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20/12/22 11:42:11瀏覽14116|回應0|推薦0 | |
109上期末考重點整理 (解釋名詞30%問答70%) 第七章到第十二章 【第七章 社會個案工作過程與社會工作會談】 《第一節 社會個案工作過程》 心理暨社會問題釐清→社會診斷→調適處遇→結案與追蹤→評估 〈成圓形重複循環〉 一、心理暨社會問題釐清: 波門( PERLMAN)提出的運作方法 1. 與案主建立關係 2. 協助案主討論他的問題 3. 問題聚焦與切割化 4. 協助案主與機構間進行聯結 工具與技術: ○會談 ○客觀記錄 ○紀錄與檔案檢視 ○周邊與家庭資源資訊的搜集 ○特別問題的檢查 二、社會診斷: 三角模式: 1. 問題本質與個案目標 2. 發生問題者的特質與尋求解決問題的資源 3. 機構本質與目的(是否符合服務項目) 診斷步驟: ○澄清與評估:個人優勢與環境評估 ○診斷:以特定行為為目標 ○蒐集資料:可控制問題行為與事件 ○分析處遇目標 ○排定處遇順序 診斷類型: ○動態診斷:了解案主問題及生態系統評估 ○臨床診斷:以個案問題進行分類 ○病因診斷:案主的人格或功能分析 三、處遇: 社會個案工作處遇過程: 1. 初始階段 2. 動機與角色誘引 3. 第1次接觸 4. 診斷與預估 5. 建立處遇目標 6. 發展處遇計畫 7. 準備實際處遇 8. 實務處遇 9. 監督與評估處遇效應 10. 結案追蹤計畫 處遇方法應用: ○直接方法:提升案主的特定行為 ○環境修正術:改變案主社會與物理條件 ○實務行政:增加運用資源的知識 四、結案與追蹤:處遇過程的最後階段 五、評估:發現處遇有效性的過程
《第二節 社會個案工作會談與主要搜集資料方法》 ○社會工作會談 ○家庭訪視 ○觀察 ○測驗或問卷法 ○其他 一、社會工作會談 1. 形式:個別、家庭、夫妻聯合 2. 目的:搜集資訊、建立關係、提供服務 資料性或社會性: 主要目的是收集、了解與來談者問題相關聯的資料,以作為提供服務的參考。 評估性或決策性: 經由會談以便針對來談者的服務資格進行評價與決定,會談內容著重了解來談者的某些特性或條件。 諮商性或成長性: 針對來談者個人或生活中的困擾,協助其經由自我覺察,恢復調適能力或發展潛能。 治療性或矯正性: 修正或改變來談者的想法、態度、行為,或影響其所處的情境(如:重要他人),以有助治療效果。
家庭訪視資料蒐集評估之意涵: 家庭訪視是幫助社工員在蒐集評估時,從家庭實地觀察中較周延的評量方式,在訪視時社工員會面臨與孩子系統、家庭系統、機構系統等多面向間產生的專業關係,也從相互的動力關係中做專業的評估、處遇,故家庭訪視後的資料蒐集評估需從孩子、家庭、機構的多重面向來考量,以避免評定時的以篇概全。 家庭訪視目的: • 實地瞭解食衣住行育樂及環境的生活狀況。 • 親近及建立專業關係。 • 對現行供需、期待等狀況的適時評估。 • 解決家庭問題、家人關係及環境的處遇。 • 提供資源及相關諮詢轉介服務。 