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詩人的心靈交流──李白與謝脁的超時代友誼
2011/06/23 22:29:35瀏覽2536|回應0|推薦21

唐代詩仙李白(701-762)才華洋溢,狂放不羈,而他最欣賞南齊謝朓,詩作喜以「謝朓」入題,其中最知名者當為〈秋登宣城謝脁北樓〉與〈宣州謝朓樓餞別校書叔雲〉二首。

南齊謝脁464-499)文章清麗,善五言詩,長於描寫自然景物,不但手法客觀深刻,又能表現主觀的生命情趣,為「永明詩人」之雄,後人常將其與南朝宋代謝靈運並舉,以二人開創山水風景一派詩風之故,而謝朓生於後,乃稱「小謝」,有《謝宣城集》傳世。謝朓出身望族,年少有文才,齊明帝建武年間(494-496)曾為宣城太守,清正廉明,備受百姓愛戴,後任尚書吏部郎,齊廢帝(東昏侯)永元元年(499)始安王蕭遙光謀反,謝脁不從,遭誣陷而死,可謂英年早逝。

任宣城太守期間,謝脁於敬亭山南麓陵陽峰築室,迨唐初,宣城百姓緬懷其詩其德,將謝朓所築之室改建為樓,曰「謝脁樓」,因位於宣城之北,取名北樓,登樓可望敬亭山,又稱「北望樓」;復因其地勢高險,崖疊如嶂,故稱「疊嶂樓」。後來,謝脁樓(安徽宣城)和岳陽樓(湖南嶽陽)、黃鶴樓(湖北武漢)、滕王閣(江西南昌)同列江南四大名樓,成為必遊的風景勝地。

唐玄宗天寶元年至三年(742-744),李白任翰林供奉,未滿兩年即因讒言所陷,請辭離京,漫遊山水。〈秋登宣城謝脁北樓〉作於天寶十三年(754),時離京已第十一年。李白欣賞謝朓之詩,且兩人有志難伸,際遇相仿。此年秋天,李白登謝朓樓,懷念古人謝公之情尤其悲涼,詩云:「江城如畫裏,山曉望晴空。兩水夾明鏡,雙橋落彩虹。人煙寒橘柚,秋色老梧桐。誰念北樓上,臨風懷謝公。」大意是,河邊宣城如在畫裡,欣賞著秀麗山景,望向晴朗的天空。句溪和宛溪夾繞宣城而合流,宣城彷彿夾在明鏡之中,鳳凰橋和濟川橋倒映水面,就像落入溪流的兩道彩虹。黃昏時分,炊煙裊裊,寒氣籠罩著橘樹柚樹,一片秋色裡,梧桐已枯老葉凋。誰能理解北樓上的我,迎著秋風懷念謝公的心情呢?此詩寫景唯美,又能寄情於其中,誠情景交融之作。

再者,〈宣州謝朓樓餞別校書叔雲〉一詩,謝朓不但入題,亦入詩。李白族叔李雲,曾任秘書省校書郎,是日李白於謝朓樓設宴送別,寫下此一膾炙人口的傑作。詩曰:「棄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亂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煩憂。長風萬里送秋雁,對此可以酣高樓。蓬萊文章建安骨,中間小謝又清發。俱懷逸興壯思飛,欲上青天攬明月。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銷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稱意,明朝散髮弄扁舟」此詩看似曠達豪放,實則蘊含對於人生的深沉悲哀,李白為這揮之不去的「萬古愁」憂悶苦惱,此刻面對澄明秋色,遙望萬里長風吹送鴻雁,壯美之景當前,不由激起李白滿腔豪情而酣飲高樓,未料借酒消愁卻又「愁更愁」。畢竟,理想與現實之矛盾難解,人生在世既無法稱意順心,也只好灑脫地「散髮弄扁舟」,藉以尋求心靈寄託。其中「小謝又清發」,讚美謝脁詩文之清新秀發,且李白亦自比謝脁,流露對於才能的自信,懷抱風起雲飛的壯志,想登上青天去攬收明月,充滿豪邁雄放之氣概,表達其對高潔理想的追求,同時可以看出李白之喜愛與推崇謝脁。

李白與謝脁,二位大詩人相隔兩世紀,卻穿越時空,有了心靈的交流。直到千年以後,其詩其情依然感動人心。今之登謝朓樓者,能無有所感乎?※

( 創作散文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ccpou&aid=53573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