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Kongen av Bastøy – 逃?還是…挺身而出!
2012/06/18 00:21:23瀏覽624|回應0|推薦2

 

面對威權的壓迫與剝削,弱者想要改變現況的堅強意志總能適時激勵我們,而弱者在奮鬥過程中不屈不撓的背影,更能在我們絕望時替我們保有一份信心。導演Marius Holst改編挪威教育史上的醜聞,將「反抗威權、維護正義」的老梗極其寫實地攤在觀眾面前,雖然沒有煽情的、意圖激發群眾憤怒的橋段,但細膩描繪受迫者心境上的轉變,反而強而有力地牽動觀眾的思維,不禁捫心自問:「當我面對不合理時,會怎麼做呢?」

 

 

20世紀初,天寒地凍的挪威,有一座專門收留被學校、社會放棄的青少年們,而這座以感化院為名、行監獄之實的住宿學校,由專政獨裁的典獄長管理,送來的青少年都得換上制服、以編號代替原來的名字,而且不管你的背景、無論你是否真的有罪,在這裡就只有做不完的苦力、填鴨式的教育,以及不合理的規定和紀律。「C-1」在這裡待了六年,為了生存,他發展出一套循規蹈矩的模式,在即將刑滿、得以重獲自由時,遇見了剛被送來的「C-5」和「C-19」,於是被典獄長賦予教他們「懂事」的重責大任,作為讓他離開的最後考驗。

 

 

可惜「C-19」在這個體制中橫衝直撞,完全不顧周遭的人是否因為他的行為而受到「連坐罰」,也不顧「C-1」是否會因為他的魯莽而無法離開。他知道自己不屬於這裡,因而選擇像電影一開始那頭負傷的鯨魚一樣,在湛藍的海面載浮載沉,為了生命、為了自由而奮力泅泳;他知道自己不屬於這裡,因而當他發現自己無法逃離時,他選擇像那頭鯨魚一樣用盡每一分力,試圖改變現況。

 

 

受到「C-19」的影響,「C-1」開始重新審視正義的內涵。他發現犧牲無辜個體所換來的虛假和平,乍看之下似乎讓團體得到最大利益,卻不是真正的正義;而掌權者為了平息眾怒造假欺瞞,為了自身利益,相互勾結包庇、扭曲事實,更加不是正義。像是一頭被緩醒的獸,他齜牙裂嘴著向這些不合理咆哮,凝聚改變的共識,凝聚改變的力量,在冰天雪地的孤島上,展開一場熱血革命。然而,青少年的力量畢竟敵不過軍隊,當政府以武力鎮壓的同時,原本衝動的「C-19」卻要「C-1」冷靜下來,想辦法活下去,因為活著才有能力、才有機會改變這一切。

 

 

那頭負傷的鯨魚,掙扎了三天三夜,牠不懂社會的矯揉造作、鬼蜮伎倆,或者說牠不想懂,不想讓自己輕易地被同化,但是牠太渺小、太虛弱了,背上的魚槍狠狠劃開皮肉、劃開早已結疤的傷口,體力隨著鮮血流淌在波浪中。不識字的「C-19」在「C-1」的協助下,編寫著海上男兒的故事,鱉寫著自己在這兒的奮鬥過程,這是一種自我鼓勵的方式,是一種無聲的抗議,是一種精神的寄託。

 

 

我們在生活中,不也老抱怨著不合理嗎?只是當我們承受著這些不合理時,是否曾想過要改變現況呢?以獨立個體來說,改變現況的意思是改變「承受不合理」的現況,意味著有兩條路可以選擇,其一是逃離不合理的環境,其二是改變不合理的環境,而「逃」多半較改變環境來得簡單,也是一般人傾向優先選擇的方式,從「C-19」的身上就能得到證明。然而,當獨立個體面對龐大的威權壓迫時,這兩條路都非常艱難,所以我們必須像「C-1」一樣忍耐,忍耐的目的是韜光養晦、培養實力,培養能夠逃走的實力,或者能夠改變環境的實力,兩者之間的差別在於成功後不合理的環境是否依舊存在。

 

 

若是成功逃離,雖然自己已不需承受不合理,但不合理的環境依舊存在,而逃離者在環境外漠視這些不合理,無異於環境內威權的幫兇,於是「C-1」拒絕成為這種角色,他拒絕在刑滿後離開、獨善其身。「C-1」選擇從環境內改變不合理的情況,但這是種理想,一種容易被蒙騙、難以實現的理想。換言之,忍耐到真的具有改變環境的實力,勢必需要很長的時間,因此,在過程中必須為忍耐設定停損點,否則便是不斷犧牲自己或他人權益的開始,記得電影《新少林五祖》中有句話說:「忍無可忍,就無需再忍!」便是這個意思。

 

 

接著,會因為我們設立的停損點,在實力不足的情況下提前進入先前說的兩條路徑:「逃」或者「改變環境」,前者可能因此而像「C-5」一樣變成自殺案件,後者則會演變成「C-1」與舍監的衝突事件。雖然提早進入必定伴隨著犧牲,但這些無可奈何的犧牲並非無聲無息,與默默忍耐造成的犧牲不同,會進一步引起共鳴、促成革命。但作為一條改變環境的捷徑,「革命」本身有很大的風險,當我們發現革命無法成功的同時,就該像「C-19」說的那樣,先把握革命帶來的機會,逃到環境之外,再由外而內地改變原來的不合理。

 

 

面對不合理 ð 改變現況 ð 逃離不合理的環境 or 改變不合理的環境

無能為力 ð 忍耐 ð 培養實力 and 設定停損點

1.      具有逃離不合理環境的實力 ð 逃離 ð 不合理的環境依舊存在 ð 漠視 or 由外而內的改變不合理的環境

2.      具有改變不合理環境的實力 ð 改變 ð 不合理的環境消失(多為理想)

3.      忍耐達停損點 ð 提前進入上述兩條路徑 ð 犧牲事件 ð 革命

 

這樣的過程在日常生活中隨處可見,我們總是不斷決定著自己在其中扮演的角色,面對不合理時,我問自己:「逃?還是挺身而出!」

 

電影畫面表現出來的情感,遠超過我文字所能形容。已經很久沒有這樣激動地流淚,男孩們自然的演出,讓觀眾很容易同理他們青春的怒吼,同理他們的純真,同理他們相較於社會化的大人們,更加堅定的原則與信念,似乎能在電影裡找到一個出口、一個指引、一個著力點。誠摯推薦!

( 休閒生活影視戲劇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carbymonster&aid=65537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