家庭訪視基本原則: • 確定家庭訪視對案主的影響與需要 • 認清家庭訪視的主要目的及內容 • 家庭訪事前安全性考量、相關準備及通知 • 家庭訪視過程中會談要領的使用 • 家庭訪視時的環境空間的安排 • 家庭訪視結束及下一次時間的安排 • 家庭訪視結果的評估與紀錄 家庭訪視的技巧: 建立責信的專業界線及有目的的專業關係 • 清楚的介紹自己及機構服務的內容與功能 • 充分瞭解對方的期待、需求、所要 • 見人說人話,以重視個別及文化差異 • 社交語言運用以輔助關係的建立 • 同理及正向鼓勵讚美的技巧 • 善用物理環境及互動歷程 家庭訪視的注意事項: • 家庭訪視不是只在閒談閒聊,是有目的有焦點的介入協助 • 家庭訪視可親近了解案家的整體狀況,協助想法作法及價值的澄清 • 不意圖改變,介入已是在改變 • 避免先入為主,尊重族群文化 • 家庭系統及動力的覺察及運用 • 保密倫理的拿捏,專業倫理的掌握 • 環境安全及自我保護的掌握
《第三節 社會個案工作會談過程與技巧》 個別化會談的方法: • 周密的思慮 • 隱密的會談 • 守約 • 會談的準備 • 案主的參與 • 彈性 會談的原則: • 蒐集引導敘事,導向焦點; • 訪談重視多元,朝向結構; • 協助個案情緒的辨識與認知內在冰山; • 有目標達成雙方工作的共識。 會談的意義及目的: 會談是一種專業性談話,目的在藉由建立良好的專業關係過程中,蒐集評定受助者的情況及其功能有關的資料,作為分析評估其整體的狀況,以提供服務與療癒性的活動。 故依其目的有三種不同性質的會談: • 資料蒐集性的會談 • 分析診斷性的會談 • 治療性的會談
會談前的準備: • 會談的場所 • 會談的時間 • 會談的器材 • 會談者的儀表、態度 單次會談過程的階段: • 開始階段 • 發展階段 • 結束階段 會談的技巧運用-非語言的傳達: • 愉悅適當的距離 • 輕鬆的面部表情 • 適切的眼神接觸 • 舒適關切的姿勢與動作 • 自然的手勢 會談的技巧運用-語言文字的傳達: • 支持的技巧: 傾聽、接納、安慰、鼓勵、真誠、簡述語意、確定感覺、情緒反應、初層次同理心、具體、開放語句問話、保證的技巧。 • 影響的技巧: 忠告、提議、強化、堅持、積極說服、高層次同理心、自我坦露、面質、立即性的技巧。 • 行動的技巧: 探討、描述、問題解決、角色扮演、討論問題、情緒通暢等技巧。
《第四節 社會個案工作會談紀錄》 個案紀錄: 在個案工作過程中,除會談技術外,個案紀錄也被視為專業助人技巧,在服務人群過程中,扮演極為重要的角色。 個案紀錄定義: 個案工作員對其所服務個案的訪視、會談及有關服務事項,以文字記載方式呈現,並保存於特定個案資料冊內,包括該個案自申請、接案、服務過程直至結案的相關記載稱之。 個案紀錄功能: • 有品質的個案紀錄,應能幫助工作員及其單位作出正確的服務方向,並完成助人專業之服務目標,亦能隨時檢視個案服務成效。 • 雖有不同見解,在此彙整以下七點說明: 功能一:提供服務證明 專業服務過程,需要同時面臨「責信」議題,個案紀錄的質與量呈現,成為最佳的佐證。 功能二:服務品質掌握 個案工作是一項持續性過程,從紀錄中得檢視工作員資料蒐集方向及問題診斷正確性,可適時評估服務品質與適切性。 功能三:組織工作員思緒 個案問題趨複雜化,在持續服務過程中,累積不同的議題,在邊想邊寫同時,從紀錄中可以了解因果關聯性,並發現被忽略議題及下次會談重點,強化思緒的連貫性與完整性。 功能四:提供督導查閱 社工督導對工作員有行政指導、情感支持、專業教育職責,個案紀錄必須能適時供督導檢視,以便針對需要,給予意見與協助。 功能五:專業間的溝通 由於個案問題趨多元,紀錄在必要時,得提供轉介、照會或個案研討時參酌。但基於專業倫理考量,工作員會適度調整字義及名稱等,在不影響個案權益前提下,進行相關探討。 功能六:法律自衛工具 個案自我權益意識不斷提升,工作員或單位若遭遇爭議性或糾紛時,平時的服務紀錄將成為一項有力佐證,成為判斷事件真偽的考量。 功能七:評量與研究工具 個案紀錄是單位實施自我評量的重要來源,相關考核、改進服務過程等的參酌。而質或量的分析統計,也常會從最基礎的紀錄中發現數據或議題。
