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2018/08/22 12:02:36瀏覽81|回應0|推薦0 | |
古人為了成仙可說不辭勞苦,所謂「千里尋仙不辭遠」。但是如果「餐風飲露」」可以成仙,大部分的人寧可當凡夫俗子。 秦始皇、漢武帝,為了成仙、長生不老,派了不少大臣往海外去,勞師動眾為了尋找「不死藥」,花了不少國庫的庫銀和心血,最後仍然黃樑夢醒,不免黃土一坯,讓人感到愚痴復好笑。 在餐桌上我問太太:「如果餐風飲路可以成仙,妳願意嗎?」想不到太太卻說:「風沒有氣味,露水和白開水一樣無味,我寧可三餐吃牛排,也不願為成仙而那麼辛苦吃『空氣』!」妻子的話雖「俗擱有力」(台語),但卻有些「哲理」。 左傳說;「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雖久不廢,此之謂不朽。」可見人的形體雖會朽壞,但精神確有長存之機會。 揚名立萬、成就功業,是人為了滿足「自我成就」的最高需求,因此能夠在某一個行業出人頭地、嶄露頭角是令人羨慕的,但其實在各行各業的成功率百不得一。我年輕的時候曾經從事汽車業務代表和房屋業務代表的工作,由於應徵的條件不高,錄取的多,淘汰率更高,最後成功的業務代表是其中的佼佼者,都是比別人付出更多的心血探訪客戶,不眠不休的代價。因此立功的代價是很高的,現代大企業家,哪個不是拼命才有今天的成就的?不是看報紙、喝茶就能成為董事長的。 古今書籍汗牛充棟,我高中的時候雖然文筆不錯,但是我常想:「日光之下無新事,哪些思想或文章,古人沒人講過、寫過?我的文章思想能比得上李白、杜甫、蘇東坡、拜倫、莎士比亞嗎?」他們是真正「立言」的人,因此不想提筆寫作。自中年我才「覺今是而昨非」,知道「我手寫我口」,只要自己寫得高興、編輯看得高興、讀者有些「小小」的會心與共鳴,不求「文章千古名」,「不朽」不求而自來不是嗎? 立德是最難的,五大宗教的教祖—耶穌、釋迦摩尼、穆罕默德、老子、孔子是「立德」的偉大宗師,他們的德行令人景仰。其實「凡夫俗女」的尋常百姓,只要能把家庭管好,讓子女不要學壞,讓年老的父母得到奉養,妻子能夠快樂在公司能夠盡心盡力,完成自己應付的責任,不貪圖非份之財而犯罪,那末就是「立德了。如果每個人不犯法,社會就太平了。 三不朽其實不難,只要盡心做事、盡力寫文章、不要犯罪,你就是不朽的人。 |
|
( 心情隨筆|心情日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