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更不可有~日日是好日,時時是好時,人人是好人,事事是好事
2009/09/23 18:55:46瀏覽2153|回應0|推薦2

神愛世人~~相信主耶穌,必得永生~~

羅馬書第12章19節

『親愛的弟兄、不要自己伸冤、寧可讓步、聽憑主怒』(或作讓人發怒);因為經上記著 『 主說、伸冤在我.我必報應。』


道家學說中對於陰陽調合的說法:

「一陰一陽之謂道」,陰陽要能夠調和,世界才會和諧~~

如果硬要全陰或全陽,陽的要把陰的消滅掉,陰的要把陽的消滅掉~

那就永遠不可能會和諧囉~~

用一張我弟弟的畫作來解釋就很好懂~

陰影是因為有光的存在才會產生的,誰都沒有對錯~
陰跟陽都要認識這個宇宙人生的真相才會調合
不然世界和平、社會和諧就永遠是個夢想,永遠也達不到~
心包太虛、量周沙界,就是要把心量拓寬,要像大海一樣能容百川
要像上帝一樣降雨給善的人也降雨給惡的人~
因為善惡原本就是一體,陰陽是一體的兩面
佛轉過來就是魔,佛魔是一不是二、陰陽是一不是二、真假是一不是二
正是心經上所云:「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佛菩薩要教化眾生也要化身成惡人去替眾生消業障
上帝也說了「伸冤在我,我必報應」
上帝要懲罰惡人的時候也要化身成惡魔去懲治罪人
如果大家都能對這個宇宙人生的真相認識了解清楚
那麼這世界哪有不和諧的呢??

因果通三世,人在無量劫的生生世世中不知道造作了多少的罪業,在生生世世的輪迴中,如果對於宇宙人生的真相、是非善惡不能夠分辨、造作極重的罪又不知道懺悔,災難來的時候還一昧的怨天怨地、憤恨不平,那就是錯上加錯了~~憎恚造的是地獄業,你受了報將來還要因憎恚心下地獄去受苦,那你的苦真的是無窮無盡了~~


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更不可有~

日日是好日,時時是好時,人人是好人,事事是好事(影片只有本文前段十分鐘部份)

所以你不放下,全是邪法,不是正法。正法是本性本善、本覺,是清淨平等,這是正法。想想我們起心動念、言語造作,為什麼不肯放下?一放下就入門了,不放下都在門外。我們現在不能放下,實在講有個最大的錯誤觀念,認為這個世間沒有好人,時時刻刻的提防,就怕吃虧上當,結果自己吃了大虧,上了大當,為什麼?繼續搞生死輪迴,繼續造業。什麼時候你真正覺悟了?這是我很早就寫出來的幾個字,佛經上講的「時時是好時,日日是好日」。所以我們用不著看時辰、看日子,用不著,那是迷信。我續了兩句話,「人人是好人,事事是好事」。你要真正明白了,對人還有懷疑的嗎?對事還有顧慮的嗎?沒有了。人家說你上當了,人家騙你了。那是他的事情,我解脫了,我脫離六道輪迴了,我脫離這個煩惱圈子了。你還有這麼些顧慮,你依舊落在輪迴當中,你幾時能出得來?輪迴是個陷阱,是個黑洞。這四句話能幫助你超出,用佛法講超度了。

「日日是好日,時時是好時,人人是好人,事事是好事」,我也講過很多遍,《華嚴經》裡面善財童子五十三參,善財童子憑什麼一生證得究竟圓滿的佛果?給諸位說,就是這四句。善財童子從來不懷疑一個人是惡人,在經上我們看得很清楚、很明白,善財童子一生用什麼樣的心去參學?他的心目當中,所有的人都是佛菩薩,沒有一個不是佛菩薩,人人是好人。一切人所幹的事,好事、壞事都是大乘佛法,那就是好事。所以他心裡沒有一個惡念,沒有一句惡言,沒有一樁事情是惡行,純淨純善,他一生成就了。這個事情我們不能不知道,不能不向他學習。所以首先你要不怕吃虧,不怕上當,沒有吃虧的,也沒有上當的,也沒有佔便宜的。你要不超越輪迴,冤冤相報,這一生他坑了我,我不計較他,來生遇到他還我,真的,欠命的還命,欠債還錢。因果通三世!你要明白因果這個道理,就沒有吃虧上當,也沒有佔便宜的,你的心就安了。心為什麼安?道理搞清楚了,中國人講「心安理得」,理搞明白心就安了。心安的時候多自在,不再去提防人了,提防人累,很苦。諺語有所謂「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這個話是錯的,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也不可有。防人你想想多苦,一天到晚提防,你心怎麼得安?人為什麼會有這麼多顧慮?執著身是我,執著一切我所有的,所擁有的,有我、有我所,怕丟掉,患得患失。如果你要知道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你這個念頭就沒有了,你就得大自在,你就開智慧,你六根接觸外面六塵境界都開智慧。所以《大方廣佛華嚴經》在哪裡?整個宇宙就是一部圓滿的《大方廣佛華嚴經》,不在經本,遍法界虛空界是一部活的《華嚴經》。這是諸佛如來所介紹的,護法真正的意思不可以不知道。

