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蒲甘漆器與木偶戲
2011/08/28 12:31:04瀏覽3934|回應15|推薦127

蒲甘漆器與木偶戲

 

漆器工作坊入口,一名工人將竹竿剖開,慢慢削成薄片,圍繞成各式器皿。

到蒲甘不妨走一趟漆器工作坊,參觀漆器的製作過程,這也是一種知識的獲得。

 

編織好的各種器皿,首先以馬尾製作烏黑泥胎,反覆塗抹。

 

工作坊屋內竹蓆上,排排並坐的男女工人,不發一語埋頭專注自己手中工作。

 

坐於地面上的工人,也毫不鬆懈認真工作。他們正在塗抹馬尾製作烏黑的泥胎。

 

蒲甘的漆器源於1213世紀,以式樣精美,作工精湛聞名於世。

 

簡陋的工作室裡,沒有機械聲,是靜悄悄的,人人細心雕刻著漆器。

蒲甘的漆器作工精湛,可都是用人工慢慢雕琢打造出來的。

 

參觀漆器製作過程,雖然有著些許的購物意味,但是,還是值得一探。

 

緬甸人以漆器製作的缽、碗、盤、碟、杯、………敬佛拜神。

 

漆器是緬甸人餽贈親友的高尚禮品,好的漆器價格高昂。

他們不習慣遊客的目光,看起來不像做樣子的樣板工作坊。

 

緬甸人認為用漆器製作的碗吃飯,飯更香,用漆器製作的杯子喝水,水更甜。

 

一間簡陋沒有機器聲的木房內,製造了舉世聞名的漆器,

 

 別小看那杯、碗、盤、碟小小器皿,也一樣得經過繁複的製作過程,

 

手工製作的任何大小漆器,都得花上好幾個月才能完成。

 

漆器的優劣,在於上漆的遍數、設計的圖案、顏料的品質以及色彩的豐富與否。

 

漆器等級與價格高低,取決於作工的精緻度。

 

各種器皿首先以馬尾製作烏黑泥胎,反覆塗抹,這些泥胎都來自中國。

 

工作坊工人描繪、雕刻、套色、清洗、上漆、………反覆觸摸查看。

 

一隻尚未清洗的漆器,一隻已經清洗掉黃泥完成的漆器。

 

因為作工繁複,所以在漆器之鄉買上等的漆器,價格依然不菲。

 

一只大甕讓遊人比較了解,一邊是完成與一邊未完成的模樣。

 

當發現遊人靠近,工人會停下工作讓遊客仔細觀看。

 

因為靠人類的那雙手,也擔保了蒲甘漆器是如假包換純手工製作的。

 

蒲甘的漆器至今依然得靠人類的那雙手。

工作坊裡的男女工作人員,各司其職專心工作。

 

用漆碗將漆器製作的道道過程與模樣,呈現讓遊客觀看了解。

 

參觀過漆器工作坊,接著就是到賣場商家購物了。

 

漆器工作坊旁就是賣漆器的商家。

 

商店裡的漆器是五花八門,精巧美麗讓人愛不釋手。

 

漆器工作坊的賣場商家,大家開始殺價購物了。

 

購物未必都是不良的負面,有時能讓人放鬆心情。

 

撥些時間花點小錢營造購物時歡笑氣氛,也是旅遊另類的收穫是無可厚非啦!

 

漆器商家裡的大型漆器。

 

金光閃閃漆器的顏色,最受緬甸人喜愛。

 

蒲甘是東南亞漆器的發祥地,更有『漆器之鄉』美名。

 

緬甸有名的木偶戲表演,3名操縱者牽引提線,呆板僵硬的木偶像注入生命。

 

木偶戲隨著劇情手指、頭頸、眼睛、嘴巴、腳趾活靈活現改變動作。

 

緬甸木偶戲源自15世紀,是由敬佛拜神衍生出來,

 

住宿旅館的露天餐廳是設在伊洛瓦底江畔,整座飯店是碧草如茵。

白天草坪中,有古塔伴隨的露天餐廳,那張張披著潔白餐巾的桌椅。

 

