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7/01/25 14:14:03瀏覽1157|回應5|推薦41 | |
文/楊照 新新聞
資本主義的發展,建立在一項重要突破上,那就是資本市場的形成。資本市場上流動著由眾人金錢匯集而成的資本,開放給具有經營能力,卻缺乏資金可用的企業家。企業家如果能夠有效運用資本,那麼資本市場上投資者就能分享經營所得。 資本市場運作中,銀行是一個關鍵環節,股票市場是另一個關鍵環節。銀行以借貸形式提供資金,股票市場則以預期收益交易買賣募集公共資本。沒有銀行、沒有股票市場,就不會有資本主義,也就無從創造資本集中經營產生的財富。 不過這套制度,逃不掉必然的風險。不管從銀行借出來的資金,還是從股市募來的資金,進到企業家手裡時,沒有人能保證資金的運用,祇賺不賠,有賺有賠是常態,賺了投資人分享,賠了投資人也要分擔,當然也是常態。可是借貸管道出來的錢,賠掉了還不出來,銀行就會受到連帶損失。銀行虧損到一定程度,如果有存款戶不再信任銀行,大量將存款提出,那麼本來經營得好好的其他借貸者,就會莫名其妙遭到連累,造成巨大連鎖損失。
還有,因為企業家用的是資本市場上得來別人的錢,中間就產生了道德風險。企業家會本於良心謹慎經營嗎?還是仗著反正是別人的錢,就任意揮霍?更嚴重的是,企業家會不會運用不當手段,讓公司虧損,卻將別人的錢挪進自己口袋,於是瘦了投資人,卻肥了經營者? 公共資金須公開透明 可以這樣說,一、兩百年來,西方資本主義制度面對的最大難題,就在訂定各種法律規範,解決資本市場衍生的狀況。這為什麼是難題?因為規範訂得鬆了,等於是引誘銀行與企業經營者投機作弊;可是如果規範訂得嚴了,又會窒息資本流動,大大挫折經營的創意與效率。 就連美國那樣的老牌,大型資本主義國家,都不得不在資本規範上,如同打擺子般時鬆時緊不斷擺動。光看這十幾年,我們就發現八○年代後期開始掀起「鬆綁」潮流,中間經網路熱推波助瀾,一度股市進出幾乎成為美國國民普遍運動;而且從股市搬錢來燒,也成為所有創業者視為理所當然的路徑。可是從二○○二年開始,「安隆案」帶頭爆發的一連串荒謬弊案,又逼著美國在金融證券規範上,回頭逐步緊縮。 時鬆時緊,鬆有鬆的問題,緊有緊的代價。不過長期試驗下來,美式資本主義畢竟找出一些根本原則,靠這些原則照出較為清楚的方向來。 其中一條原則是透明性原則。要使用公共資金,就必須將經營訊息,對大眾公開。經營者與大眾之間,當然存在著資訊不平等的狀況,不祇是資訊都控制在公司手裡,由公司選擇公布多少、如何公布,而且就連公布的部分,都充滿專業知識障礙,一般民眾無法看懂。所以不能由大眾直接面對經營者,而必須有至少兩個中介的資訊處理者。 資訊的鴻溝無法拉近 一個是會計稽核單位。運用私人資金的老闆,會計帳祇對自己和稅務機關負責,可以祇靠內部會計部門處理;然而一旦牽涉公共資金的運用,那就必須由獨立的會計師事務所認證。會計師的條件前提,就是靠其專業訓練,克服公司的資訊壁壘,找到真正有意義的資訊。
另一個重要介入角色,則是媒體。媒體提供一種大眾迫切需要的服務,尋找、培養知識人才,幫忙破解企業提供出來的資訊,讓一般大眾都能掌握理解,並且不斷探求是否有公司刻意隱藏、甚或扭曲的消息。 有了健全的會計師與媒體專業制度,才能部分拉平投資者與經營者之間,巨大的資訊不平等差距。 正是在這兩個中介角色上,台灣出了嚴重的問題。會計師從訓練到執業,價值立場上明顯偏斜。很少有會計師清楚地視自己為公共資金公平使用的衛護者,大部分都誤以為自己提供服務的對象,是付錢的企業客戶,於是就自然容易向企業客戶傾斜,接受他們的種種要求。 台灣的會計師沒能建立正確的專業自我認知。客戶付給會計師的錢,不是拿來買會計師的服務的。這錢是用來換得會計師公信力背書,因為有會計師背書,企業才能在資本市場得到較高的信任,也才能用較低的成本取得資金。低成本資金,才真正是企業客戶換到的。那麼,好的會計師非但不該屈從客戶要求,還應該堅守專業立場,讓自己被社會大眾所依賴,才能幫所有客戶創造最大的價值。 同樣價值混淆,也發生在媒體上。我們的媒體習慣選擇的角色,不是企業經營的監督者、報導者,而是企業的啦啦隊。大部分以報導企業動向的媒體,根本無心也無力透視企業公司治理的內幕,而是以渲染企業成功故事來吸引閱聽者。 媒體祇顧著報導成功 台灣沒有正規正統的企業資訊媒體。我們有的,與其說是商業新聞,不如說是大量複製的商業勵志故事。媒體優先選擇報導的,是「成功故事」。什麼是「成功故事」?公司規模大、營業額大、收益高,就叫做「成功」,這種公司的經營者,就能榮登「成功故事榜」,被媒體大報特報。 媒體走「成功故事」路線,結果非但無法有效扮演公共資本守門的角色,還倒過來助長了濫用誤用公共資金的歪風。誰要能將公司搞得夠大,大到被選為「成功」楷模,就可以得到媒體誇張背書,向社會推薦,讓他能夠比別人更輕易取得更多資金。 