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0/12/20 13:46:27瀏覽3099|回應2|推薦3 | |
以下內文有雷,不喜勿入! 念書的時候,曾經也算是舞台劇「大戶」,加加減減也貢獻不少給台灣的表演團體,後來慢慢也不知道是什麼原因,減少了進劇場看戲的次數。或許是生活忙碌,但或許更大的可能是,台灣的表演團體已經太久沒有給觀眾一些新的感動和衝動。之前幾年經濟不景氣,台灣人不愛藝文活動,常遇到的狀況是舊戲不停被拿出來重演,而最近遇到的是,票開賣的時候,大多對於戲目處在資訊不完全的狀態。每個劇團風格不同,有得劇團喜歡賣演員,除了主要演員之外,對戲的內容一無所知,有得劇團賣劇情或劇團名聲,除了戲名跟主要演員外,其他資訊則欠奉。等到真的有機會看清楚演員跟劇情時,通常已經買不到好的位置。我常常在想,到底那些表演團體安排宣傳的邏輯是什麼,每次等演員上節目開始宣傳,常常也就是根本買不到票的時候了!而當我走到票點買票的時候,我常會有一種去「下注」的錯覺,因為,大部分情況當下的我根本不知道是花了錢去買了一場什麼樣的演出。(所以,這些宣傳其實是做給台北場以外的觀眾看的?) 因為朋友邀約,也因為演員卡司,買了果陀劇場的「17年之癢」。買票時依然不知道是個講些什麼的戲,不過顧名思義,應該就是個17年婚姻男男女女的故事吧!我一直對果陀的改編劇本有點適應不良,這也是為什麼每次下手買果陀的票之前,總是有些掙扎。對於不是戲劇科班,純粹進劇場看戲的觀眾來說,其實改編劇或是原創劇,應該是差別不大的,反正都是去看一個全新的故事。而讓觀眾看懂故事內容並且產生共鳴,應該是演岀者的責任。翻譯改編劇當然存在著時間語言交換的問題,也同時存在著觀眾認同度及感知能力的問題,這也是為什麼我們需要改編和導演的功力來幫助觀眾融入,就這點來說,我顯然跟果陀有些格格不入。 李立群、蕭艾、陳湘琪、賴雅妍。很典型的台灣劇場卡司,老戲骨劇場人配上偶像劇明星,同時顧到了看戲以及看熱鬧的觀眾的需求。很多時候,偶像明星來演舞台劇還是具有相當不錯的票房吸力的。我是為了蕭艾買票的,這些年李立群舞台劇不少,反而是很久沒看到蕭艾了。(蕭艾跟果陀合作,是第一次嗎?)上一次看蕭艾是08年台北藝術節重演「這一夜,Women說相聲」,(其實這戲05年演的時候我就看過了,但難得原班人馬上陣,所以又進劇場看了一遍)而李立群算是穩定王牌,進劇場看戲之前,我最沒有期待的反而是賴雅妍。(我竟然不上心到沒發現另一個演員是陳湘琪,真是對不起她啊!) 因為沒有準備,也沒有買節目單,所以我很直白的看了這部戲。上半場說得是李立群這個一輩子都過得”滿好的”的中年男子,因為想要人生不只”滿好的”而去找上了蕭艾這個有無數次婚外情的已婚女子。李立群和蕭艾的對手戲穩紮穩打,節奏明確,對白有趣幽默,偶爾加點犀利,順利抓住觀眾的眼光。我喜歡蕭艾演第三者的時候的那種傲氣,更重要的是,即使是李立群一個人在講一大長串關於他這個”滿好的”人生時,雖然蕭艾沒有台詞,甚至沒有什麼大動作,你還是知道蕭艾是有反應的,或許是抬頭,或許是眼神,在偌大的舞台上即使坐在天邊這麼遠你還是能感受她並不是把舞台交給李立群一個人去唱獨角戲,而是跟你一樣在聽著那個中年男人”滿好的”人生故事。 中場過後,說的是這個中年男子的第二段「外遇」,賴雅妍飾演的傻模。賴雅妍的演出有爆點!可能是因為對她沒有特別期待,所以她的演出格外讓人驚喜吧!看偶像劇裡頭或是上節目的賴雅妍,給人就是一種氣質女生的感覺,所以演起這個怪怪美少女特別有反差。如果不討論劇本安排對觀眾造成的負擔的話,這段演員的表現算是不錯。以前沒聽過賴雅妍唱歌,她的歌聲倒是意外的有一種特殊的氛圍,看戲的當下只覺得她聲音意外的好聽,但這樣的詮釋方式和聲音特質,符不符合這個怪怪美少女,就見仁見智了。 可惜的是劇本在這段讓人開始覺得有些太過冗長了,Misa基本上已經是個又吵又怪又跳tone的角色,當她不停用高分貝去發出聲音,而這些對白就像是永遠轉不出去的在繞圈子時,觀眾就不只是分心,甚至是疲累了。如果要說演員的責任,或許就是當圈圈不停再轉的時候,觀眾只感受到重覆重覆再重覆,而感受不到每個圈圈所堆疊出來的層次。雖然是劇本讓演員去做一樣的動作和對白,但是如果能堆出不同的層次,那麼觀眾就能在這些重覆當中找到不一樣的感受。就這點來說,蕭艾處理的要比賴雅妍好上許多,(美蓮被重覆了這麼多次,仍然能逗笑觀眾。)