我們再看下面第五條,「為知眾生垢淨故,發心入土,謂以智觀察,入諸佛土」。知道眾生,垢是染,淨是清淨。講到垢淨就是講到十法界,六道是染、是垢,四聖法界是淨。染淨都不是正常的,正常裡面沒有染淨。沒有染淨是諸佛的實報莊嚴土,有染淨是十法界。所以四聖是十法界裡面的淨土,垢染是六道輪迴。六道輪迴裡面有善惡,善業、善心、善行感得的,有感就有應,就變現出三善道,惡心、惡行自然就變現出三惡道,是這麼個道理。

佛經原理和基本粒子、夸克

知眾生垢淨故,眾生這個名詞也要搞清楚,不是很多的人,一般人這個看法就看錯了,這個意思太窄小了。眾生是眾緣和合而生起的現象,就叫眾生,在佛法裡另個名詞叫緣起,緣起跟眾生意思是相同的,因緣生法。由此可知,動物是眾緣和合。佛在經上講,常常講我們人,人是動物,四大五蘊和合而生的。四大是物質現象,物質稱地水火風做代表,這要知道。地,用現在的話講,它是一個有形狀的,你能看得見的、你能摸得到的,所以稱之為地,就是一個物體。再小像微塵,我們現在講的原子、電子、基本粒子、夸克。夸克也有二、三十種,這是最小的,不能再分割了,它是個物質,在顯微鏡下能看得見,這稱之為地。這麼小的一個物質,細心再觀察,它帶電,現在叫帶電,它帶陽電,陽電就是溫度,它有溫度,它有溼度,溼度是陰電。溫度就用火代表,火大,溼度是用水代表,水大。所以火大是陽電,水大是陰電,也可以稱為溫度跟溼度。另外一個現象,它是動的,它不是靜的,動用風代表,這是科學家完全證明了,這是佛法裡面講的科學,物質的現象有這四種特質,它有形體、它有溼度、它有溫度、它是個動的,它不是靜的,這叫四大,四大特性,物質的四種特性。精神方面就有受想行識,它有感受,苦樂憂喜的感受。它有想,受是感受,想就是分別,有分別、有執著這都是屬於想。它有行,行是什麼?這些它能相續,它不會斷,它物質的動跟心裡面想的念頭感受的時候,它都是剎那生滅的,不能夠永遠保持在那裡不動,不動那就定了,它都是動的,所以叫行,行是行動,它都是動的。另外講識,識是什麼?阿賴耶識裡面的習氣種子,這比較難懂。這是佛講的精神、物質現象,所有的動物是四大五蘊和合而生的眾生。

一切法無所有,畢竟空,不可得

再看植物是不是?植物也是的,也是眾緣和合而生的。植物四大這個現象很清楚,它離不開這四種特性。再看礦物也是,所有一切自然現象都是眾緣和合而生的。所以眾生的範圍太廣大,凡是我們六根能接觸到的境界,全是叫眾生,眾緣和合而生。凡是眾緣和合而生的,總的來說,都是假的,都不是真的,所以凡所有相皆是虛妄。這些相你不能說它有,不能說它無,你說它無,它現相真在,確實你六根可以接觸到的;你要說它有,它了不可得,你沒有一樣東西能把它掌握住,你決定得不到它。所以世尊為這個課題講的時間長,他老人家在世教學四十九年,單單講這個問題講了二十二年,二十二年只告訴我們一句事實真相,就是「一切法無所有,畢竟空,不可得」。

