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9/04/21 18:05:23瀏覽1089|回應14|推薦79 | |
兩則新聞先提供參考— 經建會通過提昇國人英語力建設計畫 中廣新聞網 2009/04/20 經建會今天通過研考會提出的「提昇國人英語力建設計畫」,打算每年給予兩億經費,讓研考會補助學生參加英語情境體驗場域,為期三年。至於是否會設計像南韓一樣的大型英語村,研考會官員表示,目前沒有這樣的規劃,只傾向利用學校的空閒教室,讓學生或一般大眾進行英語情境體驗。(陳鳳如報導) 搶學生拚生存 國小造英語情境村 TVBS 2009/04/13 張嘉男 報導 由於少子化的浪潮,不少學校現在都面臨招不滿學生的窘境,像是位於大直重劃區裡的濱江國小,4年前成立時,原定要招收48班的學生,現在卻只招了一半24班而已,為了拚生存,校方把空出來的教室,規劃一個英語情境村,希望創造學校特色,吸引更多學生入學。 這兩則新聞引起我的好奇,雖然不知道大型的英語村會如何落實?我的想像力可無法抑制地飛揚起來;如果我是教育部長,我會怎麼做?進到英語村要完全用英語交談!僱用大批英語為母語的教師,在現場做互動!對了,最好有一批說英語的小孩,讓大家隨時可以聽得到生動的現場日常英語會話! 我這幾天剛好瀏覽了兩篇很有意思的文章,在此跟大家分享。一個是大樹的文章『我的英文老師名字也叫"Teacher"』,這篇先用小孩之間的對話,引出學習英語的盲點– 小孩以為老師的名字都一樣–真讓人笑得不是滋味。還有一篇在無名小站上看到的文章『英語,早學早放棄』,格主分享她三個孩子在不同的階段接受英語的教育;國中才開始的、小學開始的和幼稚園就開始的。她的結論是,如果抹殺了興趣、沒有學習的動機,再如何提早英語教育,都是事倍功半的效果。 由此來看看我的兒子。他從小一就有英語課程,到了三年級,那時候教育部剛好重申英語教學只能從國小三年級開始。於是,ABC又重頭敎。反正兒子本來就沒學好,重頭來對他而言也不是壞事。我就順其發展,問他有沒有問題?他說還好,反正成績總約在八十分,便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少過問他的英語課程。 話說回來,我是個「居心不良」的父母。口裡說是順其發展,心裡卻是帶著隔岸觀火的態度,想知道一個完全沒有補習、家裡又沒有逼迫唸英語的孩子,到了國小畢業會是什麼狀況? 這項實驗沒有進行到預定的大限!四年級下學期,兒子的英文成績上不了八十分了,他要求上「家教補習班」。成績好的同學都上補習班,兒子認為家教加個補習班可以名正言順一點,說穿了,要我敎他英語。我也發覺再如此隨心所欲下去,到了國中,英文的深度又是三級跳的難,是從單字立刻進入句型文法和短文的階段的難,他願意彌補過去的損失,我也得幫忙迎頭趕上。 於是,升上五年級的暑假,我去敦煌書局買些教科書,敎些拼音,也陪他看「大家說英語」的節目。 回想兒子剛入小學,也是ㄅㄆㄇㄈ一個都不識,我們從沒著急過,因為課程上說明學習注音符號共有十週的教學時間。兒子第一次小考回家,20分。我們說,「進步空間很大!」十週後全一年級有個共同測驗,九十分算過關,兒子考了九十幾分。學期結束時,他的國語考卷拿了98分。 我們信任老師的教學,所以放孩子在學校裡學應有的知識。但是!(注意這個但書,)一旦發覺孩子學了以後還是不懂,做父母該如何關心、並且協助呢?有人認為,『都把孩子送去補習班了,還要怎麼樣?』我個人認為,要去關心孩子在學習上有沒有困難?補習教育還是有聽不懂的時候,要評估適合這孩子學習的方法;進而考量孩子的意願,協助他獲取最有效的途徑。 在學習上,城鄉的差別不僅是教學資源的分配不均,其實父母能否協助孩子解答疑惑,也是一個關鍵。至於孩子有沒有心去學習,這又另當別論了。 有一年去帛琉玩,一架飛機裡有好幾個旅行團。出關的時候,海關為了能讓大家快速通過,便派人事先檢查旅客有沒有填寫好、並備妥應有的文件。我們一邊排隊,他們一個個檢查出境卡。輪到我時,我很禮貌地跟他問好,他也客氣的回應。不消一會兒,他過來找我幫忙,原來後面有個婦人什麼都聽不懂,只一逕地直點頭說YES。領隊又不在附近,原來人家問她有沒有帶 水果(fruit)啦,她怎麼可以點頭答是呢! 我用這個例子告訴學校的孩子們,不懂英語去旅遊,是會造成困擾的,不要以為跟團走就萬事太平。尤其現在自助旅行這麼盛行,不需要花費很多,就可以到世界各地趴趴走,多麼棒呀!這就是,引發學習動機的來源啦! 至於英語村或英語情境學習的設立,還是交給大人物去傷腦筋好了。 |
|
( 知識學習|語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