小徑旁竹竿立起就是夜間被點燃盞盞火把,看得出飯店用心營造英式的浪漫。

 

在優美的露天餐廳,卻找不到一樣合口的食物。江邊流水潺潺,身上晨風輕拂,天空星斗無數,本想找個座位坐下欣賞天邊那一抹將亮的晨彩,但是,眼前的一切讓人無法樂在其中。

 

蒲甘漆器與木偶戲

  在緬甸從沙彌化緣手托的那只黑缽,到家中盛放祭品的碗碟都是漆器製品。漆器在緬甸人心目中是珍貴的用品,是佔有重要地位的。這些漆器都源自於蒲甘,蒲甘是東南亞漆器的發祥地,更有『漆器之鄉』美名。

參觀蒲甘漆器工作坊

  到蒲甘不妨走一趟漆器工作坊,參觀漆器的製作過程,雖然有著些許的購物意味,但是,也別太在意,購物未必都是不良的負面,有時能讓人放鬆心情,撥些時間花點小錢營造購物時歡笑氣氛,也是旅遊另類的收穫是無可厚非啦!根據史料紀載,蒲甘的漆器源於 12 到 13 世紀,以式樣精美,作工精湛聞名於世。緬甸人以漆器製作的缽、碗、盤、碟、杯、………敬佛拜神,漆器是緬甸人餽贈親友的高尚禮品。緬甸人認為用漆器製作的碗吃飯,飯更香,用漆器製作的杯子喝水,水更甜,她們喜歡以有底座大圓盤的漆器團聚共餐。

  沒有任何標示的路旁樹蔭下,一間低矮的木屋就是漆器的工作坊。一踏進圍欄看見幾名蹲坐屋外工作的工人,往屋內張望木台上是端坐數十名的男女,簡陋零亂的屋內,看不到任何電動機器和工具,也不見任何電源插頭。炙熱的室內連電扇都沒有。只見刀、刷、剪、鑽、盆、………等簡單的器具。入口那名工人將竹竿剖開削成薄片,慢慢一圈圈圍繞編成各式器皿,坐在地面上的工人以烏黑泥胎反覆塗抹,屋內竹蓆上的男女各司其職專心描繪、雕刻、套色、清洗、上漆、………反覆觸摸查看,那一道道馬虎不得的製作過程,看了讓人驚訝。一旦發現遊人靠近,工人們會停下工作讓遊客仔細觀看,臉上總是露出靦腆的笑容。他們還是不習慣遊客的目光,看起來不像是做做樣子的樣板工作坊,因為我發覺這些人在眾目睽睽下的演出並不自然。

手工漆器價格不菲

  別小看那杯、碗、盤、碟、………小小器皿,也一樣得經過繁複的製作過程,得花上好幾個月才能完成。漆器的優劣,在於上漆的遍數、設計的圖案、顏料的品質以及色彩的豐富與否,這也是漆器等級與價格高低的取決。難怪,在漆器之鄉買上等的漆器,價格依然不菲呀!緬甸因為自封自鎖,不追求進步,才讓蒲甘的漆器至今依然得靠人類的那雙手,也擔保了蒲甘漆器是如假包換純手工製作的。那一件件獨領風騷的蒲甘漆器,就如同蒲甘 2000 多座千姿百態的古塔,是讓人驚艷難忘,是能千秋萬世流傳。一間簡陋沒有機器聲的木房內,製造了細膩精緻的漆器,實在讓人匪夷所思。

