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為飆速而生的王中之王《Mizuno Wave Emperor Wide 皇速》
2016/02/11 20:28:37瀏覽3239|回應0|推薦4

在跑步圈裏,來自日本的Mizuno一直給人沉穩低調,卻又專業的品牌形象,
專注在跑者各項需求的跑鞋研發,產品本身設計得並不花俏,
也不在外型上譁眾取寵,卻又在細節上處處為跑者考量,
非常有日本給人的那種固執到龜毛的印象,也因此深獲死忠的跑友們所愛用。

自從去年穿過「Mizuno Wave Spacer Dyna 2」跑鞋後,
這一年間只要是比拚速度的比賽,幾乎都是派它上場,
與同樣來自日本的專業跑鞋品牌──ASICS相比,屬於速度派的路跑鞋款中,
ASICS有「虎走」與「翔走」兩款重量級的跑鞋受跑者喜愛,
而Mizuno則有長青鞋款「Wave Spacer」系列與之比拚。

好消息是去年底Mizuno就不斷放出消息,
暱稱為「皇速」的「Wave Emperor」即將於2016年推出,
這款預計用來與ASICS 虎走相對抗的輕量專業路跑鞋,
當然也吸引了全馬成績在02:30-03:30間的頂尖跑者的目光。

這次有幸獲得《運動筆記》的推薦測試這雙傳說中的神鞋,
自然要好好來看看「皇速」有何能耐了!

 

 

《開 箱》

Mizuno中規中矩的鞋盒
外盒上有標示尺寸 28號,型號「Wave Emperor Wide」與顏色。這次受測的鞋是寬楦版 (Wide) 的
開箱

 

因為是寬楦版,與原先看到的黃藍配色不一樣,雖然我比較喜歡黃藍配色,但紅色的寬楦版也是很漂亮,再配上金色的勾邊線條,完全有帝王級的「皇速」氣勢

 

以解剖學的觀點來重塑鞋型,將人體的腳型與曲線再現,讓跑者感覺不到穿著跑鞋
由腳後跟到腳趾的高低差很小,中底的緩衝也沒有厚重到令人拖慢速度,屬於專業競速的跑鞋鞋款,適合全馬2:30~3:30完賽的選手

 

鞋舌上一小片以皇冠襯底,寫上「皇速」,表明這雙鞋的尊貴身分
鞋身以雙層的透氣網布包覆,再以麂皮縫製固定,上面有金色的飾紋,增添「皇速」的王者形象

 

由鞋子前端可以看到大底由下往腳趾包覆,可保護腳趾安全
鞋後跟的網布內有一層硬質的塑膠材質,藉以保護腳後跟,也矯正腳掌避免往外傾斜,而影響跑姿

 

鞋後跟外側寫著「Wave Emperor」字樣,周圍是具反光功能的膠條
鞋身上閃閃發亮,銀色的火鳥商標,兼具反光效果

 

白色的中底與上方的黑色部分是Mizuno研發出來的U4ic緩衝材質,重量較之前的中底減少30%的重量,具備輕量且可充分反饋腳步施與地面的力量,形成加速爆發力
位於白色中底下方,是Mizuno獨創的「Mizuno WAVE」波浪結構,兼具避震與鞋體穩定的作用。
之前穿過的Mizuno跑鞋,「Mizuno WAVE」波浪板是由中足的足弓穩定器延伸到腳後跟,而這雙皇速則將中足穩定器與「Mizuno WAVE」分開兩部分。
與腳後跟的「Mizuno WAVE」波浪結構分離的足弓穩定器,有保護足弓的作用

 

 

大底以加強抓地力的「G3」材質,調整腳掌接觸地面的力量,平均分配到腳掌的各部位,達到快速轉移的目的
前腳掌上分布著形狀與功用各不相同的顆粒:
1. 前腳掌:考量到輕量與抓地力,所以採用夾角的形狀與斜度,讓前腳掌在腳步轉換時,更容易離開地面
2. 內側腳掌:高低差的顆粒設計,讓每一步的力量操控更得心應手
3. 外側腳掌:以輕量、高耐用性的顆粒,增加使用的耐磨性
大底後跟是Mizuno開發的「X10」材質,比一般的大底耐磨度增加80%

 

鞋墊很輕薄,沒有花俏的型態
鞋舌背面有標示尺寸與中國製造
鞋內的作工
由鞋內可以看到,網布的透光性極佳,表示鞋體極為透氣
扁平的鞋帶以不同材質編織成,可以減少鞋帶鬆脫的機會

 

28號單腳的重量為215公克,是屬於輕量的路跑鞋

 

 

《測 試》

這次「Mizuno Wave Emperor Wide」皇速跑鞋共跑了三次,合計公里,各次的試穿心得如下:

