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長大的世界
2007/08/18 10:37:10瀏覽552|回應1|推薦8

我被那文字深深吸引了。即使只是短短一小段描述,作者就可以把人物形象刻畫得極為鮮明,幽默的筆調令人拍案不已。這就是我對邦妮‧西姆科為女兒所寫的小說《閣樓裡的信》的第一印象。

已經足足兩年沒有看小說了。上一次是看羅蘭《飄雪的春天》,讓人有一種意義重大的感覺,因此我對這本書懷抱著一些額外的期望。那就是,我希望經過這兩年的生活體驗後,能讓我在讀小說之際有一些不同的領略。這是一本寫給青少年--尤其是給女生--的成長書,包含了一個小女生轉變為年輕女性的各種歷程,從生理的轉變到情感的追尋,也探討了同性戀的認同議題。雖然並不與我直接相關,但卻使我重新用一個女生的身分再長大一次。這是一種很奇妙的體驗。

故事從作者第一人稱的窺伺開始,麗西看到父親帶著新女友要與母親離婚,於是他們在極為倉卒之下,從鳳凰城的旅館搬回里奇伍老家。爺爺對他們很好,奶奶則完全相反,甚至刻意想折磨她媽媽。幸好母親即時找到工作,新學期也開始,讓她展開新生活。

她在學校認識一位比她大一屆的學姊伊娃,就跟她住同一條街。原來她可以這樣跟著學姊的腳步成為一個大人,但她對伊娃第一次接觸時就發生的那種異於常人的感情則令她害怕。儘管如此,她還是與伊娃成為形影不離的密友。

另一方面,麗西也終於發現了自己的身世。媽媽在他們所住的閣樓裡用鐵盒藏了一些信,都是一些情書,有媽媽寫給體育老師的,也有她那差勁父親寫給媽媽的。她這時才發現原來自己的生父正是她現在的體育老師。她一方面奇怪為什麼母親要與另一個差勁的人私奔,一方面也想與自己的生父相認,最好能再把他跟媽媽搓合。

不過在一次正式的拜訪之後,她完全失望了。那次體育老師並不在家,而他女兒--也就是麗西的同學,轉述她父親對「酷兒」(女同性戀者)有極度的歧視。麗西很灰心,這位體育老師本來給她的印象極好,但此時完全破滅了。更意外的是,不久之後這位體育老師因為涉嫌長期性騷擾女學生而上了新聞。那天她看到母親看新聞的神情,才明白為什麼母親選擇與別人私奔,那並不是要逃避他奶奶。

在經過這些震撼之後,生活還是逐漸步入佳境。麗西媽媽的同學--也就是學校校護--意外認出她並與他們聯絡上,她便安排著麗西媽媽和她班級導師相親。這位導師人很好,麗西感到非常興奮。一切進行得很順利,他們一起出遊、吃大餐、滑雪、計畫買房子……那年麗西過了一個很美的耶誕節,整個家的氣氛正轉向光明。

這中間也穿插了許多事。包括伊娃因為患有閱讀困難症,老覺得父母想生個弟妹來取代她而鬧自殺。伊娃康復後,大家百般順著她,於是她一次約了麗西參加一場軍官子女的派對,想認識一些男生。到最後才發現被騙,好不容易逃了出來。

麗西也在萬聖節時邀伊娃玩不給糖就搗蛋,那是小孩子的遊戲。麗西只是想體驗一下,她小時候從來沒玩過。從這裡可以發現兩人不同之處,伊娃不斷的想成為大人,她的房間也都是影視雜誌和最時髦的衣服;麗西則相反,她在長大之際卻還想回味身為小孩子的感覺,注重溫暖的家庭氣氛,不在意打扮自己以吸引異性(當然這也牽涉到其同性戀傾向)。

總之,在她以為一切都會有好的發展之際,她媽媽卻又突然離開了。那原先害他們倉卒離開鳳凰城,一路落魄回娘家的差勁父親,竟然再度出現在她面前。奇怪的是,媽媽竟然還願意而且滿心歡喜的跟他走,就好像賭徒滿心以為還能再贏錢一樣。媽媽只交給她一封信,裡面包著導師送的戒指,要她退回去。一切就這樣結束了。

麗西開始恨她母親。她把時間花在寫日記上,活在記憶中。她原有的好爸爸和新生活就這樣不見了。奶奶已經不再評論任何事情,她開始發現奶奶這麼刻薄,或許是媽媽自找的。這中間她莫名奇妙交了一個男朋友,但他們第一次約會就讓麗西發現,原來跟那次被騙的派對一樣,男生總是有目的的想占有一個女生,尤其是女生的身體。

她沒有想到能再見到媽媽。媽媽非常落魄的回來,她假裝熟睡。這期間,麗西的導師仍然跟往常一樣,時常帶她出去、陪她聊天,就像什麼也沒發生一樣。而在麗西意料中的,她媽媽期望與她導師復合,只是麗西卻反過來嘲弄她。總之,事情並沒有到絕望的地步。她還是幫媽媽帶回了那枚戒指和一封信。