  風塵僕僕結束了蒲甘之遊,也終於告別了白天炙人的陽光,晚餐在一家室外餐廳,長排餐桌就擺在庭院中,雖然樹影搖曳,微風輕拂,但是,眾多遊客分享實在難有羅曼蒂克情調的聯想,不過心情放鬆了,人就昏昏欲睡了。突然一陣清脆叮噹聲響起,人被敲醒啦!大家的目光全聚焦在餐桌前的舞台上,原來是緬甸有名的木偶戲表演開始啦!只見舞台布幕後,站立3名露出半截身子的操縱者,他們的雙手不停抖動,牽引手中木條上的提線,呆板僵硬的木偶像被注入生命似,隨著劇情變化手指、頭頸、眼睛、嘴巴、腳趾、………,活靈活現改變動作,也有了喜怒哀樂的表情。操縱者運用提、撥、勾、挑、扭、掄、閃、搖、………等技巧讓木偶輕移蓮步、翻山越嶺、跳躍廝殺、………。木偶的生命是幕後操縱者賦予的,能讓木偶身上那 60 多條牽線不糾結纏繞,更要歸功於操縱者的高超技藝。這幾名操縱者不知經過多少歲月的磨練,才有如今熟練的技巧。

枯燥乏味的木偶戲

  一面用餐一面欣賞緬甸民俗木偶戲及緬甸傳統樂器演出。木偶戲碼全是敘述佛陀一生的故事。據稱緬甸木偶戲源自 15 世紀,是由敬佛拜神衍生出來,當時木偶戲只能在高台上演出故又稱『高戲』。 60 公分高的木偶,幾人牽線操縱,另一人說唱,演出也有一定的程序,是從佛陀出生到涅槃。緬甸木偶戲經過長時間演變,到 16 世紀達到高峰,木偶的造型多了,色彩也鮮豔了,演出戲碼除了佛陀故事外,也開始有了真實生活的陳述,情節也風趣富有變化。木偶戲主要靠木偶的形象和動作不需過多語言,少了溝通障礙,所以容易被外來觀光客接受。緬甸的木偶戲逐漸式微,如今成外國觀光客的專屬。

  沒有高潮迭起的劇情,用餐的遊客只是好奇拍拍照少有用心觀賞,然而餐廳工作人員似乎百看不厭,工作中津津有味看得眉開眼笑,大概他們的心靈能與劇情產生共鳴吧!緬甸傳統樂器節奏單一乏味,是越聽越無趣,聽得人煩躁疲憊,緬甸傳統餐食,是色香味俱缺,提不起食慾。不知是熱、是累、是台上毫無張力的演出還是台下乏善可陳的餐食,大家紛紛喊著要休息,餐未享盡,曲未終了,人就先散場了,因為次日又得起早搭機前往曼德勒。地域遼闊海、陸、空都不發達的緬甸,古蹟雖然不少,不過總是讓人有景難行,有願難從的遺憾。無論是天空飛的,陸上走的,水上行的,在緬甸樣樣都讓人耗時廢眠一路勞頓。

緬甸的航空像公車

  在緬甸搭飛機問題也是一籮筐,緬甸天上飛的飛機類似地上跑的巴士,一架飛機在緬甸全國境內循環飛著。早上 6:15 自仰光起飛是最早的班次,一個多小時後抵達第二站蒲甘, 7:50 再由蒲甘起飛往曼德勒, 8:35 從曼德勒飛往東枝, 9:25 自東枝飛返仰光,結束早上空中循環飛行。每到一站機上一批乘客下機換另一批乘客上機,唯一對號入座是從仰光起飛,之後就先坐先贏了。下午還有一次相同的航程,不過聽說午後的班機是班班誤點。想想,一架飛機到處上下乘客,如此起起落落的循環,到下午不誤點那才是怪事呢!我們要從蒲甘飛向曼德勒,還是得早起用餐才能出門,投宿的飯店已熟知趕搭早班機住客早餐的安排。這家旅館的露天餐廳是設在伊洛瓦底江畔,因為旅館占地遼闊,所以清晨服務人員會守候在搭機房客門外,當房門一開馬上遞近手電筒照亮,引導客人到江邊的露天餐廳。