第一回測試
時間/2016-01-18 23:11 地點/大安公園外圈 距離/10.0 km 時間/00:41:29

或許是之前穿過Mizuno Wave Spacer Dyna 2,Mizuno Wave Emperor Wide初穿上時即有種似曾相似的熟悉感,
腳感極佳,感受不到有些鞋子在穿上後會有的壓迫與緊軋的感覺,馬上出門試跑。
第一次試跑的幾項心得:
鞋體的包覆性極佳,真有如依人體解剖學的角度在設計這雙鞋
雖然在我的跑鞋中,「皇速」並不算是最輕的跑鞋,但實際穿上後,卻能感受它的輕量,加速感很順暢,一不小心就會超速
位於腳後跟的「U4ic緩衝材質」沒有軟Q到陷下去的地步,反而能充分反饋地面的力量,讓跑者產生良好的推蹬力,並往前帶動
腳後跟與前腳掌的前後落差(Drop)極小,讓腳掌維持在很小的前傾角度,不會有高緩衝鞋款那種墊腳跑步的感覺
前腳掌各有功能的顆粒,有種扎實穩固的貼地感,讓每個腳步不會亂撇,而將力量耗損掉

結果今天第一次試跑就超速了,嚇得我心想過幾天的「台北渣打馬拉松」如果以這速度跑,鐵定半馬就爆了,非得減速才行!

 

第二回測試
時間/2016-01-20 22:13 地點/大安公園外圈 距離/14.0 km 時間/00:59:27

趁著下雨天,出門測試「皇速」跑鞋防滑的能耐。
鞋底三種功能各異的顆粒,讓「皇速」在濕滑的柏油路面或紅磚道上也能很容易操控,不過如果是光滑面的地磚,仍要小心滑倒
穿Mizuno Wave Spacer Dyna 2時,會有惱人又吵雜的「咖咖咖」腳步聲,在皇速上終於聽不到了,這應該是與它腳掌上的顆粒重新設計有關
應該是鞋體輕薄的關係,很容易滲水進去,一點點雨水就會直接透進鞋內的襪子,這點有點困擾

 

第三回測試
時間/2016-01-24 05:30 地點/台北渣打馬拉松 距離/42.195 km 時間/03:10:50

由於對「皇速」的強烈信任,跟之前穿過的「Mizuno Wave Spacer Dyna 2」跑鞋一樣,
在試跑兩次後,直接拿來「2016台北渣打馬拉松」應戰。

這天是台北幾十年來最冷的一天,
早上出門時才攝氏5度,體感溫度3度,不懷好意的雨勢從前一天就直下到比賽中仍不見停歇。
依計畫穿上長袖緊身衣與紅色跑衣,外罩一件方便穿脫又防風的小飛俠雨衣,
戴上皮質手套、帽子與百變頭套遮口鼻,穿五分壓縮褲與腿套,腳蹬「皇速」跑鞋,
深覺得這樣的準備應該很足夠來應戰。

5點半渣打馬拉松準時出發,目標訂為03:15完賽。
還好保暖得宜,加上「皇速」的加持,不需要看錶就知道速度維持得很順暢,
以每公里4'18"的均速穩定前進,前半馬跑了01:29,
如果後段維持順利,說不定有機會再闖進03:10內的成績。

持續穩穩地跑,讓幾位「大腳丫」的朋友帶速度,果然可以很穩定地控制住速度,
溫度在河岸冰涼的風勢助長下,仍覺得刺骨,我完全不敢將小飛俠雨衣脫下來,
不過也因為「皇速」,讓我不需要考慮腳的不舒服,只要專注在跑步的呼吸與對抗寒冷的溫度即可。
不到兩小時即完成總距離的2/3 (28K),不過每次剩餘的這1/3都是我的一個關卡。

果不其然,30K後就爆了,走走停停,沒有練長距離,肌耐力果然不夠,感覺大小腿都要抽筋,
這時心裡打算以5分均速跑到終點,應該還是有機會進到03:10內,
於是眼看著其他的跑友相繼刷過我,卻無力追趕,
連距離終點前200公尺,也拖著即將抽筋的雙腿卻無力衝刺,
就這樣順順地進入終點,轉身向工作人員與賽道一鞠躬感謝,完成這場冷到爆炸的馬拉松賽。

最後成績 03:10:50,總名次65/2203,40-49歲組分組15/670,雖不夠好,也沒破03:05:55的PB,
但還好破了去年的場地紀錄,也達到波士頓馬拉松的標準(BQ),年度目標達成,開心!

 

 

《結 語》

在經過幾次練習與「2016台北渣打馬拉松」的考驗後,
深深覺得「皇速」果然鞋如其名,是雙為速度而生的好跑鞋。

跑者穿上它,相信也能明顯感受到它的魔力,
幾乎不需要謀合期,包覆性佳的合適剪裁與輕量化材質,讓跑者很快即可以上腳比賽,
不過還是建議全馬成績在03:30內,或月跑量有超過300公里的跑者才選擇駕馭它,否則腳底會很容易受傷。

下次跑12hr超馬賽時,再來試看看「皇速」的強度!

( 興趣嗜好運動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bono5510&aid=46530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