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香港電視 – 來生不做香港人(客家女人)
2015/02/06 01:40:16瀏覽2480|回應0|推薦4

 

在一片吵吵鬧鬧,這樣又那樣之後,王維基先生的香港電視終於拍板定案透過網路讓觀眾收看,那些大家期待已久,也放了很久的劇集也終於得以現身在觀眾面前。雖然每部戲口碑收視不一,但毫無疑問,「來生不做香港人」,確實讓大家覺得有那麼點耳目一新的感受。

對一般觀眾來說,這部戲最值得期待的應該是看到久違了的張可頤,我完全可以理解,在香港奇怪的電視生態之下,能夠看到前TVB演員在劇集裡頭原音講廣東話,真的是一件令人感動的事啊!潘燦良,這位香港的「劇團王子」,算是穩定加分牌吧!其實不是很懂為什麼香港媒體老是要把「潘燦良」跟「蘇玉華男友」這兩件事連在一起?對非香港人來說,因為沒機會看潘燦良的舞台劇作品,有這樣的聯想也就算了,但香港媒體,是真的以為人家拿幾個香港舞台劇最佳男主角獎是拿好玩的就是了?(所以舞台劇在香港到底是有多小眾啊?!明明一年到頭都有演出不是?我如果住在香港,大概光香港話劇團的戲就足以讓我看到破產!)

「來生」的故事架構不算複雜,就是一對姐妹,一個留在大陸一個來到香港,至此展開完全不同的人生,也因此培養出不同的價值觀,而這齣戲,顯然希望透過這兩姐妹經歷的人生與彼此的對話,來突顯中港衝突。

故事的開端由梁家叔叔游泳到香港的過程開始。如果說我對港視最大的不滿是什麼,應該就是港視老是拍得黑漆漆的畫面了,警界線是這樣,來生也是這樣,導演啊,我又不是坐在電影院裡頭看電影,家裡的LCD螢幕真的不太夠力顯示你那烏漆抹黑的畫面質感好嗎?!

這部戲花了8分鐘來講這段逃亡的故事和歷程,如果畫面不要這麼黑的話,我可能還不至於覺得這8分鐘有這麼漫長。可以理解導演應該是試圖透過這段劇情,來讓不曾經歷過這段歷史的香港年輕人,能夠知道當年到底發生了什麼事,試圖用這樣的基石來交代現今的中港衝突背後,被許多人遺忘的背景。不過,我覺得效果有限就是了。就連艾威飾演的叔叔,當年歷盡千辛萬苦到了香港,最後這條線都好像斷了一樣。到了故事最後,他為了老婆沒有床位去跳天橋,走上街頭為香港抗爭,整部戲都沒有對他的背景做任何的聯繫與呼應,如果是這樣,其實這段真的沒有必要拍,文字跑馬燈走過,不用半分鐘就可以搞定了不是嗎?!(要知道第一集最開始就出現可能讓人看不下去的內容,是很危險的一種安排啊!而且不知道為什麼,我覺得好像聽肥佬黎講自己當年游泳去香港的故事,都還比較有畫面一點?!)

不過整體來說這部戲還算好看,尤其是對比TVB近來的一片慘淡,只能說幸好還有港視啊!(雖然以港視目前放出來的戲來看,水準也不一就是。)雖說我寫完之後突然發現我好像用了遠高過對TVB的標準在檢視港視的這部戲,但我還是要說,這戲真的不錯看,大家有空真的可以拿出來看一看啊!

先說說道地港女An霸梁美行,以港劇慣性的編劇手法來說,女主角就算有什麼性格上不討喜的特質,最多也就維持著個10集左右,之後就會開始剖析女主之所以產生這種性格的背景,用更多不同面向來讓觀眾對女主改觀,唯一的分別就是,編劇編這個轉向,編得漂不漂亮而已。來生裡頭,梁美行也跳脫不了這個走勢,整體來說梁美行的角色架構,應該算是這部戲裡頭最完整的一個了!雖然跟Hill少之間拖泥帶水的感情線上,編劇在Anson的心路歷程上著墨不多,但張可頤的演出也算是有盡到填補空白片段的責任。

看了張可頤這麼多年,感覺她在病癒復出之後,整個人顯得柔和許多,這點在法證先鋒三裡頭就能明顯感覺得到。現在的張可頤,比早年的她更懂得如何去創造角色的多元面向,讓觀眾更能對角色產生同理心,雖然還是演出女強人角色,但這個Anson,顯然比張可頤以前的角色要討喜許多。

至於被高登選為「最想嫁的男人」的Hill少,我想,Hill少之所以能夠這麼受到觀眾喜愛,潘燦良的演出功不可沒!認真講起來,Hill少是個花心、心軟、三心兩意、遇事就閃的男人,這樣的男人到底是哪裡值得嫁啊?!(所以其實高登網民你們到底是想嫁Hill少還是想嫁潘生啊?!)不過還是那句老話,演員的詮釋往往決定了觀眾會不會喜歡這個角色,不得不說,潘燦良是真的把Hill少演得很可愛啊!

潘燦良詮釋的Hill少,算是港劇裡頭少見的男角,滿妙的是,雖然一般人都喜歡「通俗」地認為舞台劇演員肢體動作通常比較誇張,但潘燦良的Hill少,比起TVB許多男演員來說,我倒覺得反而來得要內斂許多。不知道是不是因為Hill少就是一個花在嘴巴上頭的角色,所以潘生的Hill少大部分表情也都放在臉部,真的是名符其實一張臉就騙死觀眾啊!(有酒窩是真的很吃香啊!)