個案紀錄形式 A: 個案紀錄的形式有許多種,長期以來,似缺乏專一版本,得以滿足個案工作的多元化。 個案紀錄形式 B: 依照服務的目的與需求,紀錄形式常分成三種: 一、過程紀錄(PROCESS RECORD) 二、摘要紀錄(SUMMARY RECORD) 三、問題取向紀錄(PROBLEM-ORIENTED RECORD)
過程紀錄: • 比較接近敘說報告形式,呈現與個案接觸過程中的口語或非口語訊息,有採用逐字逐句形式,亦常見以簡單敘述方式描述過程而非記下每一部分,又稱為「濃縮式紀錄」 。 • 常見於教育訓練、督導或特殊案例方面。 摘要紀錄: • 紀錄以簡短、易採行為原則,格式隨不同單位目標而制訂,紀錄重點在發生於案主身上的事,很少出現工作員的省思 。 • 適合長期處遇個案、一般性案例,長期性的摘要紀錄可提供對案主影像較完整的輪廓。 問題取向紀錄: • 紀錄以特定問題焦點為主,結構常見基本資料、主訴問題描述、工作目標、處遇事項、未來計畫等 ,除描述發生於案主身上的事之外,常有工作員的想法意見 。 • 常見需專業整合個案,或有醫療議題的個案等。
【第八章 個別會談概念與技巧】 《第一節 個別會談》 一、社會個案工作、個別會談與個案管理 1. 社會個案工作: 以個人和家庭為服務主體,透過直接服務協助案主發揮潛能、解決問題、協助恢復社會功能及滿足案主需求 2. 個案管理工作: 針對多重問題個案,評估其需求後聯結各種專業資源,提供整合性服務 3. 個別會談: 透過語言與非語言之溝通,提供專業服務 二、不同階段之個別會談注意事項 1. 開始階段: 建立專業助人關係及協助結構(界線)為主要目標。 澄清會談目的、可提供之服務、案主自身責任、會談時間 2. 發展階段: 進一步進行個案問題評估與擬定處遇計畫 留意會談範圍、深度與轉折 3. 結束階段: 準備結束專業助人關係 預告結案時間、回顧服務過程、評估服務成效、分享結束的感受、紀錄結案摘要
《第二節 個別會談技巧》 一、不同階段之會談技巧 1. 協助前階段:會談環境布置 2. 助人工作者的反應與當事人自我探索階段:初層次同理心、尊重、真誠、具體化、結構化 3. 助人工作者挑戰與個案自我瞭解階段:面質、自我表露、立即性 4. 行動階段:問題解決、角色扮演、行為改變技術 表達技術:覺察與非語言訊息 支持性技術:初層次同理心、鼓勵、尊重接納、具體化、開放語句問句 影響性技術:高層次同理心、自我表露、面質、立即性 行動技術:單一性技巧、複合性技巧 二、個別會談技巧 1. 觀察: 肢體語言、語句開啟和結束內容、轉換話題、意念連結、反覆出現的訊息、不一致、壓力或衝突點 2. 專注與傾聽:抓住理解個案傳遞的訊息、聽到個案的想法與意涵 3. 提問技巧:封閉式或開放式提問、引導式或問答式提問 4. 促發行動技巧:聚焦與摘要、面質、詮釋 5. 氣氛設定或支持技巧:真誠 聚焦與摘要、面質、詮釋
《第三節 個別會談注意事項》 一、社會工作者自身的準備工作 1. 做好心理準備 2. 閱讀個案資訊 3. 列出會談重點 4. 確認會談目標 5. 檢查相關文件 6. 確認訪談地點 二、會談前的準備與注意事項 1. 妥善處理會談通知 2. 尋覓合適會談空間 3. 擬定會談問題大綱 4. 掌握會談時間控制
