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1/06/24 20:36:08瀏覽1013|回應0|推薦15 | |
人一生當中,必然都扮演過許多不同的角色,如果能夠「演什麼像什麼」,就一定是成功的人。前華副主編蔡文甫從軍人到教職,從記者、作家到副刊主編,並創辦九歌出版社,乃至擁有一系列出版事業和文學書屋,以及成立九歌文教基金會以回饋社會,他不但樣樣出色,而且其一生可說與「文藝」結下了不解之緣,特別是在編輯與出版方面,成就斐然,文藝界有目共睹。繼創辦爾雅出版社的作家隱地執筆寫下自傳《漲潮日》後,蔡文甫的親筆自傳《天生的凡夫俗子》(台北市:九歌出版社)也堂堂問世,二者一前一後相互輝映,誠為國內文壇一大盛事。 《天生的凡夫俗子》圖文並茂,為讀者提供一個很愉快的閱讀饗宴。尤其是第四章,蔡文甫寫他主編「中華副刊」二十一年又一個月的點點滴滴,記載了許多不為人知的文壇掌故與作家逸聞,最是引人入勝。民國六十年,蔡文甫受到當時中華日報社長楚崧秋先生拔擢重用,接編華副後,以平穩、沉著態度,在競爭激烈的聯合副刊與人間副刊之外,創造出活潑而不浮躁、文雅而不流於八股的清新風格,另闢一片繽紛的文藝天地,頗不容易。善於向海內外作家約稿以及規劃專欄「讓知名作家與一般讀者同臺演出」的蔡文甫,更兩度榮獲副刊編輯金鼎獎,令人津津樂道。蔡文甫說,他是第一次投稿華副被刊用,受到激勵而創作不輟,進而成為主編,他深深了解作品刊用對投稿者鼓勵之大,是以他積極提拔新人,大量刊用青年作家的作品,使他們漸漸嶄露頭角。蔡文甫樂於扮演文藝園丁的角色,長期的默默耕耘,對文壇確實貢獻良多。 記得民國六十四年,我還在世新讀書,生平創作的第一篇小說倖獲中華副刊發表,不久竟收到素不相識的主編蔡文甫來函,鼓勵我不妨多寫小說,這短短數言帶給我莫大的創作勇氣,義無反顧地走上文學之路。不久,插班進入全國獨一無二的中國文化學院中文系文藝創作組,每當完成萬字左右的小說,往往優先投寄中華副刊。確如蔡文甫在《天生的凡夫俗子》所說,來稿能用即刊出,不能用即退回。如果兩周內未收到退稿,大約都會在一至二個月之間,以二或三天的頭題發表,並且配上名家插畫,讓作者充滿成就感,更激發內心的創作欲望。那幾年間,我在中華副刊共刊登了十篇以上的小說,而這些作品後來也大都收入我由「皇冠」、「林白」出版的小說集子中,建立了我寫作的信心。像這樣的例子相信不少,該是資深文藝園丁蔡文甫的功勞吧! 為紀念梁實秋先生,蔡文甫於華副主編任內策劃推動的「梁實秋文學獎」,如今已成為各界重視的年度文藝活動,對國內的文藝發展產生深遠的影響。屆齡被破例慰留,延長服務一年後,至民國八十一年,蔡文甫終於自編輯崗位正式退休,為副刊主編生涯畫下完美的句點。而他自此更可全心全力投入經營出版事業,使之成為臺灣文學出版的重鎮,為國內的文藝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事實上,蔡文甫「退而不休」的表現,以「有聲有色」來形容,毫不為過。民國九十年五月,他繼民國五十八年獲頒中國文藝協會文藝獎章小說創作獎三十二個年頭之後,又榮獲中國文藝協會文藝獎章文藝工作獎,確是實至名歸,當之無愧。 曾是小說家的蔡文甫說,「副刊編輯確是謀殺作者最恰當的行業」,因為他做了二十一年編輯,一直為他人作嫁,只在馬各編聯副時,發表過一篇約一萬字的短篇小說,其他時間在創作上則都繳了白卷。蔡文甫不免感嘆:「擔任主編不知是得還是失?」其實,凡走過必留下痕跡,何況做為編者,做為文藝的園丁、文化的推手,蔡文甫不只盡職而已,他讓臺灣的文藝花園不斷地綻放美麗的花朵,為臺灣的現代文學寫下新的一頁,同時也為文藝工作者樹立了成功的典範。※ |
|
( 創作|散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