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詩半酒半幽夢,最是文人吟嘯半邊月; 一杖一蓆一青燈,獨惟隱者愫懷一點心。
【說明】
又到秋分了,又該是寫對聯的時候了。今年的一點心對聯該寫什麼呢?這次從「半」這個字開始發想,以便跟「一」相對。以前在空大修國文課的時候,讀到一篇〈半半歌〉,大意描述了凡事只求半好半可,不過份追求完美的開放生活觀。比如文中提到:「童僕半能半拙,妻兒半樸半賢…」當初讀到這裡覺得很有意思,居然有人希望自己身邊的人半好半壞的,不必什麼都好。
一點心這一年以來對「半」這個字也算是有些領悟了。一方面是我發現世界上並沒有所謂絕對精確或絕對正確這種東西,因為衡量世界上的事情從來就不是只有一種方法或一種角度而已;一方面則是發現既然世界上的事情不能只用一種角度來衡量,好與壞、是與非、正確與錯誤這一類二分式的價值判斷也就沒有必要了。我過去幾年看到許多人因為對於某些事情堅持一種完全絕對的立場,決不容許一絲一毫模糊空間的,結果最後都把好端端的事情完全搞砸,而且搞砸的程度往往正好符合他堅持立場的程度。當然我並不是主張世界上沒有是非可言,為非作歹當然是不行的。我的意思只是說,借用《菜根譚》的話來講:「好察非明,能察能不察之謂明;必勝非勇,能勝能不勝之謂勇。」凡事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半開半闔的,朦朦朧朧的,也許才是真正的明察秋毫。
所以一開始我想出的上聯是:「半開半闔半朦朧,最是人間天上半邊月。」不過後來發現這幅上聯實在很難對,因為「開」「闔」是動詞,而且部首相同、意義相反;「朦朧」是形容詞,又是部首相同的疊韻副詞。要在下聯找到同時滿足這麼多條件的字還真不容易,所以後來索性就把上聯改了,改成全部都是名詞,詩啊、酒啊、夢啊,這樣就好對多了(一方面也是發覺「一」這個字後面接名詞會好接很多)。這也算是一種小小的作弊?呵,反正題目是自己出的,既然寫不出答案只好把題目改一改。答案要配合題目,題目當然也要遷就答案了。這或許正是「半」的意境吧。
關於內容本身,上聯藉由文人的吟詠烘托了月為文學靈感之泉源,下聯則是表達了隱士在不為人知的外表下存著一顆真誠的心。這年頭不曉得是因為社群網站發達,或是各類社交社團活躍,好像幾乎我認識的所有人都被這兩樣東西綁住了。要嘛就是整天上社群網站,要嘛就是很投入某種社團活動,而且還一直拉人參加。我實在有點疑惑,難道一個人獨處會死是嗎?就連原本應該屏棄外緣,回歸內心精神探索的宗教團體,也都變得社團化和交際化,整天拉人參加活動,而且還把拉人當成重點工作了。宗教如果發展到這種程度,我個人覺得,它不但不能利益眾生,反而成為眾生的負擔了。到底還有誰能夠像古代的聖賢那樣,比如顏淵,靜靜的獨處在一個不為人知的地方,細細的體驗心靈呢?也許有吧,隱士一直都存在,也一直都不為人知。既然不能認同世俗的風氣,也不能認同把宗教世俗化的歪風,那我只能自己當個隱士,「隱居以求其志,行義以達其道」了。僅以本聯表達在這混亂時代的一點心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