【第九章 團體會談概念與技巧】 《第一節 團體會談概念》 一、社會團體工作、團體諮商與團體會談 1. 社會團體工作: 運用方案來解決個案議題,分享互動、分享權力、分享合作決策。 依據團體成立目標與目的決定運行模式,包括社會目標模式、治療目標模式、交互目標模式、行為模式、任務中心模式、團體中心模式 2. 團體諮商: 協助個人透過團體過程瞭解自己並學習與他人分享,著重在自己生命發展的任務與議題 3. 團體會談: 共同思考以解決所關心的問題,如伴侶會談、家族會談 二、團體動力 1. 團體中的每個成員彼此相互影響,每個人都具有依存的動力 2. 團體成員互動所產生的力量 3. 團體中的行為,包括團體組成、互動、衝突、溝通、規範、分化、整合、凝聚力、影響力、領導力 4. 團體結構、團體過程相互關連及影響 5. 動態的運作過程(生態系統觀點:人與人或人在群體間的關係,人與環境的關係) 三、團體會談類型 1. 夫妻會談: 協助夫妻發覺互動體系的阻礙問題予以排除或疏通 清楚表達感覺及尊重對方並接受彼此差異 2. 家庭會談: 改變家庭的適應能力與生活方式 3. 跨專業會談: 以服務對象為中心,專業團隊溝通及交換資訊交換,擬定個案後續服務計畫
《第二節 團體會談技巧》 一、團體會談技巧 1. 面質:團體領導者挑戰團體成員,確認無作用的重複行為及言行不一致的地方 2. 澄清:協助當事人釐清衝突與矛盾的感受 3. 示範:由團體領導者本身行為的表現來鼓舞成員達成同樣行為 4. 普及化:整合經驗後擴大與運用團體經驗到團體外情境 二、團體會談衝突與溝通障礙 1. 團體衝突:衝突包括感情、利益、價值、認知、目標、實質 2. 正面功能:激發競爭力和創造力、增加凝聚力與認同感、帶動改變 3. 負面功能:降低團體和諧與凝聚力、溝通效率、破壞互動
《第三節 生態系統取向的團體會談》 一、生態系統理論 1. 微系統:個體個人因素,與個人成長發展過程有關(包括身心發展) 2. 中介系統:微系統間的連結所產生的衝突或影響(包括家庭互動、認知與生活習慣、學校、社區互動等) 3. 外系統:個體的外圍體系(包括工作環境、社區組織與服務、宗教、醫療、法律服務等) 4. 鉅系統:國家、社會、文化脈絡(包括國家經濟、政治、教育、文化傳統、社會、價值觀、宗教信仰等) 5. 時間系統:個體的發展隨環境與時間改變(經歷重大事件的影響) 一、家庭系統的家庭會談 1. 家庭系統概念: 家庭是動態的,成員是互賴的;家庭互動是雙向、模式化,反覆化 應注意六大核心元素:一人改變影響其他人、整體大於部分總合、取得平衡、循環因果、包括次級系統、固定規則 2. 家庭評估面向:個人內在家庭系統、目的論、次序性、組織、發展、多元文化、性別、歷程 1.家庭系統 2.成員關係 3.實際照顧者 4.服務需求者 二、家庭系統的家庭會談 3. 家庭系統會談注意事項: 聆聽個人和家庭對於會談想表達的意義 觀察每位成員的語言與非語言想表達的真正意義或目標 體認家庭要靠自身力量解決問題是有困難的 提升家庭互動技巧、知識、態度與生活環境,以提升家庭功能
【第十章 家庭社會工作會談與評估】 《第一節 家庭評估》 家庭結構: •權力分配、階層、家庭互動模式 •日常生活與家務分派 •家庭規則、角色、家庭次系統界限 •工具:家系圖 家庭三角關係: •兩個人聯合以對抗第三者的互動關係 •類型: •三足鼎立 •迂迴 •聯合 家庭調適: •層次:個體、家庭內在、家庭 •功能:降低家庭面對壓力的脆弱性、強化或維持家庭系統、減少家庭壓力事件、改變社會條件以轉變環境 •家人與個人情緒控管:情感表達