或許這也是為什麼在看第一段故事時,並沒有讓人感到不耐的原因吧!不記得是轉到第幾次的時候,我開始有一種到底這兩個人什麼時候才要結束的感覺,不只是夏大同想送走這個怪怪女生,連觀眾都想送她下台了。 更讓人害怕的是,當觀眾好不容易送走這個怪怪女生之後,再來的竟然是個歇斯底里又憂鬱的好友太太。如果這中間經歷的是中場休息20分鐘,而不是短短的轉場的話,或許我對這位好友太太的忍耐度會高一點,畢竟觀眾的精神也是需要舒展的,更不要說這一段的對話重覆時間更短,頻率更高(就像是在舞廳裡頭,DJ放著僅僅兩小節的快節奏loops逼迫觀眾不停舞動一樣。)而且,再怎麼不知道這部原著劇本在寫些什麼的觀眾,看到這裡也搞懂了就是這麼一段一段的故事,依照之前的邏輯,這段戲還有得再”吵”下去。 有點浪費了陳湘琪這個演員,單看這個部分的話,陳湘琪的表現也算可圈可點,我第一次對陳湘琪印象深刻的演出是當年台北故事劇場的「露露聽我說」,她演露露,我當時甚至認為她搶走了李立群的光芒,所以某些程度上她真的很適合演歇斯底里的角色,畢竟在台上歇斯底里,還得要觀眾看得下去才行。她的節奏也抓得比第二段更明確,有稍稍拉回已經有點晃神的情緒,但是當夏大同逼迫著這位好友發生關係,一次又一次進逼到達高點時,那個爆發略顯弱了一些,爆發之後的餘韻似乎也給不夠觀眾足夠的時間和空間降落回地面,(是因為戲已經太長了嗎?)而當這位主婦匆匆離開夏大同他媽媽的房子之後,夏大同打電話給老婆的戲,也讓人覺得稍微趕了一點,如果說這三段沒有肉體關係的精神外遇,是要鋪陳夏大同這個”滿好的”人生中的一些省思的話,那麼這個省思,應該是在這個時間點被顯露出來吧?!不論是直接點出,或是留待觀眾自己去體驗,都必需留下足夠的空白,才能讓人去填補啊! 總體而言,這戲不能算是不好看,在演出的過程當中也可以說是笑聲不斷,如果濃縮成兩個鐘頭,在小劇場演出的話,(至少在戲劇院也會好很多吧!)我會覺得它非常棒!演員好,對白精彩!更甚者,如果這戲不要換三個女主角,而是只讓兩個演員去演出這三個故事的話,精彩度會更大一點!我不是很懂這個戲非要換三個女演員的理由是什麼,李立群一個人演足160分鐘固然是個大挑戰,但相對於戲的比重,每個女演員的佔比似乎又弱了一些,既然三段故事沒有交集,其實就用兩個演員來演完這場戲,應該也沒什麼問題吧?!(我甚至覺得如果三段故事用同一個女演員,可以營造某種牽動彼此的感覺。)如果李立群一個人演足160分鐘是賣點的話,那麼讓蕭艾跟李立群一起拼上160分鐘,應該會是個更大的賣點吧! 但是,當這是一個連同中場超過三個鐘頭的戲,又選在國父紀念館這個堪稱台北市最慘烈的演出場地之一時,這部戲真的有點超出觀眾的負荷了。先不要說國父紀念館的座位,就算買到一千二的票也一樣是坐在天邊,(以國父紀念館的場地來說,這個票價是不是貴了點?!)沒有望遠鏡不要說是演員的表情,甚至連一些細部的動作,比如最開場李立群拿杯子的動作,都不能看得太清楚,在這樣一個只有單一場景,細部動作又不能被忽略的戲裡頭,國父紀念館真的不是個好的選擇。(一直不是很懂果陀為什麼這麼喜歡這個場地,是因為觀眾數嗎?)而當這部戲的笑點全部集中在不停重覆的對白和動作時,三個多鐘頭,再加上下半場時間比上半場還長,也稍微超出了觀眾忍受的極限。當笑點重覆到不再好笑,動作重覆到沒有新意的時候,不免會在看戲的同時產生一種,到底什麼時候這兩個人才能不要再繼續重覆下去的不耐煩,走到這一步,就可惜了這樣的好劇本和好演員了,不是嗎?! 後話說一說,我滿喜歡這部戲的音樂,很有都會feel,搭配著冷漠社會中無奈又無聊的人生,挺適合的!我也喜歡三個故事對於那個屋子的轉場,就像是我們在用不同的角度去看著夏大同的故事,而夏大同,他的故事也在用著不同的方式轉著同樣的輪迴。(至少我覺得是同樣的輪迴),雖然我的劇評可能有點挑剔,但這仍然是部值得走進劇場去欣賞的戲,不過,記得在家養足精神再走進劇場,別讓白天的疲憊影響了看戲的情緒喔! P.S.實在覺得表演團體應該要發基本的劇目介紹給觀眾,也算是對台前幕後團隊的尊重,如果觀眾不買節目單,就連基本介紹都看不到的話,對那些辛苦的幕後人員真的是很不公平啊!去看百老匯,至少也能拿到張基本介紹的單張不是嗎?! 圖片來源:果陀劇場部落格 http://blog.xuite.net/godot/lovers |
|
( 休閒生活|影視戲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