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D變成MP3 誰變聰明 誰當冤大頭 蘋果日報評論版 93.02.28 鍾文榮
前幾天路過西門町的時候,湊巧遇見某個歌星正在辦簽唱會,年輕的歌迷人手幾張CD和海報搶著要簽名,以一張CD三百元來算,歌迷們買起CD可一點也不手軟,唱片公司也樂得給暢銷歌手大筆的酬勞。不過筆者還沒見過MP3的簽唱會,對照流行的MP3文化,唱片公司對MP3與CD之間總有難解的仇恨,這場戰爭到目前為止還沒歇止的徵兆。
盜版CD的原因可能歸諸於售價過高的問題,而MP3就是「盜版」的邏輯是建立在唱片業者還沒讓MP3商業化,也就是說目前的MP3音樂檔都是經過轉檔而成,基本上不是唱片公司發行的,都被列為盜版之列,說專業一點就是未經同意而「重製」。過去台灣有404反盜版運動,唱片業者走上街頭,大聲疾呼售價過高的原因是合理的,是因為製作成本原就居高不下,唱片業者從歌手的培訓到通路發行整個環節的價值鍊等,每一個關節都是需要花下大錢才得以完成,因此唱片售價絕對合理。
唱片售價絕對合理嗎?過去有人評估唱片業者發行一張唱片的成本約為五千萬元之譜,若是碰到暢銷歌手,以通路一張CD售價三百元計價的話,唱片業毛利率高達 200%至300%是常有的事。然實際觀察上,不管天王、天后級或者新人,CD的售價大致相異不大,照常理而言,如果一家唱片降價應該銷量會增多才對,但是這種行為沒有發生。就經濟學上的理論而言,唱片業者形式上就有「聯合行為」與「勾結行為」,只是這種行為相當穩固,論誰都不會偷跑降價,因為降價對誰都沒好處,維持目前的價位反而變得是正常的。
業者若發行MP3,相形之下就是以一種較低單價的音樂格式發行,若是可以單曲販售的話,基本上是可以吸引那些喜歡單曲的歌迷,對營收亦有相當貢獻。其實一般的CD發行本質上就是一種「綁售」行為,這種綁售的經濟行為對唱片業者的營收是極大的,但是對消費者而言的效用可能很低,因為他可能只喜歡某一首歌曲,但是他必須被迫買下其他歌曲的「欣賞權」。
唱片降價與MP3的問題其實對唱片業者而言都是營收下降,但是後者所產生營收減少顯然高於前者,因為前者還是降價的綁售,後者是完全分開銷售,一定有暢銷與滯銷的問題(因為壞歌無法搭好歌的便車一起賣)。但是CD與MP3一起發行,並不代表所以消費者都會買MP3,畢竟人類行為並非完全理性,一定會各有支持者,竟然各有支持者的話,對唱片業者的營收或許還會有正面貢獻,一味的封殺MP3而忽略使用者的需求,並以高製作成本的理由宣示無法價降的理由,似乎只是對上了此地無銀三百兩,只重營收的短視心態而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