《第二節 家庭社會工作會談與主要工具》 一、家系圖: 1. 準備會談與家系圖繪製 2. 會談注意事項 ●會談時間限制 ●揭露案主重要生活事件 ●避免詢問敏感問題 ●自在的氛圍 ●開放性與封閉性題目交錯運用 3. 會談重心目標 ●風險因子陳述 ●需要的資訊類型與重點 ●家系圖的建構資訊 ●建立家系圖的內容 二、生態圖: 1. 涵義 顯現個體與環境間的社會關係、人際關係的親疏與緊張程度 2. 繪製步驟 3. 實務做法 ●確定案主主要問題 ●決定社會與環境系統 ●設定關係類型 ●設定關係方向 ●增加日期 ●評估生態圖結果 三、文化圖: 1. 提升文化的了解與敏感度 2. 目的 ●澄清文化對家庭系統的影響 ●找出對於文化認同的重要團體 ●促進發掘與討論 ●協助了解文化認同影響
工具圖之重要性: 一、助人工作者必須將專業服務歷程以文字檔案儲存下來,撰寫個案紀錄本身就是處遇的工具,而有效繪製各工具圖更是紀錄中不可或缺的技術。 二、因應案例狀況繪製工具圖,可清楚表達或呈現個案與家庭、環境間的基本互動連結,作為工作者評估的依據。
家系圖的實用性: 家系圖應是目前所有工具圖中最常使用到的,現今實務上幾乎每個案例都有繪製。 家系圖的繪製原則: 1.了解各符號意義:清楚符號意思,不致發生窘境。 2.線條及相對位置:確認線條及相關親屬相對位置。
生態圖的概念: 生態圖將家庭視為大系統的一部分,幫助工作者能較精確評估家庭與環境互動連結的程度。 生態圖的重要性: 生態觀點為社工界當今最夯概念,生態圖能較清楚表達案主在內外系統間的位置及資源取得情形,重要性與日俱增。 生態圖的繪製原則: 1.了解各線條意義:清楚線條意思,不致發生窘境。 2.評估資源及相對位置:了解相關資源及圖樣中的相對位置。
生態圖或社區圖:將資源及社會與文化脈絡畫進去
繪製工具圖在學習個案工作過程中常被忽略,但若不能清楚了解各圖樣的代表意義,在實務工作上則會帶來危險或發生窘境,不可不慎。
家庭評估計畫: 1.初期評估: ●探索此刻的困擾 ●嘗試過的解決之道評估 ●造成危機與壓力的生活事件評估 2.排除潛藏的傷害性議題: ●自殺評估 ●家庭暴力或虐待的評估 ●性侵害的評估 ●預警責任的評估 3.排除藥物濫用的可能性。 4.排除生理因素的可能性。 5.實施一般心理社會評估: ●情感、行為及認知評估 ●意義系統的評估 ●精神性評估 ●配偶及家庭系統評估 ●家庭外的社會系統評估 ●在更大的社會脈絡下的家庭評估
如何評估家庭: • 靜態的理論結構(家庭生態理論結構) • 家庭圖 • 生態圖 • 家庭的資源在哪裡 • 如何聯結所有的知識 你所需要收集的資料有哪些: • 什麼是有用的訊息 • 在判斷的時候需要些什麼條件 • 我的假設有依據嗎 • 如果可以,我怎麼得到所要的資訊 如何閱讀家系圖: • 三角化的關係 • 特別的事件 • 代間傳遞 • 資源的聯結 • 出口在哪裡 家庭評估的工具: •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 家庭圖GENOGRAM • 生態圖或社區圖 • 生命的河流(家庭生命線) • 家庭年表(SATIR APPROACH) • 影響輪(SATIR APPROACH)
生命的河流: • 站在此刻看生命的河流,看到什麼主題與脈絡 • 從河流中學到什麼 • 期待未來的生命河流如何流動
