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2012/10/01 20:43:38瀏覽1643|回應1|推薦16 | |
不知道有多少年不看綜藝節目了。今年5月與家人一同出遊,睡前,陪女兒看了一會電視,大為驚豔。此後每周日晚上必定準時收看林俊逸的表演。即使有事無法觀賞,過後也會上Youtube觀看。 林俊逸參加「模王大道」-這個讓他一夕爆紅的節目之前,在台北呆了十三年,Pub駐唱,參與舞台劇,為其他歌星的唱片合聲,即使最後參加星光大道,表現傑出,最終還是未能找到機會。然而,就在他為自己設定最後停損的「模王大道」,因模仿小哥費玉清,展現多年沈潛的實力,他為自己爭取到了柳暗花明的機會。 人生的起伏實難逆料。郭泓志在大聯盟闖蕩多年,手肘多次開刀,載浮載沉,始終未曾發光發亮。那知2010年,王健民受傷轉至國民隊,郭泓志卻在道奇,投出令人驚豔的一個球季。本以為苦盡甘來,郭泓志終於在大聯盟佔據一席之地,誰知竟是曇花一現,這兩年的表現難如人意。然而「不死鳥傳奇」是否就此終結呢?此刻已是郭泓志的最終停損點了嗎? 王健民去年球季末回到球場,表現不俗,今年季初的熱身賽也恢復昔日的身手,眼見就要重回風華,誰知一個跌倒受傷,實力大降,加上「有錢的男人都會犯的錯」,球季都快結束了,勉強升上大聯盟,一場有一場沒有地投球,展望未來教人無從樂觀起。明年,還會有球隊要王健民嗎?他要如何抉擇他的大聯盟之路呢? 去年林書豪爆紅的過程,比小說還要小說,讓家中的幾個妹妹開始觀看NBA轉播。然而林書豪的堅持成就了奇蹟,而多少人的堅持最終卻成了他人的笑柄? 人生怎麼抉擇呢?有個故事說,有兩個好朋友在同一家公司,在某個決定去留的時刻,他們分別拜見同一位大師,告知他們的決定,希望能夠獲得大師的指點。大師都給予肯定的祝福。兩位一走一留,多年後也都獲得了不凡的成就。重點是他們都成功了,如果他們都失敗了呢? 偉大的藍球之神,麥可喬丹年輕時,面對棒球與籃球的抉擇時,他選擇了籃球。當他終於拿到NBA總冠軍,並且連續三年奪冠之後,他選擇了退休。幾個月後,他出現在職棒的球場上。雖然努力,但表現乏善可陳。最終他回到熟悉的戰場,重回NBA,第二年起,他又帶領公牛隊連拿了三年冠軍。也許世人觀注的焦點,是他連續兩次三連霸的偉業。然而,如果他年輕時選擇的是棒球,他會有機會上大聯盟,甚而發光發熱嗎?而當他自NBA退休,重新拾起棒球,如果他再多堅持一兩年,結果會有所不同嗎? 少年時,讀過手塚治蟲一篇短篇漫畫-八角亭,至今難忘。故事描寫有位少年,正為不知該如何抉擇前途而煩惱,他不知是該當漫畫家呢?還是打拳擊?他在回家路上的一座八角亭,遇到一位老婆婆,老婆婆知道他的困擾後,承諾他,不論他的選擇是什麼,他都會獲得成功,而且如果將來對自己現在的選擇後悔了,他還可以重新選擇一次,只是這一次他就不能再後悔了。少年選擇當漫畫家,多年後,他果然成為一個知名的拳擊漫畫家。然而面對出版社的逼稿,有天他後悔了,他想要重新選擇。這次,他依然成為一個出色的拳擊手。在一次比賽之前,他為了獲取拳擊社社長女兒的芳心,聽從她的話,故意輸了比賽。結果,這當然是一個局,事業與愛情兩頭落空。他又後悔了。漫畫的結局是,他的身體分成了兩半,分別留在他當漫畫家與拳擊手的世界中。 大姊的女兒正在考慮是否出國留學,大姊幫她分析利弊之後,要她自己做決定,並勉勵她不論如何決定,都不要後悔。我們都希望我們的決定是對的,不會後悔。然而,事實是,不論做什麼決定,我們都會後悔,至少會有所遺憾。 世間事,有得必有失。不論我們的人生再怎麼成功,總有些東西,是我們無法得到,或不得不放棄的。我們也總難在功成名就,或失敗潦倒之際,不會遺憾或後悔地想著,如果當初自己旳選擇不同的話,結果是否是另一番天地呢? 年輕時,面對感情時,曾在日記中寫下「應無悔」三字,道盡當時心中的猶疑與不安。 大多數人的抉擇,權衡利敝、審時度勢,為的是設想中的未來。然而吊詭的是,未來可能不是我們現在所能想像的,未來中的我們,也不是此時此刻的我們。世間會改變,人的想法、價值觀也會改變。我們現在關心的,我們將來也許不在乎;我們此刻不以為意的,我們未來也許痛徹心扉。 人生的抉擇怎麼說呢?佛家有言:「眼前一步,即是黑暗。」 我們只能根據過去的經驗,對未來的想像,作出此時此刻的決定,承擔未來的後果。 人生說到底,就像走迷宮一樣,永遠面對著岔路,不斷地做出選擇。誰也不知道轉彎過後的風景盡處,究竟是什麼?也許山窮水盡,也許柳暗花明。然而不論山窮水盡或柳暗花明,也終究是另一個抉擇的開始,另一個岔路的起點。 或許人生終究不是停損抉擇所能道盡的。希臘神話中,薛西佛斯日復一日,永恆無止盡地推著石頭上山。這是諸神所共畏的懲罰詛咒:每日重覆同樣單調沈重的工作永無寧日。可是薛西佛斯卻從未放棄希望,每日依然辛勤努力。這種心境讓懲罰詛咒的用意完全落空,變得毫無意義,宙斯無最終無可奈何地放了薛西佛斯。然而對薛西佛斯而言,放與不放也已無差別。 人生的抉擇怎麼說呢?3年前的一篇文章中《給王建民的一封信-寫在出戰國民隊之前》,曾引用余豔一篇的文章:我的路。文章的末尾,余豔說:「我喜歡走我的路。」 也許人生的抉擇不過就是走自己當下喜歡的路。至於成功失敗、後悔遺憾,也只是路旁必經的短暫風景罷了。 我的路不在小朋友走的小小的路上,我的路不在汽車跑的寬寬的路上。 《我的路》~余豔 |
|
( 時事評論|政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