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4/01/25 14:01:06瀏覽5072|回應2|推薦14 | |
在整理張憲義相關資料時,陸續找到一些資料,或許可以拼湊出蔣介石、蔣經國父子的核武大夢是如何蘊釀、如何終結,而這一切皆自美國始,至美國終。蔣介石曾令其文膽撰寫「蘇俄在中國」,或許台灣人可以自己寫一本書-「CIA在台灣」。 話說從頭,二次大戰末尾,美國與德國發展核武都已進入緊鑼密鼓的階段,最後由美國拔得頭籌,後來並於日本投下兩顆人類史上前所未見的原子彈,日本經過8月6、9日的長崎廣島原爆後,在一週內的 1949年蔣介石敗退台灣後,杜魯門一席「等待塵埃落定」的話重重羞辱了蔣,台灣風雨飄搖之際,1950年韓戰爆發,杜魯門想對中國使用原子彈,但蔣反對。有一個說法,當時有人勸杜魯門,要是白種人又使用原子彈對付黃種人,有一天黃種人也發明原子彈後,白種人就要倒楣了。種種原因下,儘管美國在韓戰戰場不能取得真正意義上的勝利,最後還是沒有再使用核子武器。然而,美國的核保護傘終究保護了台灣,根據美國一九九九年解密的資料顯示,艾森豪一九五二年至一九六一年任職總統期間,在台部署十二枚核武。 史達林死後,赫魯曉夫最終取得了政權,他統治蘇聯對世界的最大意義是把美國與中國拉在一起。1959,赫魯曉夫與毛澤東開始全面交惡,停止提供原子彈技術資料後又撤走駐華專家,毛澤東必須靠自己讓中國也成為核武大國。1962年發生的古巴危機,赫魯曉夫與甘迺迪讓人類的第三次世界大戰全面升級為核戰擦身而過。赫魯曉夫在1960年聯合國大會拍打皮鞋的樣子,深深的嚇唬住西方與美國,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中國與美國的和解成為可能。中蘇邊境衝突後,尼克森與毛澤東從乒乓外交變成了建交。 網友Pan在2010年美國在台協會與國立中山大學美國中心合辦的「美國人在南台灣的足跡」特展擔任翻譯,發現「美軍曾在一九五八年到一九七四年之間,在台南機場部署核子武器,直到季辛吉訪問大陸,啟動斷交、撤軍程序後,核武才移往菲律賓的克拉克空軍基地。」(see美軍曾在台灣部署核武,解密照片1、2)。無論如何,至少在1974年後,台灣「表面上」已經不在美國的核保護傘之下了。
若蔣經國真的說過那種話,其話可說是極幼稚或是一種「核恐嚇」,因為台灣這麼小,如何承擔共產黨的核報復?有幾顆核武器就能反攻大陸嗎?但另一方面,表示台灣有核武研發能力的目的乃在於兩點:第一,告訴共產黨,台灣這個紙老虎已經有「核子牙」。第二,告訴美國人,台灣已經不想成為美國的兒皇帝或看門狗,要走自己的路去了。 解讀上當然是後者「核恐嚇」的可能性最大。 這些情況,美國都了然於心,國際上也一直認為台灣有強大的核武擁有能力,從1974年開始,美國就發現台灣的企圖。即使在1978年底中華民國與美國斷交後,美國仍然不斷干涉台灣的核武研究,其秘密插在台灣核武心臟的一把刀,就是張憲義。 張憲義1963~1967年就讀陸軍理工學院,1969年赴美後獲田納西大學核工 張憲義對別人說他是CIA耿耿於懷,介意別人說他是「叛徒」,其實以人類的發展史言,核武這種毀滅人類自己的武器,愛因斯坦給的預言是「我不知道第三次世界大戰會是怎樣,但是第四次世界大戰時,人們手中的武器將是木棒和石塊!」,就目前台灣的反核思維,張憲義何必在乎「叛國」的標籤呢?不過,為了還原歷史,還是談談張憲義究竟是不是CIA。 除了日前我寫的「張憲義應比照林毅夫:台灣叛徒或台灣之光」一文引用的資料外,前聯合報系退休駐美記者王景弘所著「華府諜影:張憲義的故事」,關於張憲義的第一手說詞有許多重大漏洞值得一提,以下節錄兩段話: 第一段: 有政治見識之士,應以世界觀來看此一「事件」。