影響輪: • 製作兩張影響輪 • 一張為十二歲以前的生命 • 一張為此刻的生命 • 各找出影響自己重要的八到十二位人事物 • 分別釐清每個人事物的影響特質是正向或負向 • 給每張圖一個主題(一種感受或想法) • 看看兩張圖的異同: 有誰不見了;誰的影響改變了;一直沒變的是什麼 • 對自己的「新」發現
【第十一章 社區工作與社區會談】 《第一節 社區公聽會》 一、源起與發展: 1. 源於18-19世紀英國向國會遞交圈地請願書 2. 國家立法的諮詢過程(美國除外) 二、參與者招募與篩選: 1. 相關各方 2. 自願者;政府機構、組織代表各半 三、過程、互動與決策: 1. 官方代表說明推動內容與理由 2. 解釋、討論或回應提問 3. 參與者的想法與意見可以影響決策 四、影響與成效: 1. 讓資訊透明 2. 將行動決策合法化 五、分析與教訓:滿足大眾需求: 1. 業餘參與者直接參與決策 2. 公民參與集體決策 3. 面對面討論時間 4. 公民參與
《第二節 社區會談》 一、社區會談的意涵: 1. 由社區不同成員進行聚集以集體腦力激盪做為策略的方法 2. 提供社區回應議題與解決當地問題的方法 3. 時間約兩小時 4. 世界咖啡館模式的討論模式 二、社區會談與焦點團體法的差異: 1. 團體大小與主題大小(如社區條件、服務輸送) 2. 會談引發參與者的互動結構性(焦點團體參與者缺乏結構嚴謹性、互動無目的) 三、社區會談目的: 1. 以社區對話與整體發展觀察出發 2. 提供不同團體相互理解與持續參與 3. 結構參與及社區認同的機會 四、社區會談核心原則: 1. 社區擁有獨特的機會、聯結、資源與人際關係 2. 社區成員是問題解決的專家 3. 任何成員都能與其他人互動產生新想法 4. 以社區為導向提供社區實質改變的機會 五、社區會談的角色: 1. 組織者:主導和規劃的角色 2. 促進者:促成和經營活動的角色 3. 桌長:促進討論與記錄的角色 4. 參與者:參與討論的角色 六、選擇討論議題: 1. 只提出一或兩個議題 2. 提問以促使參與者思考可以改變的議題 3. 避免探討與主題無關的價值 4. 提出社區融合及共鳴的清單 5. 挑選一或兩個突出的議題 6. 寫成書面海報 7. 思考自己提出的議題 七、組織活動時程: 1. 工作清單及細流 八、尋求支持: 1. 列舉邀請名單及討論議題 2. 選擇開會場地 3. 營造舒適環境 九、選擇日期。 十、邀約與行銷。 十一、選出促進者: 1. 簡要的形成討論議題 2. 鬆開對團體的控制 3. 主導議題並避免離題 4. 找出連結點與主題
• 讓參與者了解受邀理由 • 確保參與者的感覺 • 在討論時遊走並視需要引導會談 • 促成團體討論的成果
《第三節 焦點團體法與社區工作》 一、焦點團體法: 由6-12人組成並由主持人以結構方式針對特定主題討論的小團體 二、優點與限制: 1. 優點:互動與資訊的、時間與資源的效率 2. 缺點:需預先規劃、無法類推、主持人偏誤、無法保密 三、進行步驟: 1. 選擇主持人與助理主持人:確保參與者可以針對主題自由表達 2. 選擇參與者:提名方式、志願人員、隨機抽樣 3. 決定人數、時間地點: 評估目標、人口群特徵、方案環境限制 環境促使問題回應公開與開放 4. 主持人手冊: 介紹、規則、保密與知覺同意 議題類型包括封閉性、開放性、回想與假設、辦理活動
