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會集本之172處謬誤與瑕疵(5)
2009/06/11 10:46:14瀏覽313|回應0|推薦0

46.
無量壽經:
(10)設我得佛。國中人天。若起想念貪計身者。不取正覺
(11)設我得佛。國中人天。不住定聚。必至滅度者。不取正覺

會集本:
(6)我作佛時,所有眾生生我國者,遠離分別諸根寂靜。若不決定成等正覺,證大涅槃者,不取正覺

無量壽經「不起想念貪計身」是「不淫」的意思。會集本,缺。
而且,「不起想念貪計身」緊接「住正定聚必至滅度」,又是漸層之美,漂亮 !
「不起想念貪計身」是定之基礎,「住正定聚必至滅度」則是定之極致。

47.
無量壽經:
(12)設我得佛。光明有能限量。下至不照百千億那由他諸佛國者。不取正覺
(13)設我得佛。壽命有能限量。下至百千億那由他劫者。不取正覺
(14)設我得佛。國中聲聞有能計量。乃至三千大千世界眾生緣覺。
   於百千劫悉共計挍知其數者。不取正覺
(15)設我得佛。國中人天壽命無能限量。除其本願脩短自在。若不爾者...
(16)設我得佛。國中人天乃至聞有不善名者。不取正覺
(33)設我得佛。十方無量不可思議諸佛世界眾生之類。蒙我光明觸其體者。
   身心柔軟超過人天。若不爾者。不取正覺
(17)設我得佛。十方世界無量諸佛。不悉諮嗟稱我名者。不取正覺

會集本:
(7)我作佛時。光明無量。普照十方。絕勝諸佛。勝於日月之明。千萬億倍。若有眾生。
   見我光明。照觸其身。莫不安樂。慈心作善。來生我國。若不爾者。不取正覺
(8)我作佛時。壽命無量。國中聲聞天人無數。壽命亦皆無量。假令三千大千世界眾生。
   悉成緣覺。於百千劫。悉共計校。若能知其量數者。不取正覺
(9)我作佛時。十方世界無量剎中。無數諸佛。若不共稱嘆我名。說我功德國土之善者。
   不取正覺

以上整理得知,夏蓮居把無量壽經 6 願硬擠成 3 願,真有比較高明嗎 ?
康僧鎧譯的,處處可見排比之美( 12 、 13 )、漸層之美( 15 、 16 ),
而且言簡意賅,令讀誦者一目瞭然。這在會集本中,全蕩然無存 !
無量壽經的彌陀願文,本來都是用「百千億那由他」,
漸漸變成第(33)願的「無量不可思議」,可見法藏發願之時,心量「越來越大」。
再者,無量壽經(15)「除其本願脩短自在。」又被夏蓮居無故刪除了。
無量壽經有其深義,夏蓮居實在是凡夫淺識 !
極樂的「人天」,嚴格說,壽命已經不是百分之百的「無量」了,更何況是「聲聞」呢 ?
此外,依康僧鎧譯,以三千大千世界之緣覺。於百千劫悉共計挍,已不知極樂聲聞其數,
更何況是計挍「聲聞加天人」之數呢 ? 夏蓮居實在多事 !
又,既然壽命長遠,若仍聞不善名者,豈非更苦 ?
所以無量壽經 15 、 16 願內含漸層之美。

48.
無量壽經:
(18)設我得佛。十方眾生至心信樂欲生我國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唯除五逆誹謗正法
(19)設我得佛。十方眾生發菩提心修諸功德至心發願欲生我國。臨壽終時。
   假令不與大眾圍遶現其人前者。不取正覺
(20)設我得佛。十方眾生聞我名號繫念我國殖諸德本。至心迴向欲生我國不果遂者不取正覺

會集本:
(10)我作佛時。十方眾生。聞我名號。至心信樂。所有善根。心心回向。願生我國。
   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唯除五逆。誹謗正法
(11)我作佛時。十方眾生。聞我名號。發菩提心。修諸功德。奉行六波羅蜜。堅固不退。
   復以善根迴向。願生我國。一心念我。晝夜不斷。臨壽終時。我與諸菩薩眾。迎現其前。
   須臾間。即生我剎。作阿惟越致菩薩。不得是願。不取正覺

以上整理得知,夏蓮居把康僧鎧譯 3 願硬擠成 2 願,真有比較高明嗎 ?
這三願是彌陀願中之願,也是古德最強調的「信、願、行」三資糧。
(18)是以信為主,十念及不造五逆、不謗正法為輔。
(19)是以願為主,發菩提心、修諸功德為輔。
(20)是以行(有德回向)為主,繫念我國、殖諸德本為輔。
仔細看,不管以哪願往生,其實都不難。(注意,最難的是 19 願,不是 20 願。)
而且和下卷的「三輩往生」前後呼應,漂亮 !

無量壽經下卷:
其上輩者。捨家棄欲而作沙門。發菩提心一向專念無量壽佛。修諸功德願生彼國。...
(與第 19 願呼應)
其中輩者。雖不能行作沙門大修功德。當發無上菩提之心。一向專念無量壽佛。多少修善。
奉持齋戒。起立塔像。飯食沙門。懸繒然燈。散華燒香。以此迴向願生彼國。...
(與第 20 願呼應)
其下輩者。假使不能作諸功德。當發無上菩提之心。一向專意乃至十念。念無量壽佛願生其國。
聞深法歡喜信樂不生疑惑。乃至一唸唸於彼佛。以至誠心願生其國。...
(與第 18 願呼應)

但我們來檢視會集本的:
「所有善根。心心回向」與無量壽經(18)願對照,是不是多出來了 ?
「奉行六波羅蜜。堅固不退」、「晝夜不斷」,也是多出來的,而且凡夫粉難作到吧 !
若有眾生能「奉行六波羅蜜。堅固不退」,何必再求生極樂 ?
至於「作阿惟越致菩薩」,並不是出自彌陀金口,而是夏蓮居自己加的,
嚴格說,依彌陀本願,眾生生者,只能說是「阿惟越致」,但未必是「菩薩」。

( 不分類不分類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bu9650&aid=3032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