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訪台謝林:善用資深知識份子 台灣因延後職場人士的退休年齡,可以有效擴大內需範圍。
工商時報 A4/綜合要聞 2006/10/28 善用資深知識份子
【陳碧芬/台北報導】 年屆八十五歲的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謝林(左圖,顏謙隆攝),昨天在專訪中強調,台灣經濟進入轉型期,消費人口結構與已開發國家日趨接近,應該延後職場人士的退休年齡,讓這群資金擁有者同時也扮演消費市場的動能,可以有效擴大台灣的內需範圍。
「現在是二十一世紀了!」,老當益壯的謝林說,不要再以五十年前的退休規定和舊認知,要求目前身體健康、善用科技的「資深知識份子」退出職場。謝林現在還保持在美國馬里蘭大學的固定授課,不時飛到世界各地發表演講,推動他最為關心的核武和天氣暖化,延後退休年齡也是他力促的話外議題。
謝林雖然是以賽局和衝突理論獲得經濟學最高榮譽,國際學界卻認為那是委曲了謝林,因為謝林在經濟學創新議題、財務行為學上,有許多驚人的成就,相關期刊論文至今頻頻被引述。
例如,隔離(segregation)用在經濟學的解釋,謝林說,基於經濟因素的決定,有些是從特別溝通體系的結果所導致的,有些則是因為在個人歧見下而選擇,進而造成的隔離。套用在「屆齡」退休上,以美國政策規定六十二歲是屆齡退休,等於是把這一大部份的消費力冷凍起來,因為退休人士在沒有付出貢獻下,會更不敢進行消費,陷入「雙重自我」(double-self)現象。
雙重自我是描述,對某一特定的事物具有不同的偏好,因而無法決定哪一個自我,會去支配行動並使總體效用最大。謝林說,台灣要邁向已開發國家,老年化社會也會跟著來,千萬不要步上歐美的後塵,政府的財政政策、金融機構的商品設計,都要吸納資深職場人士的生產力在內,以創造老年社會的消費力,這也是台灣破除目前偏向通縮的可行作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