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樂活的方式
2011/06/22 19:44:32瀏覽1221|回應2|推薦54

最近這幾年來,樂活一直是國內媒體、作家等熱烈討論的事情,它有時也會跟慢活放在一起談,而從當中的內容看來,絕大多數都還是跟人們的休閒參與脫不了關係。然而,這兩樣東西會被一再地拿出來談論,估計是因為仍有國人未能實際參與它。

假若在台灣社會當中,樂活或慢活真的跟休閒參與脫不了關係,那麼我會覺得,未能實際樂活、慢活的因由,仍是休閒阻礙的問題,進一步來說,在樂活、慢活的參與或達成上,也同樣可能會遇到一些,來自個人心理的、人際關係的、結構性的阻礙因素,而國人也可能因為其它的原因,而缺乏強而有力的動機去克服、協商。

到目前為止,國人未能樂活,或者慢活的個人心理因素,就我觀察主要還是休閒態度方面的問題,這當中可能包括如之前某學者所認為的,一定要花錢,一定要出國、一定要去遊樂場所、一定要去餐廳等才算休閒,其他的就都不算休閒,或者也可能是,因為本身的忙碌、對工作的極度投入,於是認為身旁的花花草草沒啥意思、多餘。

這方面的現象,或者也可以說是,由於本身的休閒態度,或者忙碌、高度投入於工作,進而缺少了休閒哲學中所謂的休閒情趣。而說到這休閒情趣,我不免又想起才看過的新聞,就是在臉書使用者這個大的群體中,有些人塗鴉牆貼文的速度很快,不管大事小事都要分享,不過在這當中,我倒也看到不少人在分享他們的休閒情趣。

這當中比較常見的,就是分享夕陽、雲彩或者其它天空美景,這讓我內心有這麼樣的一個念頭:望天,不再只是羅時豐的一首歌,它也可以是一項頗有情趣的休閒活動。從這個觀念看,其實樂活、慢活的一大關鍵,可能還是休閒情趣的培養,而這也不一定要去特定的國家地區、特定的觀光旅遊景點,在生活的周遭就可以培養。

人際關係方面的話,大概就是如果社會網絡的成員,全部都是忙碌、極度投入工作,或者也認為休閒就是一定要花錢,一定要去特定觀光旅遊景點、休閒娛樂場所的人,而其他的就都不算休閒的話,那麼在樂活或者慢活的達成上,也可能會受到一定的阻礙,畢竟對一些人來說,休閒活動的參與常會需要朋友、家人等的陪伴。

至於讓人們無法慢活、樂活的結構性原因,以台灣社會來講,大概還是時間不夠用、每天有太多的公事、課業、家務或其他雜事要處理,畢竟每個人一天的時間都是固定二十四小時的,當投入以上事情的時間多時,勢必會排擠到休閒參與,特別是選擇節奏慢的休閒項目,更可能會感受到這方面的阻礙,而頂多選擇快節奏的休閒項目。

而當前的台灣社會裡,慢活或樂活會成為夯話題,可能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台灣人整體上的生活步調仍是緊湊的,多數人每天都要處理很多的事情,這就可能是以上樂活或慢活追求之個人心理、人際關係、結構性阻礙產生的社會背景,使得國人普遍從事的休閒項目,以節奏快的、時間短的、簡單的、感官娛樂性質的為主。

總之,慢活或樂活的方式,以台灣目前各大媒體、各類書籍的論述來看,似乎有千百種,不過從休閒阻礙的角度看,其實關鍵還是在於,人們心中是否有那樣的動機,去克服上述可能的阻礙因素,而於日常起居、人際相處、落花水面發掘休閒體驗。


我的噗浪「天蠍浪子的咖啡杯-噗浪分站臉書

本部落格第四屆部落客百傑投票http://apps.cacafly.com/bloggervoting/?name&intro=387

茱莉亞音樂學院第一位華人中提琴博士:趙怡雯的藝享世界

如白居易之詩的法律介紹:《圖解不動產買賣》

白話之語,發掘生活中的經濟學原理:《庶民經濟學》

生活變化的體認:《學會貧窮:失語稚女單爸網誌》

泰國世界級城市觀光意象的呈現:《泰.曼谷:28種樂活方式》

( 知識學習其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blues1112a&aid=5353210

 回應文章

麵線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享受生活而已
2011/06/23 09:18
樂活只是享受生活而已,沒甚麼太高深的學問,也不需要花錢,唯一的要求就是用 "心" 生活。就連煎個荷包蛋,研究一下怎麼煎最好吃,都是樂活。

克里斯。李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沒錯
2011/06/22 20:57

今天報紙才列出全台幾大的鐵血產業

很多人似乎都被工作挷住了

台灣要趕上北歐的腳步,可能還要一些時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