《第四節 深度訪談法》 一、運用時機: 潛在參與者不習慣公開討論 參與者的看法與眾人不同 修正未來調查議題的意見參考 二、優點與限制: 1. 優點:提供詳細資訊、提供舒適的蒐集資訊環境 2. 缺點:容易發生偏誤、時間密集、訪談者的技術訓練、無法類推 三、進行過程: 1. 規劃訪談計畫:設定利害關係人、資訊及來源、列出受訪清單 2. 發展訪談工具:訪談架構、訪談手冊、使用地方語言 3. 訓練蒐集資料者 4. 蒐集資料:準備會談、簽訂同意書、進入訪談 5. 分析資料:轉譯與評論資料、分析資料 6. 宣傳發現:撰寫報告、揭露回饋、修正發現、進行宣傳
【第十二章 危機處遇與會談技巧】 《第一節 危機事件衝擊影響與範圍》 一、危機會談的範圍: 成立要件: 1.易受傷害族群 2.家庭暴力事件 3.性騷擾與性侵害 4.自我傷害或傷害他人 5.未婚懷孕與人工流產 6.物質成癮 7.創傷後倖存者 8.愛滋病帶原者 二、危機的定義: • 危機是指一個人或一個群體,正常生活方式中一種嚴重的擾亂事故,是他或他們料想不到的情境,且足以形成原有能力所難以克服的問題,藉由危機的體驗,發展出新穎的思考模式與行動模式。
• 急性壓力疾患特徵 1.解離症狀 2.創傷事件再度體驗 3.逃避創傷回憶 4.焦慮或喚醒症狀 5.造成重大痛苦或功能受損
三、危機類型與範圍: 1. 發展性危機: 1.社會心理發展階段論 2.人類成長與生命歷程轉換的內在衝突 2. 意外性危機: 1.外部天然災害 2.外部人或災害 3.局部意外或人禍 • 受創範圍: 1.直接受創或間接受創 2.受創嚴重性
《第二節 危機處遇與心理急救》 一、急性危機下的生心理反應 1. CANNON:逃避或攻擊的行為反應 無法想起事件或懊悔自責 2. SELYE:一般適應症後群 為確保身心維持動態平衡 二、心理急救黃金救援72小時 1. 減低壓力創傷衝擊引發的不適感 2. 協助倖存者處理目前所需提升短期及長期的身心適應功能運作 3. 統整壓力下思考與情緒、認知與行動解離斷裂的現象
《第三節 危機處遇相關理論》 一、多元評估模式: 1. 三維危機評估模式: 行為(反應機制)、認知(主觀理解)、情感(情緒反應) 2. 多元模式治療: 行為、情感、感覺、形象、認知、人際關係、藥物/生物學 二、正向心理學: 重視樂觀、資源、復原力、幸福感 三、壓力資源調適評估模型:
《第四節 危機會談與步驟》 一、危機處遇會談: 1. 有限時間的介入 2. 協助個人或團體度過此刻混亂事件 3. 不處理過去不適應的行為或創傷後壓力症候群相關議題 4. 不同階段危機會談處遇目標 • 重構安全環境、恢復或再建立主動應變環境能力 • 重構安全環境、統整解離的情感與認知、增加現實感 • 改善較嚴重的情緒障礙、改善身體不適症狀、協助回到正常工作或社交功能 二、黃金72小時之危機處遇會談: 1. 會談地點 2. 個案身心狀況 3. 會談目標 4. 介入前預備 5. 接觸與處遇步驟 • 接觸、允諾、建立關係 • 建立安全與安適感 • 協助穩定 • 資料蒐集 • 實用性協助 • 連結社會支持 三、急性壓力期之危機會談: 1. 症狀 2. 會談目標 • 降低激動負面情緒反應強度 • 鼓勵回憶創傷事件 • 學習有效的因應策略
《第五節 助人者在危機處遇的心靈保健》 一、助人者為何需要: • 容易感染類似受害者的創傷症狀及反應:替代性受創(次級創傷) 二、替代性創傷面向: 1. 自我認同危機 2. 世界觀 3. 靈性上的傷害 4. 自我情緒涵容能力受損 5. 自我資源耗盡 6. 心理需求滿足受損 7. 感覺系統受損 8. 啟動負向防衛機轉的風險 |
|
( 知識學習|考試升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