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0/12/16 14:11:38瀏覽2963|回應7|推薦11 | |
台灣人這幾年開始學日本,每年年末選出一個漢字來代表當年的社會情況。
我看"吵"這個字比較合適,而且可以沿用好幾年。吵吵吵,什麼事都在吵,情緒發洩的現象俯拾皆是。 吵不是問題,但失卻理性的情緒性爭吵若成常態,就是問題。 隨便舉幾個最近較熱門的例子: 1. 前一陣子楊淑君在亞運會發生失格風波,各方在情況未明時,已傳出中韓陰謀論,更有人發起抵制韓貨等反韓運動。2. 五都選戰前一夜連勝文中槍,連的助理及立委好友頻頻傳話,媒體瘋著報導消息多有矛盾,更傳出了各種陰謀論。3. 立法院審查政務人員法草案,一審通過「大嘴巴條款」,規定未來政務官員因多言、失言惹禍,影響施政決策或政府形象,都應辭職下台。 前二者,是社會對事件某個面向的情緒反應,第三者,是人民代表們對政務官失言的情緒反應。 總的來說,這些負面反應都看不出有什麼理性可言。 台灣社會這些年來對事件的反應像炸彈,一碰就吵炸,民粹當頭,欲求速成的結論或結果。 就拿"大嘴巴條款"來說,相信這是因為政務官給人的失言印象太過豐富,所以立院審法案時才會一審通過"大嘴巴條款"。 叫小民看不明白的是,如何來定義"大嘴巴"?標準何在?如何量化情節輕重?誰來評斷? 這種條款,就連個"定罪"的標準都沒有,又如何執行?但立委們可不管。他們受夠了政務官的失言,也想當然爾的了解小民們更受不了,所以一審能夠通過如此荒唐的條款。 連立法的ABC都弄不明白竟能通過一審。如此條款不過是個民粹條款,情緒條款,而立委大人們的理性亦不知被抛到何處去也。 看來這就像是"我受夠了",欠缺週全思考的反應。 我受夠了韓國人老在賽場上搞鬼,我受夠了永遠弄不清楚的槍擊案,我受夠了官員們動不動失言。。。光是受夠了當然不夠,得拿出對策,甚至可以說是,得拿出反擊的辦法。所以,管你事實真相究竟如何,先反韓再說;管你檢警的調查進度,先設定槍擊案背後一定有陰謀;管你條款如何執行,先立法管制政務官的嘴巴。。。 這類草率速成反應的氣氛形成,媒體及政壇都負有難以推脫的責任。 在媒體而言,新聞台眾多且競爭激烈,電視媒體一天到晚要不斷的播新聞,哪有那麼多新聞可播?於是乎,將新聞炒大就成了媒體的責任。看看電視新聞,幾乎都會暗藏主播個人見解或斷章取義之類的暗示性語氣,唯恐新聞不夠勁爆。播報新聞並不是評論新聞,豈可條條新聞皆"大話新聞化",逐字逐句放大,在表面上翻來覆去為那幾句話作文章? 人民長期吸收這類淺盤新聞,滿目所見皆如此,情緒自然煩躁,容易被挑動。 在政壇方面,從李登輝時代開始,政府官員的品質及能力就愈來愈差,也愈來愈能暢所欲言;到了阿扁時代他們更是大鳴大放,連深化對立,挑動族群情緒的激烈言論都能夠公開侃侃而談。官員們帶頭做了很多壞示範,社會風氣受其影響。在此同時,人民對官員們的忍耐度也愈來愈低,一旦有事,不論情節深淺幾成動輒得咎。 台灣社會雖然言論多元化,卻從上到下四處充斥著這些膚淺言論,多見情緒少見理性。在事件的討論上如此,在政策的討論上也如此。不從,就抗爭,就吵成一團,有理無理都能和成一團,膚淺至極。 政客們有媒體發聲管道,小民們則可以臉書串連,大家都可以發洩個痛快。而沒頭沒腦的看法也能夠形成一股力量,影響著我們的立法決策及社會能量的渲洩方向,這實在有夠恐怖。 對事件或政策而言,高情緒弱理性的民粹處理模式,絕對不能給我們帶來很好的結果。 台灣,就在年復一年的吵吵嚷嚷,大鳴大放聲中,走在危險的鋼索之上。 |
|
( 時事評論|公共議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