所以現在有些人他相信靈魂,身體會死,靈魂不死。錯了,靈魂也會消失掉,但是他存在的時間久,他什麼時候消失掉?覺悟就沒有了,迷的時候有。覺悟了靈魂就變成靈性,就不叫魂,叫性,明心見性了,那才是永恆不生不滅,才是真正把自己找到。所以靈魂的存在,諸位要曉得,存在在六道,在裡頭搞六道輪迴,他要提升到靈性,他就不在六道了,他超越六道,他到四聖法界去了,提升了,那靈性。靈性還有迷,迷還有淺深不同,迷得深的,阿羅漢,愈往上提迷得愈淺,阿羅漢上面是緣覺、菩薩、佛。到把那個迷完全斷掉,他就超越十法界,十法界沒有了。所以十法界也是假的,也不是真的。他到一真法界去了,到如來的實報莊嚴土去了。四聖法界是方便有餘土,六道裡面是凡聖同居土。你搞清楚、搞明白,你很歡喜、很自在,什麼也無所謂,一點都不執著。不但不執著,也不分別它,你就沒有妄想,心就清淨了,清淨心生智慧。你不能說我很笨,我沒有智慧,這是假話,這是錯了。你要想的是我的智慧跟諸佛如來是一樣的,沒有差別,這就對了。所以你首先要肯定自己本來是佛,現在變成這個樣子,就是妄想分別執著害了自己。那怎麼樣?放下就是。哪一天放下哪一天成佛。時間表不是別人定的,自己定的。這是佛教,佛教就是佛陀的教學,它不是宗教。

佛經是究竟圓滿的哲學、究竟圓滿的科學、究竟圓滿的倫理教育、究竟圓滿的道德教育、究竟圓滿的因果教育

我這次能回來,回來有什麼意義?回來只有一樁事情,把我學佛五十七年的心得向諸位做詳細報告,跟大家做分享,貢獻給大家。禪宗裡講的「父母未生前本來面目」,你一回頭就是,本來面目是佛,個個都是。如果不是這樁事情,我回來毫無意義。真的好像留戀家鄉,那不又變成執著了嗎?哪裡都一樣,哪裡都好。那為什麼一定要回到這裡來?這裡有緣。所以佛法講總在遇緣不同。家鄉人他有那一分固執,情執,情執要運用得好,他們會先開悟,他開悟了會影響別人,所以這是一樁好事情。不是為這個,來幹什麼?所以在硬體設施上,一定要把這個寺院恢復成如來真正的道場,這就有意義了。如來真正的道場是教學,釋迦牟尼佛一生,從三十歲開悟,十九歲出去參學,三十歲開悟,悟了之後就開始教學,七十九歲走的,整整教了四十九年。一生的事業是辦班教學,佛經上講「講經三百餘會」,像辦講座一樣,一生辦了三百多次,教學四十九年。
你要真正明白世尊一生的行誼,你就曉得他是什麼人?職業老師,一生在搞社會教育。他的社會教育包括很大,包括家庭、包括學校、包括社會、也包括宗教。它的內容我們現在可以把它總結起來,清清楚楚,一點不含糊介紹給大家,他教的是什麼?是究竟圓滿的哲學,這是方先生當年介紹給我的,他說「佛經是全世界哲學裡面的最高峰」。我們通過半個世紀的學習,肯定了是究竟圓滿的哲學、究竟圓滿的科學、究竟圓滿的倫理教育、究竟圓滿的道德教育、究竟圓滿的因果教育,你得認識它。所以經典稱為法寶,它真的是寶,寶是什麼意思?世間有了財寶,你的物質生活問題解決了。佛陀給我們這五種寶,究竟圓滿的倫理、道德、科學、哲學跟因果,遍法界虛空界的問題全解決了,你說它是不是寶?

世尊當年在世沒有做硬體設施的學校,它是流動性的,雖然這個團體也不算小,我們在經典上看到,常隨眾,就是跟到釋迦牟尼佛的人,出家弟子一千二百五十五人,在家弟子我相信絕對不會比出家人少。孔子有弟子三千,我們相信釋迦牟尼佛至少也有三千弟子,他到哪裡就跟到哪裡。沒有地方住,佛是樹下一宿,日中一食;上課,大樹底下一坐,同學四面圍繞著,這樣講課。使我們現在想想感到驚訝的,第一個是身體好。你看,不怕風吹雨打太陽曬,金剛不壞身,我們現在要是樹下一宿,第二天就到加護病房去了,怎麼能比得上人家?還有一個不可思議的,如果是三千人的這麼一個場合,那時候沒有擴音設備,他說話人都能聽得清楚,這了不起。我們在經上讀到「佛以一音而說法,眾生隨類各得解」,這就是講各種不同地方來的人不需要翻譯,每個人聽佛講經說法都是像聽自己的語言、自己的方言,這一層了不起。我們想能不能做到?能做到,你看現在國際會議用科學機器來翻譯,不要用人,能做到。那我們就想到,釋迦牟尼佛不需要這些儀器設備他能做到。說話的音聲,靠近的聽到聲音不大,很遠的聽得也很清楚,這是事實。遠了聽不清楚,學生就跑掉了。這種能力不希奇,六祖講得很好,「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你本性裡頭有這個能力,不需要借重任何機械的設備,不需要。

