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九轉肥腸那一段
2006/07/03 19:45:26瀏覽2327|回應1|推薦22



九轉肥腸那一段

山東濟南有道名菜是為“九轉肥腸”.據說色紅軟嫩,五味兼具.

肥腸指的正為豬大腸.以前對這道菜,總欣賞重於品嚐,一想到腸是食物的消化道,難免杞人憂天一番,動口比動手還難.食譜裡也有不少介紹這菜的,每家所拍的照片,都鮮艷不得了,可以“肝腸寸斷,紅不讓”來形容.個個紅豔醉人,絲毫看不出什麼肥不肥,腸不腸,紙上的九轉肥腸,真讓人心頭搔癢.

以前除了香腸,米腸以外,從來沒敢吃真正的豬腸料理,第一次吃到豬腸,要算大腸麵線了,反正裡面的腸子都是切成小小段,也沒放幾段,不小心吃到時,覺得還挺不錯的,有點像在嚼口香糖,有了大腸麵線的經驗以後,對於大腸的恐懼就減輕不少.

好吃的豬腸,首要之務是腸子必須清洗殆淨,否則易生異味.清洗的過程要格外地仔細,不僅用醋和鹽反覆搓洗,還要加上去腥煮熟的步驟,以達到完全殺菌無味.小時候,看過母親洗過豬腸,腸子洗來洗去,刮來刮去,能剔除的決不留下.洗到後來,腸子如泡水的新衣一樣,潔白晶瑩,滑滑溜溜,煞是好看.

提到豬大腸,就讓我想起有關九轉肥腸的“那一段”,若干年前,在一次公司聚餐裡,幸運地見識了山東鼎鼎大名的“九轉肥腸”.那是間新開張的餐廳,為了招徠生意,特別推出“名菜吃到飽”的活動,裡面的菜色全是各省代表性佳餚,價錢以桌計,不計人數與道數,任顧客點選,直到吃飽.這可是賠血本的事,但對顧客而言卻是千載難逢,大飽口褔的好機會.當天,各飲食男女可是卯足了勁,點了一堆赫赫有名的菜,山珍海味滿滿一桌,就在大家不顧形象,食興正濃的時候,侍者又端了一盤紅咚咚,似曾相識的菜出來,它正是“九轉肥腸”.

不知是哪位仁兄點的,一直沒人敢承認,大家對著盤中如水管般的肥腸,議論紛紛,它每一段都切得大小如一,形態相近.大腸果然大,管管相疊,艷冠群盤!它的顏色和書中看到的一樣,紅紅亮亮,盤邊還配置了綠色豆苗,非常好看;雖然秀色可餐,但在場的食客還是面面相覬.尤其盤中有一節肥腸,長得特別不一樣,其它的肥腸都是二頭皆空的圓管型,唯獨那段,衹有一邊是空的,另一端似乎是結頭.

於是有人猜測,那結頭就是直腸底,為通往肛外的門頭.此言一出,每個欲夾肥腸的人,都會刻意避開有結頭的那一段.偏偏這時,有位遲到的老兄,臉紅氣喘地才坐定,一眼便瞥見桌上的九轉肥腸,他眼睛為之一亮,很有見識地說出“好個九轉肥腸,我來嚐嚐”.說畢便舉箸朝著肥腸而去,我們都睜大著眼看它筷落何方,果然不出所料,不偏不倚地夾起最具爭議的“結頭段”.他沒等我們關照,一下子便送入口中,嚼了起來,邊嚼還邊說“這腸可真帶勁! ”.

看著他啃嚼皺眉的怪樣,同事們個個緊閉著口,臉漲如鼓,似乎都快憋炸了.這一餐我吃得難受,倒不是我也中獎,而是因為那段肥腸,讓我的胃隱笑了一整晚.

然而九轉肥腸是非常美味的,它以製程繁複,火功練達出名,先以辛香料爆香,加上糖、鹽、醋、酒,及一些香料,在手藝精湛的大廚執鍋揮鏟之下,便烹調出紅潤及五味並具的香美肥腸.肥腸經過多道手續歷練之後,早巳脫胎換腸,咬在口中是滑而不肥,香而不羶,並且嫩嫩軟軟,滋滋有味.

很多人聽到九轉,都會聯想到轉彎,如同北宜公路的“九彎十八拐”以為腸子太長,得打上九轉。其實這轉和彎是一點關係都沒有,早在清光緒初年,山東有間餐館的大廚研發一種獨門紅燒大腸,製程十分繁複,把平凡的大腸燒鍊得美味不巳,賓客莫不舉指讚嘆!更有人美喻此餚有如道士鍊“九轉丹”是絕佳的功夫菜。

雖然九轉肥腸僅嚐過一次,對它的印象卻是十分地深刻,色美味好不在話下,再加上“肥腸那一段”,使我對九轉肥腸的記憶不衹是香、甜、酸、鹹、辣,還外加笑淚一把。

--稀客.



customizable counter

Clicky Web Analytics

( 創作散文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chaimmei&aid=337033

 回應文章

品妤
等級:6
留言加入好友
好吃
2008/07/04 12:36

這大抵是中國人的優點吧,就是連腸子拿來作菜,都可以取個好聽的名,引起人的食慾

稀客 (久未露面,見諒)(chaimmei) 於 2008-07-05 08:21 回覆:
我們自己聽得很美,吃得很高興.但有些老外會被這名給嚇到,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