十年了,難道我們還未能看出?這是前所未有的,美國與中華民國在台灣,竟能在雙贏的安排下,結束此一「核武事件」(試看伊拉克之例)。我要對所有參加此一計畫的同事們 所謂「伊拉克之例」是非常牽強的,以後見之明來說,「伊拉克之例」在美國侵略下已經不知翻了幾遍,就是沒有找到任何WMD(weapon of mass destruction,大規模毀滅性武器),從二次大戰結束後將近七十年,美國或其他擁核國家沒有對任何有核子武器的國家發動戰爭。若是伊拉克真的有核武,美國會反而不敢打才對,像北韓晉身核武小國之後,即便北韓對內恐怖統治對外恐嚇,美國始終按兵不動,就算有中國因素,在核武的致命吸引力下,其他國家如伊朗等國莫不以擁有核武做為「向美國say no」的捷徑。 至於張憲義所言「已完成了蔣公和蔣總統所交付的任務——我們有能力,但絕不製作核子武器」完全背離事實,蔣介石與蔣經國花大錢買製作核武的相關設施怎麼會是「備而不用」?若對照過去核武駐台與蔣經國的話:「台灣有製造核武器的能力……台灣反攻大陸不需要美國軍隊參加,只求提供道義和物質的支持。」的歷史,張憲義顯然以為這個雞毛比令箭厲害。 第二段是張憲義妻子洪美鳳的話: 她自稱張憲義所交代的傳真,指出不接受採訪的理由: 軍事強人出現有關聯 第一,報社還未達到公正的標準,真實報導性也欠缺。第二,民心還未跟進,竟然須由外國人說出「對人類有益」這類的事。且一般記者的報導缺乏寬恕人,感恩神之心。 因此,說話時機未到,但對您的承諾已完成,也欽佩你與眾不同的報導與風格。 張憲義可能意猶未盡,在後面又加一張他自己寫的附筆:「從現在起請不要再引用我說的,或是我建議的,以免造成不必要的困擾。我以朋友的立場建議你從核武事件發生之三大背景去探討此事對台灣政局的衝擊。」他列的三大事件背景是:「蔣經國總統病危,民進黨崛起,軍事強人出現。」 王景弘對此的分析是: 但是,這三件事如何與核武器事件發生關連,別人只能揣測,並不一定如張憲義所想像。如果把他這句話,與他傳給我的第一封信對照來看,有一個合理的揣測是蔣經國病危之際,大權漸落軍事強人之手,兩蔣只求「有能力,但不製造核子武器」的聖旨受到違越,因此,他向美國告狀,由美國出面制止。……這些話只證明郝柏村知道核研所的「繼續研發核子彈」動態,也知道有「與發展核武器有關的設施」。這些事情,剛在 除了王景弘的分析外,張憲義的說詞有幾處明顯的破綻:第一,他說「蔣經國總統病危」,以張憲義的上校階級論,如何在媒體封鎖的情況下知道此一消息?除非是CIA告訴他的。 第二個破綻是「民進黨崛起」,難道張憲義預見了12年後的西元2000年民進黨會執政嗎?因為固有的「國民黨反台獨」教育下,為了怕民進黨擁核武宣佈台灣獨立故向美國「報案」?張憲義「推背圖」猜得到連宋分裂而陳水扁當選? 第三個破綻是「軍事強人出現」,台灣第一個軍事強人是蔣介石,曾任國防部長的蔣經國也算吧,在1988年之前,外省老兵老早退光了,剩下來的基層官兵絕大多數都是台灣土生土長,郝柏村能指揮發動政變嗎?且不論此,王景弘聽了張的說詞後也只下了一個郝柏村知情的結論。美方取走的重水反應堆,其價值達18.5億美元,以1美元比40台幣來算就高達740億台幣,這麼久以來的研究、這麼高的花費,是郝柏村所能一手遮天企劃的嗎?沒有最高指示,誰敢這麼做?若論「軍事強人出現」,難道在「新竹計畫」開始後近二三十年,台灣一直都在「準備」而已,直到新「軍事強人出現」才要發展「核武」? 可追問的是,如果台灣有「核子武器」後會不會增加宣佈台獨的「勇氣」。1998年初,李登輝宣稱台灣有發展核武能力。2003年10月已故親民黨立委、海軍總司令顧崇廉表示行政院成立五人小組規劃發展核武,後國際原子能總署和國際武器裁減小組來台突檢。