六神通澳洲土著都做得到,釋迦牟尼佛怎麼會做不到?

這個事情我們在近代也得到一個證明,有個美國的醫生訪問澳洲的土著,跟土著生活四個月,寫了一份報告。澳洲土著男女都不穿衣服的,原始人的生活。他們晚上睡覺就在樹底下,政府幫他們建房子,建小房子,他們睡不習慣,他們把小房子當作倉庫,他們找些食物堆放在那裡,人不住在那裡。他們發揮自己的本能,生病不需要醫藥,用什麼方法?唱歌,就可以把人唱好。他讓你精神集中,讓你整個放鬆,讓你疾病的地方恢復正常。我們還要用醫藥,還要用什麼儀器。他們的通訊,譬如我們現在用手機,他們看到笑話,說用這個,他們跟遠方人通訊,幾十公里、幾百公里以外的,他們用意念,人在地上一坐,一切放下,感應就通了。不但能聽到聲音,可以交通,還能看到他在那裡幹什麼。本能!所以他說他們是真人,說我們現在這個社會上人叫變種人。現在澳洲中央的土著還是這樣的,人數愈來愈少,他們知道這個世界上有災難。連他們都能做到,釋迦牟尼佛怎麼會做不到?

六神通是我們的本能

所以只要我們放下分別執著,不必多,只要放下執著就行了,為什麼?須陀洹能做到。這是釋迦牟尼佛講的,六種神通是我們的本能,個個都有的,為什麼失掉?是因為分別執著太重,能力失掉了。所以你只要放下八十八品見惑,就是錯誤的見解,佛把它歸類為五大類,第一個是身見,我們執著這個身是自己,第二個是邊見,邊見就是對立,錯誤的,第三種就是見取見跟戒取見,這兩種都是我們中國人講的成見,某人成見太深,這是錯誤的。見取見是果上的成見,戒取見是因上的成見,不外乎因果。最後一個是邪見,就是一切錯誤的觀念。這些東西統統沒有了,你就證初果,兩種能力恢復了,不是完全恢復,恢復一部分,這一部分那就很了不起,天眼、天耳。就像土著一樣,土著就是這兩種,我們看不見,他能看得見,我們聽不到,他能夠聽到;跟遠方的親朋好友,你都能看到他現在在幹什麼,他說些什麼你都能聽到。還有,跟不同維次空間,像鬼神、天神,他們很輕易的能接觸到、能看到、能聽到、能交流,所以有許多不同維次空間的訊息你能得到。

華藏世界在哪裡? 就在此地

如果你能再多放下一點,能力就逐漸恢復了,到二果就有宿命通、有他心通,二果斯陀含。斯陀含知道自己過去世、再過去世,阿羅漢能知道過去五百世,能知道未來五百世,我們知道他這個能力逐步上升。他心通,別人心裡想什麼他知道,這是他心通,能力逐漸恢復。到證阿羅漢果的時候,煩惱斷了,見思煩惱統統沒有了,這叫漏盡通。漏是煩惱的代名詞,漏盡就是煩惱斷了。所以六道的因沒有了,六道的因沒有了,六道的果就看不見,就自然消失,就好像你從夢中醒過來一樣。這時候到哪裡去?到四聖法界,就是到淨土,釋迦牟尼佛的淨土,四聖法界。六道是染土、穢土,四聖是淨土。淨土裡面有妄想、有分別,沒有執著,到那個地方再去把分別放下。把妄想放下,那四聖法界就沒有了,十法界都沒有了;所以十法界不是真的,假的,你就回到華藏世界去了。華藏世界在哪裡?就在此地。所以境隨心轉,沒有距離。

