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電子錢包要付儲值手續費,您知道嗎?
2007/04/10 14:28:32瀏覽2516|回應3|推薦13

到7-11消費 電子錢包也通
 
【經濟日報/記者呂郁青/台北報導】 2007.04.10 03:21 am
 
 
中國信託商銀與統一超商合作的電子錢包開跑,到統一超商消費不再需要帶現金,中信銀預計將可取代4%現金使用量,發卡量上看250萬張,下半年星巴克、康是美等通路也可望使用電子錢包,由台新銀等四家銀行推出的全家便利超商悠遊錢包,最近也祭出各式優惠迎戰。

中信銀與統一超商合作推出的icash wave Q.PAY電子錢包開跑後,4,500家7-ELEVEN門市都可以使用電子錢包感應信用卡,四秒內結帳,不用再掏零錢。

中信銀信用卡卡處處長張智銓說,500元以下消費使用電子錢包,超過500元就可自動轉成信用卡消費,下個月帳單再付款,而且2,000元以下的信用卡消費都不需簽名,將可加快結帳速度。

張智銓表示,預計今年電子錢包可以取代4%的現金市場,依統一超商一年1,000億元營收(扣掉不能刷卡的代收業務)來看,今年可望有40億元是由電子錢包支付。不過,消費者要注意的是,電子錢包都是採取自動加值的方式,要等到電子錢包在當次消費時,餘額為負數,才會自動加值,每次加值固定加值500元,中信銀會收取1%的手續費。

中信銀估計,每天要有15萬筆電子錢包交易,才會損益兩平。中信銀目前共有九種信用卡可優先申請升級轉換為icash wave Q.PAY電子錢包感應信用卡。

【2007/04/10 經濟日報】


文/怡克納米斯 2007.04.10

上面這是一則電子錢包的新聞,不過呢,消費者必須知道當信用卡和儲值卡合併發行的時候,當儲值卡裡的餘額不足以支付消費時,則會從信用卡的額度裡Auto load一筆消費金額到儲值卡,消費者還是要支付儲值手續費。因此,在大額付款時使用的是信用卡的功能,小額支付時使用的是儲值卡的功能。

雖然儲值卡和信用卡結合,消費者可望省去一筆購卡費用(以i-cash為例是一百元)但是爾後儲值時,必須支付儲值手續費給發卡銀行,不像以前用人工儲值是免費的喔,(悠遊卡儲值也是免費的),這點消費者必須清楚知道到底哪裡不一樣?

以我的觀點而言,儲值卡的功能越簡單越好,綁信用卡發行,是否會像銀行業者那麼樂觀,還需要一段時間觀察了。

( 知識學習商業管理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bigcrab&aid=884741

 回應文章

shouminc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香港的八達通卡與台灣的智慧儲值卡
2007/06/27 18:33
 

引用文章卡不完 剪還亂

       若說智慧儲值卡與交通卡綁在一到會出問題的話,恐怕其他國家也不敢發行這種卡片,甚至從交通還延伸到其他用途。

        就以香港的八達通卡來說:那一張卡不僅僅擁有如同台北捷運悠遊卡一般的功能,甚至還結合了計程車、學校門禁管制、甚至便利超商暨部分飲食店皆可使用的一張多功能智慧卡片。而這只要管理機制OK,就不會出很大的問題。而上海的公交卡除了搭乘公共交通運輸工具外,則可以搭計程車使用(香港的不行)。

        至於台灣卻將這種卡片綁上電子錢包的名稱,強行提供做為銀行結合發行信用卡工具,在卡債效應的發酵下,只是彰顯出執政政府與財團坑齷一氣的不良企圖,反而犧牲了社會民眾的基本需求。在卡債效應下,銀行信用卡大幅縮水之際反而替他找尋到另一條出路。

        綜合上述來看:這種智慧卡不綁信用卡一起發行而成為一卡多功的最大功能發揮已經在香港有成功的實例產生,為何台灣一定要跟信用卡綁在一起做為電子錢包而成為銀行替銀行製造滯銷商品(銀行的商品就是鈔票去包裝的,管他時體還是虛擬)的一個途徑呢?莫非這個號稱「台灣人當家作主」的政府認為台灣人的道德水準不足以管理跟經營這種多功能的卡片嗎?還是別有所圖只是不敢說出來而已?!





怡克納米斯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遇到高手了
2007/04/10 22:16

以信用卡來說,消費者不需支付任何成本,遺失風險也由銀行承擔(若在24小時內掛失),但電子錢包視同現金,遺失自行負責,(雖然有餘額轉置的服務,但要等到七年、十年卡片到期,外加200元手續費,才拿得到),電子錢包每次固定加值500元,業者收取3元到7元不等手續費,相當於0.6%到1.4%。

儲值卡要不要收手續費在於發行者的態度,向悠遊卡和i-cash消費者是不用支付手續費的,但是和信用卡綁在一起之後,透過 auto load的功能,不用消費者同意就可以自動儲值,視為一筆消費,還加收一筆手續費。當然,儲值手續費最好是固定金額來算,用百分比來計算,你屢次儲值都需付費,累加起來當然是一筆錢了。如現金儲值卡儲值一筆7元來算,儲值10000元,相當於萬分之七,顯然是高於0.6-1.4%,這是銀行打的如意算盤,用較低金額(這樣消費者失卡的成本也最小),但是消費者必須支付60-140元的儲值手續費,顯然高過於7元的8.6倍到20倍之多了。

零於上0.6%到1.4%,哪個划算?

都不划算!

但對通路來說,消費者以信用卡支付,需要給收單行與國際發卡組織的手續費遠較電子錢包手續費高,通路除了考量櫃台位置到底夠不夠擺收單機器外,也沒什麼不好。

儲值卡的特店一樣得收手續費,差在儲值卡視同現金入帳,帳款周轉度高,但不見得特店會願意接受儲值卡消費,這必須看看儲值卡是否達到規模經濟。

如果將電子錢包與信用卡整合在同一張,再限制消消費者小額一定要使用電子錢包(通路手續費低、銀行可以加速消費者AUTO LOAD收手續費),不像過去在家樂福50元也可以刷信用卡,對消費者是較為不利的。

唯一有利的地方是,電子錢包可能開拓了過去不收塑膠貨幣的據點。

這種限制顯然不太瞭解消費者,你去買東西,要付現金還是刷卡,還需要打電話去問銀行嗎?


青天白雲的青
等級:6
留言加入好友
電子錢包方便卻不划算
2007/04/10 20:02

以信用卡來說,消費者不需支付任何成本,遺失風險也由銀行承擔(若在24小時內掛失),但電子錢包視同現金,遺失自行負責,(雖然有餘額轉置的服務,但要等到七年、十年卡片到期,外加200元手續費,才拿得到),電子錢包每次固定加值500元,業者收取3元到7元不等手續費,相當於0.6%到1.4%。

零於上0.6%到1.4%,哪個划算?

但對通路來說,消費者以信用卡支付,需要給收單行與國際發卡組織的手續費遠較電子錢包手續費高,通路除了考量櫃台位置到底夠不夠擺收單機器外,也沒什麼不好。

如果將電子錢包與信用卡整合在同一張,再限制消消費者小額一定要使用電子錢包(通路手續費低、銀行可以加速消費者AUTO LOAD收手續費),不像過去在家樂福50元也可以刷信用卡,對消費者是較為不利的。

唯一有利的地方是,電子錢包可能開拓了過去不收塑膠貨幣的據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