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20/03/23 19:38:01瀏覽4082|回應1|推薦8 | |
疫情發展到今,一直有一個納悶,台灣在這場全球災難中,竟然沒有把握展現TaiwanCanHelp的機會。 這個脈胳始自蘇貞昌宣布口罩禁止出口,引發後續的捐贈中國口罩口水。在那時,禁止出口,絕對是一個正確的決定,台灣民情一天口罩需求量少則千萬,那時產量只有2百萬左右,禁出口,並同時組織國家隊生產,是防疫初期重要而漂亮決策,一個月後現在來看,這個決策也輔以極佳的執行力,我們現在平均日產千萬口罩,已不是口號,而是事實。而同時,民進黨也把[自助而後能助人]講得深入民心。 不過我在想,如果執政者是李登輝、陳水扁等其他綠營人士,就此而言,會否有所不同?我相信口罩仍禁止出口,但也許會用其他方式來展現TaiwanCanHelp的精神,而不像蔡英文團隊在處理兩岸無限上綱堅壁清野。例如,看到中國武漢醫生支持不下去,台灣既然疫情未擴散,基層醫療資源又充沛,組織一個3、50人醫療團支援,若輔以退休醫護人力,對國內影響有限,又具人道救援精神,不是我們能做的事嗎?同講華語的醫生不是最實用的嗎?從爭取民心來看,這不是最好的反統戰行動嗎? 有軟有硬,路才不會走絕。這幾天許多人忿忿不平的,便是對滞中台人和歐美台人的雙重標準,陳時中講的母國論很感人,但對滞中台人,台灣難道就不是母國了嗎? 一開始中國和台商以人質在處理撤僑事件,台灣政府沒理由接受,這是國格必然,即使人道有所減損,也是必要之惡。但第一班機既然可以順利回台,代表雙方政府已接手對口,已無國格問題,就順勢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快把民眾接回,何必因為網路叫囂壓力(我不相信蔡政府只盤算一班飛機),政府就忘記了承擔自己母國的責任呢? 這些事加總,就構成了台灣現在的外交困境。跟老美談合作,每週10萬口罩被叮得滿頭包,因為早先綠營社群風向,自助到十二分飽才考慮助人,而不是吃個七分就分一口給沒飯吃。現在藍白營就以同樣標準拿放大鏡檢視政府。 台灣外交最喜歡講實質關係,衛生教育等軟交際。現在友邦連醫護口罩都沒有,我們竟然連一次性捐贈1/10日產能(百萬片),都做不到。看到西班牙醫護口罩都沒有,我們有全球最多每位國民1週3片口罩的國家,政府竟然只能裝死。 雖然失去了機會,但仍然TaiwanCanHelp。蔡英文應該勇敢站到第一線,即使被社群質疑,也要出來像個對邦交國和國際社會有責任的領導人,請工具機國家隊再奉獻一次,快做二三十部口罩機,由政府捐贈給友邦和疫情失控最嚴重的歐美國家,做一台就空運一台(連同台灣有剩餘的口罩原料),一台日產10萬片,對人人要載的台灣來講微不足道,但對連醫護都找不到口罩的國家,早一天能做10萬片,可能就是一個省區醫院解除口罩警報。 |
|
( 時事評論|政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