極樂世界跟我們沒有距離,此方即淨土

極樂世界跟我們也沒有距離,釋迦牟尼佛講十萬億佛國土,那是隨順眾生講的,不是隨著佛見解講的,要隨著佛講,沒有距離。換句話說,空間跟時間不是真的,是假的,這現在科學都證明了。你看看佛在三千年前就告訴我們,時間、空間不是真的,三千年之後科學才發現。科學跟佛經的科學距離差得很大,所以佛經是高等科學,真的是究竟圓滿的科學。我早年在美國弘法的時候,美國科學家很多,我都勸他到極樂世界去親近阿彌陀佛,那是宇宙之間最大的科學家,沒有人能跟他相比,佛經裡頭有科學。所以這是本能,樣樣具足。佛法教導我們沒有別的,恢復本能。《楞嚴經》上兩句話說得很好,「圓滿菩提,歸無所得」。你有沒有得到一樣?一樣都沒有,你所得到的全是你自性裡頭具足的。那時候就證實佛的一句話,「心外無法,法外無心」。一切法到哪裡求?到心裡面去求,所以佛法叫內學,經典叫內典,不向外求,外面什麼都求不到。外面自己以為得到的,那個副作用傷害性非常之大,真的把你害慘了。你向內學什麼事都沒有。尤其當自己身體不好,有病痛的時候,這時候最重要的要恢復清淨心,心清淨了,整個身體就清淨,所有一切被染上細菌、病毒的這些細胞統統恢復正常;你的心清淨,它統統恢復正常。如果心煩躁,心裡想我有這麼多病毒的細胞,我要用什麼藥物來把它消滅掉,好了,你消滅它,它消滅你,兩個就要打仗了,所以這不是解決的辦法,解決辦法就是用慈悲心,慈悲心、清淨心就把它解決了。

澳洲土著用唱歌治療骨折,超越現代醫學

所以澳洲土著給我們做了證明,他們外傷最主要的是用心靈治療,輔助的是用草藥,而且恢復得非常快,恢復之後完全正常,連一點痕跡都沒有。報告裡面說有一次有個土著不小心跌到山崖下面去了,骨頭跌斷了,他們有兩個,也是土著的醫生,把這個人從山下抬上來,讓他躺在地上,用手給他按摩,手不貼身上,距離身上有一個空間,這樣按摩,給他唱歌,一天的時間,到第二天完全恢復正常,一點痕跡都沒有,比現在外科接骨的高明太多了。他骨頭碎了,他能把它恢復正常。因為這個跟他去的美國人,她也是個學醫的,她看到簡直不可思議,這到底是什麼力量,沒有藥物,怎麼能在一天的時間讓它恢復,恢復得連痕跡都沒有?所以她的報告寫成書印出來,歐洲這些人看到都不敢相信,說她在那裡造謠生事,編故事。我們看到中文的譯本,叫《曠野的聲音》,我們相信那是真的,為什麼?跟佛經上講的理論完全相同,那個一點不假。所以要知眾生垢淨也不是容易事情,真正了解十法界依正莊嚴的性相、理事、因果,你才叫知。今天科學沒有這個知識!科學有這個知識,不會破壞自然生態環境,不會招來這麼多災難。但是科學家自以為知,我們說的這個事他不相信,所以他沒法子解決問題。

所有眾生本來是佛,喝醉了酒胡說八道的糊塗佛也不會永遠醉

真正知道了,這菩薩!發心入土,這個土就是十法界,菩薩來幫助這些眾生。謂以智觀察,入諸佛土。十法界依正莊嚴都是佛土,為什麼?十法界裡所有眾生本來是佛。佛所住的地方都是佛土,這你要承認。可是這些諸佛現在迷惑了,像喝酒一樣喝醉了,胡說八道。但是他會清醒過來,清醒過來他就正常了,他不是永遠醉、永遠迷在裡頭,他會回來。所以看到這些人喝醉了,趕緊去幫忙他。幫忙他清醒過來,幫忙他恢復正常,這就是佛菩薩應化到十法界來,他來幹什麼的?他來幹這個事情。這個事情幹得很辛苦,酒醉的人你招呼他,說不定他一拳把你打倒,你要受苦。但是你不能怪他,他酒醉,他發酒瘋,所以你要能忍受。等他清醒過來之後,「對不起你」,那你沒法子說。所以不能跟他們計較,要好心去照顧,幫助他恢復。能接受的,這就是佛法裡面講的善根深厚,你一說他就懂,他真的有改過。不能接受,還要提出批評反抗,那是業障深重的,要有很大的耐心幫助他回頭。

