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國民黨改名?目前沒有這個必要!
2007/01/22 13:16:08瀏覽469|回應1|推薦14

關於馬英九「若執政,可以改黨名」的主張,有記者把之前【馬修路線】的事情放進來批馬,這種作法我很不同意。理由有二:第一,【馬修路線】本來就是媒體對馬英九當時口頭報告與書面聲明的「郢書燕說」之解讀,跟原意有一段差距;第二,馬英九的措詞還算中肯,以客氣回應的成分居多,不能武斷詮釋。 

不過,在國民黨的歷史運作裡,的確是有「不只一次」的改名行為,國民黨誕生於中日甲午戰爭的馬關條約簽訂之後,目的就是為了要推翻滿清政府,當時的名稱為【興中會】,其口號是「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創立合眾政府」,後來融合了其他的革命組織,譬如黃興的【華興會】、蔡元培的【光復會】,而改名為【同盟會】,其口號則改為「驅逐韃虜,恢復中華,創立民國,平均地權」。 

推翻滿清之後,該黨改名為【國民黨】。在討伐袁世凱、段祺瑞的「討袁護法」期間,該黨又改名為【中華革命黨】,隨後不久,便改名為沿用至今的【中國國民黨】。這一段改名的歷史,很顯然,該名批馬的記者沒有去加以考察,反之,卻引述首次將「本省」與「外省」之二分論述引進台灣的李登輝的「集思會」來批評馬英九,可見該記者也沒讀〈誤讀馬修,修馬風波可休矣〉這篇文章。 

自從國民黨在2000年失去政權後,就一直有人提出改名的建議,也就是【台灣國民黨】,提議者的構想,無非是覺得,國民黨總是因為名稱而被民進黨修理,所以期望改名,以建構國民黨的本土形象,從而貼近中間、淺綠民眾,可是,正如文傳會主委楊渡所說的:「施明德去搞紅衫軍,就被綠營修理為賣台,不可能因為你把中國這兩個字拿掉,民進黨就不修理你。」該立委的主張還言之過早。 

在媒體【馬修路線】的穿鑿附會之詞提出後,國民黨就一直被深藍群眾質疑,跟著軍購案付委,就有一位網友寫了一篇很情緒化的文章〈國民黨綠了,也爛了〉,來痛罵國民黨出賣支持者,這一連串的效應,我認為當初發明【馬修路線】一詞的記者,要負很大的責任,雖然我也常看到一些記者訴苦的文章,但我還是認為,部分記者愛用具煽動、挑撥、扭曲、武斷性質之詞彙的行為,依舊不可原諒。 

然而,我也認為提出改名建議的洪玉欽立委,有盲目追隨流行的味道,不能因為執政黨風靡「改名運動」(例如中正國際機場、幾家「中字輩」大企業的改名),就不假思索地對馬英九提出建議,而要考量當下的社會情境、輿論氛圍和黨內成員的普遍意識,方可做出改名的提議甚或決策;況且,真希望國民黨改做【台灣國民黨】的人並不多,馬、王二人、泛藍支持者,甚或中間選民都尚無此意。 

而這件事也再次印證,要改變一個多數人所習慣的制度、行為生活方式,乃至一個群體、組織的名稱,是何等地不容易。我不知道這個主張改名的立委,是否為本土派成員,不過在國民黨內,比較希望國民黨由「中」轉「台」的,也大概就是本土派成員,以此,我也不贊成國民黨在這個情境下,做出改名的行為。

( 時事評論政治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blues1112a&aid=674499

 回應文章

時季常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改名與否,端看國民黨要不要做這筆生意
2007/01/30 14:06

把中國國民黨改為台灣國民黨,會傷害了一部份支持者的感情,但這一部份人的數量到底有多少?感情被傷害了以後,會不會就不支持國民黨了?需要算計一下。

同樣的,改名以後,能夠爭取到多少新的支持,也要算計一下。

如果失少得多,自然要改名,如果失多得少,當然不改,如果得失差不多,那就要長遠計較。

這一切,最重要的還是政治算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