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發財夢醒
2014/11/07 14:32:49瀏覽1222|回應1|推薦4

【忠於本份‧平凡人生】文集《生活篇》

【故事一】

「不要為自己積攢財寶在地上,地上有蟲子咬,能鏽壞,也有賊挖窟窿來偷(太六/19)

  「不要勞碌求富,休仗自己的聰明,你豈要定睛在虛無的錢財上麼?」 (箴廿三/45)

1999年亞洲金融風暴,東南亞各國受國際投機客狙擊,貨幣大貶、經濟停滯、企業破產;街頭有失業工人暴動,找有錢的華裔工廠、商店搶劫。台灣政府組團去東南亞,希望拓展台商南進的機會,我服務的中華開發公司,也兩度派我隨團參加。印尼情況最慘,印尼盾貶至風暴前的1/4~1/5(1美元兌2400印尼盾,貶值至12000印尼盾)。在印尼與僑商餐敘時,對面坐著一位印尼最大的咖啡商,我們稱他「咖啡王」。他帶著愁苦憂悽的面容,對我們說:「不要再叫我們「王」了,命都快沒了。」想想按美金計,他們的財富在瞬息之間損失了八成,生命朝不保夕,多少的財富又有何用? 

【故事二】

「今世富足的人不要自高,也不要倚靠無定的錢財」(提前六章17節)

開發當年曾投資一家化纖工廠,負責人鄭先生是台化技術幹部出身,技術很好,惟財力不足。初期因為產業景氣正走上坡績效不錯,公司順利掛牌上市。他也當選當年的青年創業楷模,頒獎當晚在圓山飯店大擺宴席慶祝,我也受邀參加。看見鄭董事長意氣風發,得意忘形狀。我在敬酒時以前輩身份提醒他:「過去的青創楷模五年後風光不再的很多,今晚過了就把『它』忘了。」他嫌我不識相,給了我一個白眼。不料,三年後這家公司在景氣走下坡時,財力不繼,而來開發申請紓困。鄭先生再看到我十分尷尬與懊悔。這家公司目前還在,只是老闆換了人。 

【故事三】

「人有惡眼,想要急速發財,卻不知窮乏必臨到他身」(箴廿八章22節)

「起初速得的產業,終久卻不為福」(箴廿章21節)

一位年輕時的朋友,是一家大型電子公司工程師,太太作點小生意,販售女性成衣,夫婦都很老實。年輕時積攢了一些錢,購置房屋,他以分期付款買了兩戶,完工時一戶留著自住,一戶出售,因正值房價上漲增值一倍。太太食髓知味,又繼續擴大用財務槓桿投資房地產。未料房屋價格回落,手上存屋無法脫售,又都是借貸資金,只得打會,借新債還舊債,甚至向地下錢莊調頭寸,終至周轉不靈,銀行查封他們名下的房產,地下錢莊追債,先生避債海外,太太為債坐牢。 

【故事四】

「豐富尊榮在我,恆久的財並公義也在我。我在公義的道上走,在公平的路中行,使愛我的承受貨財,並充滿他們的府庫。」(箴八章182021節)

「但那些想要發財的人,就陷在迷惑,落在網羅和許多無知有害的私慾裡,叫人沉在敗壞和滅亡中。」(提前六/8~9)

一位學經歷都很傑出的朋友,原任職民間公司高階主管,又有專業執照,還兼職顧問公司,本有大好前途。但他覺得賺辛苦錢枉費了個人專業,因此與投機廠商合作,勾結不良官員,紙醉金迷,冒很大的財務及法律風險進行法令邊緣投資。本指望撈一票吃一輩子,結果偷雞不著蝕把米,合作案失敗,又積欠大筆債務,最後惹上官司,毀了大好前程。 

【故事五】

過去台灣地下投資公司「鴻源」是最大的騙局;他們以高於市場數倍的利息吸收存款,且每月付息,早年月息3%,遠高於銀行年息4%。商場實務不可能有這樣好的利潤,縱使有少數獲利特別好的公司也不可能每月付息。這就是「老鼠會」,吸收後來者之存款本金,付前面存款人利息,終有雪球滾不下去的時候,結果投資人多是血本無歸。雖有此前車之鑑,近年仍不斷有新騙局一直在重演。

教會就曾有一對年輕夫婦,衣著華麗,開雙B名車,住信義區豪宅,豪華辦公室也設在信義計劃區。他們號稱是外國投資基金的台灣代理人,在一家知名外國銀行開一戶頭,給一堆無從查證的外國投資公司名單。還在辦公室開查經小組,藉此招攬投資人及招募投資的年輕理財公關。我發現後即向教會及一些認識的投資人提出警告。惟一些人財迷心竅,為高利所惑,執迷不悟。直到東窗事發,這對夫婦為警調搜索扣押,投資人才發現他們所有房產都已抵押變現,存款也早已匯往海外,最多打官司坐牢而已,又能奈他如何? 

理性節制的理財方法是:

1.用自己瞭解的工具。

2.投資在自己經驗所熟悉的範圍。

3.量力而為,適度的舉債。

4.風險與利潤成正比,高報酬、高風險。

5.事先控制自己可以承擔的最大風險。

6.風險不要過於集中,要分散。

7.投資對象要具知名度與公信力。

8.要保有一定的流動資金以備急時之需。 

我秉持的理財原則是:

1.誠實的手段不騙財

2.節制的態度不貪財

3.超然的立場不沉迷

4.耐心的經營不急躁、欲速則不達

5.謙虛的態度不以物喜、不為己悲

6.勤儉的生活不奢華浪費  

( 不分類不分類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ben0313&aid=187850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