不過同時她卻也因為伊娃對她媽媽的負面評論而和伊娃鬧翻。這對她來說似乎是更嚴重的一件事。直到有一次,伊娃的父母請她幫忙帶嬰兒,麗西才偷看到伊娃的日記,隨後他們更意外的和好如初。

在麗西為媽媽當伴娘,迎接自己的新爸爸的時候,她感到無比的幸福。因為她已經進入了那真正好的新生活中,並且她知道,伊娃一直都願意和她做朋友,而且伊娃也一直都明白她的心。

我可以確定這本書的確很適合青少年閱讀。它的情節起伏比較明顯,容易引人入勝,也比較少出現深度的但晦澀的敘述。我之前對《飄雪的春天》的印象是,它到第二部的情節變得沉悶而晦澀,讀起來有點吃力,可是後來又發現這樣的敘述其實包含了更深入的意義,對人物內心的轉變能更精細的表現出來。這使故事由平凡而提升為偉構。

而《閣樓裡的信》則在許多地方顯得深度不足,會覺得並沒有想像中那麼令人感動。比方說麗西媽媽在閣樓裡藏的那些信,一開始很神秘,讓人不禁想像麗西要是發現的話,不知道會有什麼驚天動地的心情變化。結果並沒有,她只不過覺得驚訝而已,可是讀者並沒有同樣覺得震驚。

一方面可能是由於第一人稱的敘述立場,使麗西在描述自己某些內心想法的時候有點假。直到後面麗西把想法寫在日記上後,才覺得一切變得很真實。另外,同樣也因為第一人稱敘述的關係,使伊娃的形象更為鮮明,一舉一動都在麗西心裡留下深刻的印象。

對我來說,我則把自己變小,重新體驗一次長大的感覺。以前我有點像伊娃一樣,不斷想了解大人的世界,想知道為什麼大人會憂鬱、會把事情想得那麼複雜;直到現在,我也開始把事情想得很複雜,常常覺得鬱鬱寡歡以後,才發現能當一個小孩子有多好。我寧願像麗西一樣玩不給糖就搗蛋,不懂得打扮自己,不知道該怎麼吸引異性,像個笨蛋一樣連點菜都不會,讓服務生用異樣眼光一直看……其實有時候這樣也不錯呢!

長大的世界並沒有我當初所想像的那麼好,一直以來我都有這種感覺。長大是一件很累人的事。只是在讀了麗西的故事以後,我多了一點勇氣,相信自己可以順利的活在大人的世界裡。《閣樓裡的信》所帶給我的,就如同它在書中所帶給麗西的一樣。

( 不分類不分類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bemoreheart&aid=1167400

 回應文章

一點心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內容修正
2007/08/20 23:59

在此想對上述的情節大意做一些修正。這兩天把書再翻了一下,發現之前憑印象的敘述並不很中肯,曲解了許多原作的用意。

其中在麗西媽媽與她的導師相親的那段,事實上那天正好就是萬聖節,麗西就在大人出去的時候,邀伊娃玩不給糖就搗蛋。而伊娃自殺是在這之後,因此伊娃邀麗西參加軍官子女的派對是在更後面。這是一個上文敘述情節時不慎混淆之處。

另一個混淆是麗西交男朋友那段,應該是發生在她和伊娃鬧翻之後,而非媽媽離開時。

之所以要特別更正這兩處錯誤,最主要是因為這對於本書所展現的精神有相當重要的影響。在麗西邀伊娃玩不給糖就搗蛋那段當中,有點像是憑空插入,和前後文沒有太大的邏輯關係。但事實上,這整段正是麗西非常仔細的觀察伊娃的過程。文中不斷提到麗西認為伊娃表面看起來完美無暇,內心卻又隱藏著黑暗醜陋的一面。這是伊娃自殺的伏筆。

另外,在整本書看完後也不禁讓人思考,書中對於同性戀的敘述似乎很少,讓人懷疑這是否足以探討所謂的同志議題,假使有的話,也未免太膚淺,還不如不寫。但現在仔細重讀上述那章萬聖節之夜後,才發現麗西觀察伊娃的過程,便是同志議題的敘述。或許我們會認為,提到一些生理或肉體上的異常接觸才屬於同志議題探討,但本書並不用這種方式。它給我的感想是,同志的情感與異性戀相同,可以只是精神層次的,不一定要有肉體的強烈接觸才算。從頭到尾,麗西只告訴我們,她對伊娃有一種特殊的感情,她會對伊娃交男友感到嫉妒、她希望伊娃與她約會,她從伊娃身上得到一種幸福感與歸屬感。這與下面那段,當麗西與伊娃鬧翻,她便任由自己給男生追求,藉以填補伊娃的地位是相同邏輯的。

我想這對同性戀才是一種平等與尊重的探討。如果老是將同性戀與性行為聯想在一起(譬如斷背山的原著小說就讓我有一點這樣的感覺),那我認為,還不如不要寫吧。沒什麼意思呢!同性戀與異性戀一樣是人啊,凡是人就一定會在肉體慾望之外,還有精神生活的啊。我們為什麼要特別窺伺同性戀者的肉體生活那部份呢?麗西的觀點在此處給我很大的啟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