媒體沒有能力檢驗企業家真正的經營能力,卻繼續發揮其資金市場影響,於是就有很多企業能夠僥倖得到資本市場青睞,別忘了,任何得來容易的資金,都是讓經營者掉以輕心、忽略經營效率的致命誘惑。 大筆大筆得來容易的資金,還產生其他的誘惑效果,一是誘惑經營者盲目擴張,投資在許多不必要、誇耀式的硬體或人事開銷上。另一分誘惑則是:資金流入的速度,如果遠高過藉由運用資金能得到的效益,那麼經營者難免在腦中閃過念頭:如果可以將這些資金直接變成收入,豈不比辛苦投資運用,更簡單、更有力得多? 人性因素也必然在此中發揮作用,被塑造為「成功楷模」的人,不太可能回頭檢驗自己走過的路,找出其中的盲點缺點,穩健調整下一步走法。企業家也自以為找到了對的方法,於是容易掉入重複過去經驗的惰性法則裡。 被塑造為「成功楷模」的人,多半也同時被塑造為企業的主人。於是產生所有權的錯覺,他不再意識到公司運作的,是來自資本市場的別人的錢,而以為這個公司的資產,就是他自己的資產,因而進入了一種公私不分、公私不明的發燒狂熱狀態。 政治關係換特許利益 力霸案爆發至今,大家討論了王家可能的掏空犯罪行為、討論了政府的角色與責任,然而卻鮮少看到對於更深層台灣整體資本、企業體質的檢驗、討論。不是說王家沒有掏空犯罪嫌疑,也不是說政府,尤其是金管會在事件過程中沒有疏忽惰怠,而是:如果不考慮這些更根本的惡圖惡果連結,那麼光是追查力霸王家、光是要求政府嚴格控管,解決不了問題,更阻止不了下一個類似經濟犯罪的發生。 力霸王家的崛起,集中凸顯了台灣資本市場的種種扭曲。在我們問:王家為何、如何浪擲、掏空幾百億的資產之前,讓我們先問:這樣一個長期經營不良的家族集團,怎麼能在手上聚積多到近乎天文數字的資金呢? 力霸王家搜聚資金的第一種方式,是靠政治關係換取特許利益。當年政府開放固網執照,力霸王家靠著雄厚政商網絡獲得特許,一下子就募集了六百多億的資本,這些資金難道是衝著對王家經營能力的高度肯定而來的嗎?當然不是!大部分人看中的,主要是特許利益,其次是股條買賣投機利益。換句話說,台灣社會普遍相信:祇要是政府開放出來的特許權利,不管由什麼樣的人來經營,都能換取暴利,所以當然值得投資,更值得投機炒作。 這件如此清楚表明了:政府對於公共資源的特許控制,如何嚴重地扭曲了資本、企業關係。祇要得到特許,立刻不費吹灰之力募到大批資金,那企業經營者幹嘛還要認真經營,把時間跟成本花在與政治權力周旋,打造政商網絡,不是更有效!? 不怕賠錢就難不賠錢 力霸王家搜聚資金的另一條管道,就是讓自己擁有媒體,於是也就擁有了媒體帶來的高知名度、高能見度。經營媒體,祇要不擇手段搶收視率,再用資金大膽併購,很快就能建立起「王國」來。有了「王國」規模,媒體經營者自己成了其他媒體「成功故事」焦點,就又可以用這項資歷在社會上吸納到更多資金了。 當然,力霸集團兼營銀行,讓他們在資本市場的運作更是方便許多。銀行,又是政治特許下取得的經營捷徑。當年還在國民黨執政下,要開放商業銀行執照,各方勢力卡位鬥得好兇,沒有專業承擔的經濟部官員,為了不得罪任何一方,根本完全放棄實質經營能力的審查,祇用單一標準--實收一百億資本額,來決定發照與否。結果是多發了超過台灣市場胃納的銀行執照,造成銀行過多,才有後來一次、二次金改的需要。還有一樣結果則是銀行業的經營資格等於完全不設限,許多需要大量資金的產業經營者大大方方跨足銀行業,自認擁有了無窮供應的大金庫。 雖然有法律限制同一集團內部借款往來,可是銀行那麼多,銀行掛產業的業者那麼多,有多大可以交叉合作的空間!自家銀行可供應資金,這些產業就不怕賠錢了。而經營管理上的鐵律--不怕賠錢的公司,也就很難不賠錢,因為資金來得容易,誰又會去費心努力提高資金效率呢? 力霸事件給台灣經濟捅了好大一個洞。這個洞大到,第一,不可能是一朝一夕造成的;第二,也不可能是單一因素造成的。我們在看待、討論力霸事件時,因而也就必須放長眼光,也要放寬眼光。 預警環節幾乎不存在 放長眼光,就會看出來我們的資本秩序,缺乏必要的先期警告系統。一波波、一層層,力霸經營犯的錯誤、出的問題,早該觸發一連串的警報才對,我們的警報在哪裡?是被什麼力量給消音了,還是警報警鈴本來就不存在呢? 放寬眼光,我們也就會看到每一個環節都鬆脫了。歷經兩次金改,台灣的銀行還是不像銀行,祇求短近的帳面放款數字,卻無力控管呆帳壞帳,銀行不專業,該稽核銀行的會計體制也不夠專業,更慘地,應該提供資本市場透明資訊的自由媒體、獨立媒體,不祇不專業,幾乎不存在。 從資金規模與資金流動上看,台灣早已是個不折不扣的資本主義體制,但在這一切的核心--資本市場規則,我們竟然一直停留在混亂無序的狀況,如此混亂、如此無序,沒有搞出更多類似的力霸事件,唉,還真是奇蹟呢! ### |
|
( 時事評論|媒體出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