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5/07/17 15:14:01瀏覽367|回應0|推薦0 | |
K的老大選舉剛完,媒體上挺王派有一種說法,K的黨員選票結構中,黃復興為主體的外省票比例太高,無法反應真正的民意,外省人決定了這場選舉,非戰之罪。 黃復興固然不能反應台灣整體的選民結構,但王金平自豪的國民黨內的派系樁腳本土票(尤其是中南部),又反應了什麼「正確的結構」? 那些他們拉得動可以隨便叫來叫去的,基本特質是本省籍、五六十歲居絕多數。 如果要用整體選民結構來還原,請問,本省的二三十歲年輕小伙子,投給王金平的會超過二成嗎?請問,本省的四十歲中堅份子,投給王金平的會超過四成嗎?偏偏這三個年齡層,佔所有選民六成五上下。如果要以台灣整個選民的結構來呈現國民黨員的結構,把所有年齡層算進來,本省票會投給王金平的可能還是不到四成! 還好,國民黨內本省票源中有超高比例的派系樁腳做主導的「本土黃復興」,讓王金平在所謂的本省票中,沒有輸太多。 謝謝本土黃復興,否則高雄縣王金平可能會輸八千票。 |
|
( 不分類|不分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