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結束前的最後一篇發表,內容很勁爆。
上週,國際貿易法庭正式對中國自2007以來,違反國際「反傾銷法案」之反補貼稅調查,做出駁回的決議。決議書中引用「中國非屬市場經濟國家….商務部循行政體系完成修法之前…中國不適用該項條例」。
沒聽錯!這個「非屬市場經濟國家」,就是世界第大二經濟體,每年坐擁億萬美元貿易額的中國。官司結果簡單的說就是,對於中國傾銷海外的商品明顯違反美國貿易法案,美國不但課不到他的稅,也無從制裁。這項免責判決,如果不是歐巴馬政府刻意在年終前送給胡錦濤的尾牙禮,那就是美國貿易史上最瞎的判決。
結果可以有兩項影響:
第一,至少短期內,中國可以繼續向美國傾銷低價商品,使美國市場保護機制從鐵律變成廢紙。第二,美國有意無意地向中國低頭妥協,而中國則繼續利用美國的弱點,乘行政免責及優稅之勢,大行其利。
70年代以來,中國市場機制從來就不是完全的資本主義經濟,所謂「中國特色的改革開放」迄今的發展與成就,也不完全自外於西方經濟架構,而是遊走在國際貿易模糊與政治清晰之中。
說穿了,中國要的就是一種形象。因為市場體制化,意味著經濟自由,經濟自由,也象徵著社會自由,而社會自由了,共產黨的統治就具有合法性,這就是中國錦囊裡的妙計,鄧小平的遠見。可惜的是,美國就是領悟不到。
其實美國大概也已經發現這項漏洞,只是力不從心。2007年正式成案控訴中國之前,商務部先後在1988、1994年進行此項法案修正,當時正值中國經濟起步不久,美國對她的依賴逐漸加深,於是並沒有積極處理問題。豈料,中國崛起這麼快,現在看來,不但為時已晚,日後要付出的代價,還無法估計。
我一位在商務部服務的朋友透露,美國政府不怕面對行政修法的曠日費時。問題是,目前正仰賴中國合作共同解決美貿易赤字的節骨眼上,誰來提案?
美國這個表面精明的山姆大叔,某些角度看來其實非常單純。
祝大家新年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