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一場「夢傳說」-- Other
2007/09/25 02:09:27瀏覽2057|回應0|推薦1

說完了Amy的部分,來說說其他人的演出吧!整部戲除了秀雯之外,最讓人鼓掌的,應該就是陸仁山的林翔了,能唱能演,連節奏都掌握的相當不錯。一出場的林翔,不對,應該是一出場的陸仁山,說著自己能體會林翔的心情,接著唱出「重拾舊情」,可以說是這部戲最先進入戲劇的橋段,而林翔,也確實讓我們跟著他一起掉進了他的戲,他的故事當中。而在「心也亂了」當中,林翔有一句突然重覆起「重拾舊情」的旋律,個人覺得那句很難,但陸仁山每一場都做到了,至少我連看了三場,他都稱職而完整的將這句唱出來,沒有僥倖,他真的做到了!

再來說說兩組的主角吧!胡樂這個角色,如果說唱歌,我投票給何健,但如果說演戲,我投票給陳榮。怎麼說呢?就歌唱這方面來說,何健確實是在音準跟感情上都來得出色許多,甚至是在對唱時,他都盡量選擇了跟其他演員一樣的唱法去唱,這感覺在胡樂和胡晶晶對唱時最為明顯,他對歌曲的詮釋方式,和秀雯較為接近,也因此,兩個人對唱時的流動方向是一致的。而陳榮,嗯,老實說,他每次一開口唱歌我都很緊張,因為走音實在走得太兇,我不知道有多少觀眾對這件事情不能忍受,但至少,這件事確實嚴重影響了我看戲的情緒。我看15號晚場時,至少前半場都是ok的,但到了尾場,走音的情形就更加嚴重,我甚至在上半場就開始擔心,接下來胡樂和胡晶晶的合唱,是要怎麼辦?幸好,合唱很順利的完成,所以,陳榮應該是下歌時的音準抓不住,而由秀雯先開始唱,就沒問題了!

(關於這個問題呢?有個方式或許可以參考看看。如果演出有live band的話,可以試著叫樂團在演員下歌前幾小節,偷偷演奏著演員下歌的第一個音,讓他可以聽到,效果應該還不錯喔!不過當然啦,前提是那個前奏不能跟下歌的第一個音太不合,演員也不能站在舞台太內側,不然就不管用啦!)

但我要幫陳榮演戲的部分拍拍手,就節奏感來說,他把胡樂這個角色詮釋的可圈可點,他的胡樂可愛活潑,而且說話的點抓得很好,讓戲用他的節奏走下去,應該說,胡樂的戲,本來就應該由胡樂來決定節奏啊!陳榮這次的演出,是真的抓到了「演戲­」的感覺了!

至於舒玲和凌浩,說真的,我對凌浩這個角色沒有太多想法,兩個凌浩表現都算是中規中舉,我不會看舞,單就歌和戲的部分,其實凌浩能發揮的東西並不多。而舒玲,投票給彭蓉蓉,沒什麼特別原因,就只因為我覺得她唱歌比較好聽,沒辦法,對舞蹈我是完全的大白癡,喜好部分,當然就會直覺式的用自己熟悉的部分來決定囉!

特別來稱讚一下那位「是咩」的舞蹈員,不好意思,我不知道這位叫什麼名字,但他真的抓住了我的眼光。一開場那段不知是台山話還是什麼話的「是咩是咩」講得真是超級順口,不論這種語言是不是他的母語,光是那一段的戲,就已經夠搶了,節奏和口語清晰度都沒有問題,而回頭問導演胡樂在哪裡的那一句,也十足做到了演員所該做的,不說,也許人家還當真不知道他是個舞蹈員呢!如果我沒記錯,胡麗仙摔跤時,站在她旁邊的應該就是這位舞蹈員,導演,怎麼不在這場當中,給他一點戲做呢?!應該有很多東西可以發揮啊!

