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20/03/21 01:19:54瀏覽4706|回應7|推薦10 | |
這幾天跟隨歐洲疫情大爆發,台灣陷入前線失守空前危機,不論民進黨人要如何轉移風向,導向對出遊國人的道德性指責,它真正的核心因素,仍然在於政府防疫團隊對疫情判斷和對治策略的失誤所致。(在漫長防疫過程,有些失誤都堪國人體諒,但無法接受現在還在自嗨所謂超前部署、台灣典範之類) 觀察新聞報導,防疫團隊的一些盲點: l 默守[數據反射]決策模式:有幾個病例後,就提升那個地區警示等級,沒有病例前,它就是安全的。 n 歐洲大陸交通便利,疫情傳播無國界。這算背景因素,至少代表要把歐洲當成[一個國家]來看,不能奢望國境邉界的守護功能,一夜之間可能就從台北飛到高雄一樣又猛又急。 n 偏偏那[國]又不是[國],製造出疫情判斷陷阱。舉例來說,如果日本連幾天北海道病例不斷,但東京都無報告病例,我們可以大膽假設,日本東京可能尚安全。 n 從防疫社會面來看,歐洲本來就比中國還危險。中國疫情爆發,搞不好中國人比台灣人更怕死,你沒口罩,他若有,可能直接把你抓起來掛上去。台灣人去歐洲,想戴口罩又不敢戴,歐洲若沒有防疫警覺和觀念,一樣別提乾洗手或量體溫這些瑣碎的防疫努力。直覺最危險的地方(中國)反而安全,看來浪漫適意的歐洲,反而最危險。 n 旅行團很容易衝高病例數據。如果有2萬遊客在歐洲,感染率千分之1,結果不是20個病例,可能是一百個,因為幾天幾夜日夜交叉感染。 n 綜言之,防疫判斷不只要有醫學數據模式,更要加進民情風俗社會面訊息(所以要納入更廣泛的專家,而不能清一色醫生),然後再做風險評估。這次看病例數據評估風險的決策,不只忽略了時間差問題,更是在判斷的面向失之單簿而澈底失能。 l 決策漏洞層出。 n 看到政府終於全面管制歐洲入境,結果對美國竟然只管制三州,實在無言。美國聯邦制和歐洲面對的問題類似,其盲點如上點所述,也就是只要發現疫情已攻入美國任一州,就要全面應戰,而不是等數據再一州州處理。 n 同樣,在已有多組歐洲疫情報告下,即日提升歐洲入境管制,一開始竟然沒有同步回溯前半個月入境回國遊客,要求立即居家隔離,也是低級錯誤。後來在第二或第三天才修正錯誤。不過,昨天開始全球入境管制,怎沒有對過去半月回國全球遊客也立即居家隔離呢?如果有一週前自美染病返國,卻仍出入於社區呢? n 又如確診個案追縱。甲如確診,乙一旦被列為居家隔離,其實應該同步對乙的接觸對象,也進行自主管理或隔離指示,避免時間差造成疫情擴散。實務上若疫調人員不足,在乙確診前,可採以乙主動報告對象為範圍,直接開單處理,即疫調人員暫不需慎密核實,增加防守一人就減輕一組風險,以減輕負擔。 l 心態消極被動。 n 像是推著大數據牛車的政府,又炫麗又偷懶。 n 這二天入境回國遊客大增,防疫旅館成了熱門。不過今天報紙還在討論哪些縣市已爆滿,正在加緊建置。這是很奇怪的事,備戰二月,不該手上有數以萬計可用檢疫場所嗎?我們有2萬個人病房,怎會只準備一千個檢疫房間?這是所謂超前部署嗎?
|
|
( 時事評論|政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