  只見星空下,草坪中,還有古塔伴隨的露天餐廳,那張張披著潔白餐巾的桌椅,在盞盞橙紅燈火搖曳裡,是何等的詩情畫意,看得出飯店用心要營造出英式的浪漫。不過一接近餐桌才發現那動人的燈光竟是一根根的火把。細想,電力不足經常斷電的緬甸,哪有辦法長時間點上眾多的裝飾燈光,將火把當燈用還是挺奇特新鮮啦!自助餐檯上盤盤餐點在微弱的火光下晾著,木炭在鐵盤下溫熱,再仔細一看,鐵盤下的炭火不知已熄了多久,食物是冰冷的,在優美的露天餐廳,卻找不到一樣合口的食物。

  江邊流水潺潺,身上晨風輕拂,天空星斗無數,本想找個座位坐下欣賞天邊那一抹將亮的晨彩,但是,眼前的一切讓人無法樂在其中。抓起一片乾硬麵包邊走邊吃,還是回房再裝扮自己比看那些平凡的食物有樂氣。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c0928877070&aid=5547766

 回應文章 頁/共 2 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

竹子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蒲甘漆器
2011/08/28 23:40

原來漆器製作過程是那麼的繁複

在這匆忙的旅途中     妳可是觀察的那麼仔細

才能一樣一樣娓娓道來   細說分明的了~

最後>>>

為了什麼事  食不下嚥?


        
cwc(c0928877070) 於 2011-08-30 12:30 回覆:

你比我更細心更賣力,你的耐力與恆心是我學習的方向。

漆器的製作過程確實繁複,又在一個沒有機器電力不足的國家,製作更是辛苦。


蝌蚪魚
等級:6
留言加入好友
露天餐廳
2011/08/28 23:24

露天餐廳氣氛感覺好棒喔!

抱歉想問一下大大,馬尾製作的烏黑泥胎,什麼是「馬尾」啊?

還有緬甸的航空像公車那麼多班,所以是比較小的飛機嗎?

如果是先坐先贏,如果要坐的人很多該不會像公車還有人用站的吧!

謝謝大大文章讓我更大開眼界了!

cwc(c0928877070) 於 2011-08-30 12:27 回覆:

蝌蚪魚!謝謝你詳細看了我的文章。你的文章也很棒!

當地導遊解說漆器製作過程黑色泥胎是馬尾的毛磨製成的,是讓漆器更堅實平滑,顏色更亮麗烏黑。不過我並未更詳加詢問是如何製作

神勝平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
2011/08/28 16:54

好棒的旅行~~~

感謝大大分享!!!!!!!!!!!

指教了

cwc(c0928877070) 於 2011-08-28 17:56 回覆:

喜歡旅行的人真不少呀!不過我還是有不少好友不喜歡旅行。

人處在完全陌生環境中就像重生,那種感覺真好。

謝謝你的留言。

阿妙.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我的最愛
2011/08/28 16:50

每到任一個旅遊地點

我特愛走訪類似的區塊

不論是漆器,陶瓷,木雕,玉石,礦產,我都愛極了!

也一定帶些回來送人或留做紀念.

cwc(c0928877070) 於 2011-08-28 17:55 回覆:

真的呀!你喜歡這些奇奇怪怪的手工製品。

緬甸的漆器很具特色,很有宗教意味哦!若你看見荷包一定縮水啦!

鄧潔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別開生面
2011/08/28 16:23

又是一篇別開生面的藝文之旅的報導

平凡的人就安分守己的守住自己的飯碗

從勤奮的工作中打造該地文化的特殊藝品

原來緬甸聞名的葡甘有著不為外人所知的漆器之鄉

一路拜讀下來 受益匪淺 也算是一趟心靈之旅

感恩分享 思敏敬拜

cwc(c0928877070) 於 2011-08-28 16:39 回覆:

潔思敏!好友!這麼快就來探訪留言了,真的,真的好開心,真的,真的好感謝。

緬甸我會做完整的報導,雖然他距離台灣那麼近,但是,我們對她是陌生的,只要大家不嫌棄我文拙,我會盡我所知與自己感受PO出分享大家。

現在還在積極趕工中耶!也希望多給建議與批評。
頁/共 2 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