2007年10月立委蘇起總質詢從某位民進黨中執委得知台灣正在發展核武,行政院長張俊雄則表示台灣「絕對不生產、不發展、不取得、不使用」核生化武器。 如果台灣「已經」有「核子武器」,在共產黨眼中顯然是一塊帶刺的肉,有了核武,台灣會投降嗎?解放軍著名鷹派羅援少將曾發表過一個極引起爭議的談話: 核武是維護國土安全迫不得已的最後手段,不會輕易使用。一旦我國的安全、核心利益受到根本性危害,我們將會不惜一切代價維護主權和領土完整,核武器當然也是我們的選項之一。 正如蔣經國的談話,羅援引用德國學者「中國怎麼可能抱著核子武器投降」之語,同理可證,一旦台灣有核武,還會輕易投降嗎?核武的「成本」又比維持大量海陸空軍低多了,還有無與倫比的恐嚇效果。因此,核武不只是台獨的安慰劑,相反的還有可能是「保證書」。 綜合上述討論,張憲義做的事可以說是阻斷了台獨之夢,若以他所謂「完成了蔣公和蔣總統所交付的任務」,這是可以成立的,但不被解放軍武力統一台灣這點,張憲義顯然又是破壞性的。林博文所言「五、六十年來,對台灣傷害最大的人,不是對岸的中共,而是台灣軍方重點培養的中科院核研所副所長張憲義上校。」,就某方面來說可以成立,有了核武,不但不會被「核平」,連解放軍解放台灣的可能性也會降低。不過,就非核家園的層次理念來看,沒有核武也就意味著少了被核報復的可能,以現在台灣人大多數反核的心態言,張憲義是拯救台灣的超級大英雄。 而蔣介石、蔣經國父子終其一生的核武大夢,最終可說完全毀在一個人的手裡,那人就是:張憲義。 Written by blackjack Link: 台南曾有核武基地 有人見過核彈【聯合報╱記者修瑞瑩/台南報導】 台灣曾有核武基地,就在台南。多名美籍老兵昨天到台南空軍基地尋訪舊時足跡,其中有人在一九六○年代末期曾擔任核彈守衛,證實美軍協防台灣時期,在台南部署核彈。 長期研究軍史的高智陽表示,美國曾在台南與台中清泉崗機場建置空戰裝備,一九七九年斷交後才撤離;多年來一直有人揣測當年為了防禦中共,美軍曾在台部署核武,地點就在清泉崗,但隨雙方國防資料解密,才確定在台南。 高智陽說,在一九五○到七○年代冷戰期間,台南空軍基地陸續進駐過美軍的屠牛士飛彈、核彈、EC─121空中預警機,加上基地旁的美國空軍契約維修中心亞洲航空公司,使得台南成為國共對抗中的美國核子嚇阻基地,及越戰期間美軍重要的後勤支援基地。 根據美國防部在一九七八年的文件指出,屠牛士飛彈一九五七年進駐台灣,隔年即裝上核彈頭,一直到一九六二年。原因是一九五八年八二三砲戰後,台海緊張,雖有大批美軍駐守台灣,美方顯然認為不夠,才引進核武。 九名曾在台南與台中兩處美國空軍基地服役的美籍老兵,昨天到台南憶往,有三人是當年六二一四戰術中隊的成員,一九六五年到一九七四年間負責基地守衛等後勤工作,有人曾親眼見過核彈。 高智陽表示,美軍當時在台南建置的核武共有兩種,最早是一九五八年到一九六二年的地對地屠牛士飛彈,配有核彈頭,後來還有可吊掛在戰鬥機上的戰術型核彈,在一九六○年到一九七四年間。 他說,根據美國一九九九年解密的資料顯示,艾森豪一九五二年至一九六一年任職總統期間,在台部署十二枚核武。 在六○年代末期擔任守衛的麥克米克(John McCormick)說,當時台南基地的美軍彈藥庫與台灣空軍的彈藥庫是分開的,美方有近百人駐守,其中核彈是單獨存放,擔任守衛的都知道自己守護的是核彈,但不能對外說出。 另名美軍菲利浦(Wade Phillips)也說,曾看過屠牛士飛彈被拖出機棚清洗,再放回機棚,核彈則是另外存放在特殊的彈藥庫中,不僅守衛森嚴,庫房的牆壁也特別厚,另有溫溼度控制的裝備,他雖是守衛,也未曾靠近看過。 【 |
|
( 時事評論|媒體出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