本性本覺,就算墮在阿鼻地獄也沒有變,本性還是本善

底下第六條,「為知三有清淨故,發心同體,謂與諸菩薩同一體性」,這也非常重要。三有是三界,欲界、色界、無色界,有是有這個因。他有欲界的因,欲界什麼因?貪欲,財色名食睡,所以他在欲界受生。色界有,他有四禪,他會生色界天。無色界也有,四空定,他修四空定的因,他將來就得四空天的果報。所以三界都有。這個三界,佛在經論裡面都講它是染,它不是清淨,為什麼這個地方說清淨?體清淨,相不清淨,體清淨,你要懂這個道理,就是說它的性是清淨。你人墮地獄了,墮地獄是他的相,他的性呢?他的性是清淨的,他的性是佛性,他的性是本善,我們老祖宗也說「人之初,性本善」,本性本善,「佛」的意思就是覺的意思,本性本覺,絕對不會變的。墮在阿鼻地獄也沒有變,他的本性還是本善,還是本淨,這你要承認。你要承認這個,你發心同體,為什麼?我的性跟他的性是一個性。這大乘教裡講得很清楚,「十方三世佛,共同一法身」,一個心、一個智慧、十力無畏,沒有一樣不相同,我們在前面讀過,這是佛透給我們的訊息。我們跟十方如來,過去佛、現在佛,沒有一樣不同,現在為什麼變成這樣子?就是妄想分別執著搞出來的,那是相,所以相有染,性沒有染。

諸佛菩薩的「無緣大慈,同體大悲」

諸佛菩薩到這個世間來應化,他知道我們的本性跟他也是一個,所以同體,叫「無緣大慈,同體大悲」。十法界依正莊嚴,就是虛空法界跟自己是一不是二,一體。一體,我怎麼能不照顧?我們現在曉得,譬如我這個人身,人身是一體,我人身身上多少汗毛、多少毛孔、多少細胞,那就好像我們十法界依正莊嚴一樣,我們同一體。哪個汗毛有痛癢,我們心裡很清楚,左手有痛癢,右手會去摸摸它,去安慰它,還需要感謝嗎?還需要右手說「你看我對你多好」,還要說嗎?沒有話說,同體。牙齒咬到舌頭,舌頭咬破了,舌頭還能去責怪它,把牙齒拔掉嗎?不會,為什麼?同體。所以佛菩薩知道,遍法界虛空界是「何期自性,能生萬法」,所以萬法是自性,體是自性,自性是一個,所以他的慈悲沒有條件、沒有原因,無緣大慈、同體大悲他自然生出來了。他對一切眾生的愛護、尊重,我們今天講關懷、照顧、幫助絕對沒有條件,這是覺悟的人他必然是這樣的。可是沒有覺悟的人感覺到奇怪,他這樣做一定有企圖,一定有目的,那就沒有辦法,說都說不清,只好要編造一個理由來答覆他,否則他的疑心不能斷,他不了解事實真相。所以要想出一個他能接受的理由告訴他,這叫什麼?方便說,這不是妄語,叫方便說。

所以佛教學幫助眾生,原則是依二諦,這個二諦就是兩種方式,一種是佛證得佛果之後,完全講他自己見到的真相,佛經講諸法實相,宇宙人生的真相。真相你不懂,你懷疑,你沒有法子理解,好,就隨順你,隨順你的常識來說,你聽得很歡喜,這叫俗諦。小乘法裡面,俗諦多、真諦少,大乘法裡面,真諦多、俗諦少,慢慢提升了。《華嚴》裡面,說真的多、說方便的少,名詞術語是一樣,解釋淺深廣狹不一樣,這不能不知道。所以學要有次第,沒有次第不行,不可以躐等,一定先學小乘,再學大乘。我們如果沒有這麼長的時間,你就到不了這個境界。我在最初十年,大概是一半一半,算是有一點善根,有一點悟性,真、俗諦一半一半。二十年,三十年,四十年,現在五十多年了,五十七年了,把俗諦也能變成真諦了,這是真的。到一定的境界,真俗不二,沒有真俗,那就圓融,那才入華嚴境界。所以與諸佛菩薩同一體性,與一切眾生同一個體性,眾生跟佛是一不是二。佛才給我們講「一切眾生本來是佛」,這個話是真的不是假的。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學習到此。

淨空老和尚主講 大方廣佛華嚴經 (第一九一六卷) 2008/2/13 華嚴講堂  檔名:12-17-1916

http://www.amtb.tw/12/12-17-1916.xml

( 時事評論教育文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bluest1937&aid=3343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