我很喜歡這部戲前段Hill少跟Anson的對手戲,除了編劇在對話上頭下的功夫之外,最主要還是因為,這兩個角色走在同一個節奏上頭。可惜是Hill少和Anson的鬥嘴戲隨著這兩個角色分手之後開始買少見少,等到Hill少跟Isabella正式走在一起之後,只能說,看長短腳跳舞,真的是有點辛苦啊!(默默為潘生掬起一把同情淚……)(為了潘生,我很努力用我的左手按住了那個很想用滑鼠飛過的右手。)話雖如此,潘燦良踏足小螢幕確實是填補了香港電視圈男演員的某一塊空白,但我也相信,他應該也因此真正感受到電視演員的無奈吧!(雖說潘生不願進大台拍戲,但我還想在大台繼續看到蘇玉華啊!然後那個,大台很小氣,你知道的,還是……一點吧!)

不過整部戲我最喜歡的角色,卻反而是劉美君的梁美田。不是很懂港視把「客家女人」這個劇名換成「來生不做香港人」的原因是什麼?據說是因為覺得原本的名字「太娘」,但問題是,如果劇名是「客家女人」,那麼主角顯然應該是梁美田,但若是「來生不做香港人」,主角就應該變成梁美行。可是,不論劇名到底是哪個,主角到底是誰,這部戲既沒有認真探討梁美田的客家女人本質特色,也沒仔細深究梁美行對於身為一個香港人到底有什麼感覺,那麼,這劇名基本上是呼嚨觀眾的就是?!

很可惜這部戲在架構梁美田的角色時,不如梁美行來得完整。其實梁美田本身的故事元素非常豐富,被自己的家人出賣欺騙,眼睜睜看著妹妹拿著自己的證件去了香港,(不要忘了一開始最想去香港的人其實是美田),又因為媽媽中風,只能困在家照顧母親,被色魔強姦後喪母,幾番努力成了地方有頭有臉的四口姐,卻得忍受一個醉酒就只會打老婆的老公,甚至最後還讓小三都給進了門。

這樣的故事元素,已經足以架構一個非常深刻地故事,但偏偏編劇卻沒有讓四口姐,自己去說自己的故事。如果一開始,這部戲的定位就是「客家女人」,那麼,是不是也應該至少要讓四口姐說一說,面對病床上,那位讓她失去成為香港人的機會的母親,她如何能夠無怨無悔的付出,對於老公的拳頭,她如何能夠忍受,對於小三,她又如何能夠寬容。更而甚者,她是因為什麼(其實應該是因為美行),終於能夠決定對家庭放手,終於有勇氣為自己的愛情而活。四口姐真正的客家本色,不是在於她一個人面對病痛的勇氣,而是在於她對於家庭的執著和寬容,而要讓這樣的四口姐能夠放下執著,追求自己的幸福,也不是幾句中港衝突國情不同就能解釋的,而是這部戲一直想要告訴觀眾的「血濃於水」,這些,都不是一句「她真是真正的客家女人」就可以帶過的東西啊!

編劇大人們,拜託不要再老是只用演員的對白來闡述一部戲的核心價值了好嗎?!

整部戲前20集雖然有些美中不足,但整體來說還算值得嘉許,真的讓人比較受不了的,反而是最後五集的所謂高潮。我明白編劇喜歡在結局推高潮來衝收視,但對我來說,這部戲最後的劇情安排,卻反而是做小了整部戲的格局。(就是好好一部大時代劇,硬生生被弄成了婆媽劇收尾,怎麼說都是可惜啊!)

最後五集,狗血灑得很大,細節卻明顯不足,甚至看一看,還忍不住會有是不是跳看了哪一段的疑惑。對我來說,四口姐的癌逝以及Hill少的殘廢,都有那麼一點狗血的嫌疑。如果一定要寫四口姐的病,那麼為什麼不多給她一點空間,去說一說她為什麼這麼堅持要這麼孩子?總不是真的一句不能扼殺生命就可以交代過去的吧?!一直沒能生育,可想而知對於傳統客家女性的四口姐來說,絕對是個遺憾,而當這個遺憾終於得以被填補,就算犧牲生命,或許也覺得值得。但這些,總不能都留給觀眾自己想像吧?!

至於Hill少的殘廢,我真的不太知道編劇想要說什麼,是想要突顯Anson最後的轉變嗎?!又或者,編劇想要利用Anson最後的轉變,來帶出她本身的客家女人特質?我還滿喜歡張可頤詮釋Anson最後終於找到Hill少,哭著要Hill少不要再離開她的那段,只可惜,喜歡和合理是兩件事,如果Anson最後終於屈服於自己的倔強,終於能夠放下並真實表達自己的渴望和心情,那麼,從Hill少離開到重逢,會不會也跳過太多AnsonHill少的心情轉折了呢?!(Hill少的心情轉折根本就是完全沒提到啊!)(結果整個最後一集,我印象最深的竟然是潘生玩輪椅技術好好,是怎樣啦?!)

這部戲可以說的當然不只這些,但基於篇幅已經過長,就先到此為止吧!不管如何,能夠看到熟悉的張可頤,驚喜的潘燦良,看到香港的電視劇終於有所突破,還是一件開心的事啊!

後話:看「來生不做香港人」的過程之中,我一直想到當年廣電基金的「地久天長」。「地久天長」應該算是非常早期的中港台合拍劇,當年香港部分的合作電視台,就是TVB,這部戲集合了金士傑、張國柱、寇世勳,甚至還有我當時第一次看到的潘虹,不得不說,當年台灣拍大時代劇真的很有一手。來生不做香港人,其實一開始真的頗有那麼一點這樣的氣勢啊!

圖片來源:來生不做香港人官方網站

 

 

( 休閒生活影視戲劇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bbblue&aid=207296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