至於音樂,Leon的音樂真的很棒,不論對音樂有沒有研究的人,都不能否認夢傳說裡頭的歌,很好聽,和聲也很漂亮。這不是一個熱熱鬧鬧敲鑼打鼓的戲,所以音樂所扮演的角色相對來說變得更加重要,因為,它會是所有沒有對白的空檔當中,最重要的一個,說故事的工具。不知道有沒有機會,可以有機會讓Leon說一說,這部劇當中,每一首歌,和每一個配樂,所代表的意境,以及如何被設計出來的過程,相信,那會是相當精彩的一堂課吧!

可惜的是,這場演出的CD是預先錄製的,如果沒有看過現場演出,應該可以滿足於CD裡頭的詮釋,但如果看過現場,就會知道CD裡頭所表達的戲劇性不到現場演出的十分之一,更不要說,CD裡頭的歌,並不完全與現場演出相同。另外一個可惜是演出時沒有使用LIVE BAND,當然,真的要用一個BAND在台下現場演出,需要考量的事情相當多,但是,若是真的全部現場,應該效果會更加不同凡響。希望這齣劇能發行現場錄影的DVD,更希望會有機會可以再次演出,而再次演出時,能夠有現場的樂團,那麼對觀眾而言,所得到的享受將更加與別不同。

來說一下技術性的問題,我最開始一直很好奇到底這張CD的配樂是用樂團下去錄的,還是電腦音樂做成的,因為,弦樂的聲音很漂亮,包括撥弦的演奏都完全像是樂團演出,而管樂器包括應該是Bassoon Oboe的音色(又或者兩種樂器都用到了)也像是現場演出的,水晶水晶裡頭的小號也不會讓人查覺什麼問題,所以我真的認為是選擇性的使用樂團錄音而成的。但是,當非歌曲的部分,有一些短笛以及類似鐵琴所敲出的水晶聲音發出時,卻又忍不住讓人多聽兩下,因為,實在太像電腦音樂了!或許是因為這幾種聲音相對於其他聲音的漂亮而言,太容易被人發覺,所以顯得特別刺耳吧!這麼好的音樂,如果在這個事情上面讓人產生聽覺上的不愉快,真的是很可惜啊!

除了音樂之外,15號晚場演出時的音響也明顯是有問題的,只要演員一不說話不唱歌,音響在播出配樂時就開始爆音,照理來說,這些音樂所使用的音軌應該和演員唱歌說話的麥克風是不一樣的吧!那也就是說,應該是在輸出某一個音軌或播放器時,所放出去的音量超過了音響喇叭所能承受的範圍,硬體上和技術上的問題,我不是專業說不出是為什麼,或者哪個環結出錯,但是,中肯來說,這樣的事情如果發生在首演場,或許還能被原諒,但到了倒數第三場,不管是因為演藝學院的場地或是香港舞蹈團的音控,這樣的問題,都不應該發生,不是嗎?!

最後來說一下劇本,放到最後說的原因是,因為這部戲很好看,所以,劇本已經確定是值得大家稱讚的了,那就不用說太多啦!沒看戲之前,一直搞不懂那個國粵語版到底是要怎麼來演下去,老覺得演員一下講國語一下講粵語,不是很奇怪嗎?但沒想到,真的看戲時,這個問題幾乎完全不存在,因為不論是國語版或粵語版,劇本都很巧妙的讓所有的國粵語劇情變得合理化。不知道現在的香港是不是有很多人都把國粵語雜在一起講,但對我來說,我在看戲的當下,突然發現,這不就和在台灣看舞台劇,把國台語雜在一起講一樣嗎?如果台灣人不覺得這有問題,那麼,香港人或許對這樣的安排也不會覺得有障礙啊!一個屬於香港特有的文化,特有的表達方式,多特別,多難得!

總的來說,這部戲所帶出的驚喜還是遠大於中間小小的不足,不管是對觀眾或對香港舞蹈團,又或者是對Amy,相信大家得到的都太多太多。幸好看了三場,卻又些許遺憾因為時間關係,只能看三場,希望有機會,再重演,再讓我有機會到現場,去再感受一次,胡晶晶與林翔、胡樂的故事。

本文同步刊登於"公仔箱的自然光~陳秀雯"blog

( 休閒生活影視戲劇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bbblue&aid=1254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