唸一輩子也不見效果。 

    如果你跟廣欽老和尚一樣,獨自一個人住在山上,除了吃飯睡覺之外,成天靜坐唸佛十年不停,如果你還不見性開悟,我輸你一碗牛肉麵。

( 心情隨筆心靈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chalirose&aid=593493

 回應文章 頁/共 3 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

tzi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07/02/19 13:14

我想我快要老眼昏花

怎麼錯看以為是 哈佛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相信
2007/02/11 14:44
相信每個人的心中都有與生俱來的佛性,相信人人都可以成佛!!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唉~心動了
2006/12/26 13:36

打錯字 ~ 應該是八風不動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八方不動
2006/12/26 13:32

行住坐臥都在念佛...我想才是最高的境界.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信願行
2006/12/24 15:39
不知哪位已見性者在見性前未曾唸過一句佛號?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或許
2006/12/23 12:40

念佛者眾

開悟者少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吃齋念佛
2006/12/22 15:33

早就吃齋念佛了

那碗牛肉麵我肯定是吃不到。


Lu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剛好唸到此文
2006/12/22 05:42

24日開始 要到西來寺 做懺七 心中喜悅 能離塵世七天也不錯



金紡車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清靜、專注、恒久
2006/12/19 20:11

真的很不容易,

現代人心總是太紛亂,資訊太多,容易造成混亂,

生活越單純越好。


daneer -達妮兒-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淨念相繼
2006/12/19 19:41
淨念相續  都攝六根 在念佛的當下 或許妄念紛飛  然而透過不斷的薰習  妄念或可慢慢減少 念佛時  身不造業 口不造業  有了這最基本的善因  漸漸的意念也慢慢的清淨了 煩惱慾望也慢慢減少了 諸惡莫作 眾善奉行 是諸佛教 豈非善矣!   
頁/共 3 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