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2024/01/21 18:44:13瀏覽308|回應0|推薦2 | |
高級禪修課二
佛說八大人覺經(一) ~ (十) (九)第八覺知
前期複習
自覺 – 漸離分段生死之音 (羅漢、聲聞、緣覺) 1.無常無我覺 2.多欲為苦覺 3.心無厭足覺 4.常行精進覺 自覺覺他 – 出離變易生死 究竟安樂 (菩薩) 5.多聞智慧覺 6.布施平等覺 7.五欲過患覺 8.大心普濟覺
第七覺悟 出家梵行覺 清淨梵行 慈悲願心 → 慈悲一切 第八覺知 大心普濟覺 大心普濟 願代受苦 ↗
第八覺知:生死熾然,苦惱無量。 發大乘心,普濟一切。願代眾生,受無量苦; 令諸眾生,畢竟大樂。
生死熾然,苦惱無量 色身生死 –分段生死,六道輪迴。 念頭生死 –變易生死,煩惱執著。 熾然:猛烈燃燒。 眾生在六道輪迴生死不已,如火蔓延,永無止息。
梁皇寶懺 梁武帝 追悼 皇后郗氏 , 死後變蟒蛇 , 痛苦難忍, 希望武帝 做功德以超生, 最大的功德–禮懺法會 十卷 蟒蛇超生 為天人。 梁皇寶懺十供養 – 發心懺悔 4/13,14 起 十卷 懺中之王 – 慶 25週年
法華經 譬喻品 三界無安,猶如火宅,眾苦充滿,甚可佈畏, 常有生老、病死、憂患,如是等火,熾然不息。
火宅三車喻 長者 救 幼兒 – 如來度眾生 羊車(四聖諦)) 鹿車(八聖道) 牛車(十二因緣) 最好的 大白牛車 – 本具佛性
發大乘心,普濟一切 乘:運載;度。 大乘心:自利利他、普度眾生的心、成佛道的心。 發菩提心,覺悟人人本具的佛性。
小乘 大乘 以四諦、十二因緣法為乘 以四攝六度為乘 度分段生死海 度分段、變易生死海 運至真空涅槃 運至無住涅槃
楞嚴經 自未得度先度人者,菩薩發心。
大乘菩薩 自利 上求佛道 利他 下化眾生 觀眾生苦,不為自身,但欲廣利群生,共證菩提。
建立道場優化制度 護法團隊–獨立 ,長期志工聯絡網分組
普濟:願濟度一切眾生終皆成佛。 一切:十方一切六道眾生。 梵網經: 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子是我母, 我生生無不從之受生,故六道眾生皆是我父母。
金剛經 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 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普濟一切 (即作即了) 諸法緣起 → 緣起性空 不著一切
施設方便教化 覺 菩薩 → 眾生 不覺 令其覺悟,修一切善法,不執著一切善法,圓成莊嚴淨土。
願代眾生,受無量苦 果上代:捨命為人,布施身體。 因上代:不畏艱難,精進不懈;覺悟眾生,永離苦海。 菩薩因觀眾生苦,發菩提心,故藉由大悲方便力, 願代眾生受無量苦。
虛雲老和尚 為法忘軀 燙著手,打碎杯;家破人亡語難開。 春到花香處處秀,山河大地是如來。
大方便佛報恩經 假使熱鐵輪,在汝頂上旋, 終不以此苦,退失菩提心。
令諸眾生,畢竟大樂 究竟解脫之道:明心見性,見性成佛。 大悲:代眾生苦;大樂:令眾生樂。 菩薩運此「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的精神, 利樂有情眾生,離生死苦,得究竟涅槃寂靜之樂。
大乘起信論 為令眾生離一切苦,得究竟樂, 非求世間名利恭敬。
法華經 我為眾生,以此譬喻,說一佛乘。 (大白牛車, 本具佛性) 汝等若能,信受是語,一切皆當,得成佛道。
結語
觀眾生苦 → 發大乘心 → 願代眾生 → 成道證果 普濟一切 受無量苦 入大涅槃 端正知見 廣修福慧
個人思惟 為什麼菩薩行要願代眾生受苦? 要如何代受? 在生活中如何落實「願代眾生,受無量苦; 令諸眾生,畢竟大樂」?
覺他中 自覺覺他 自覺 完成自覺 融通運用 初級班 中級班 高級班 研經班 大乘解行 研經班 開課 3/5 3/6 3/8 2/29
結業典禮 2/1
|
|
( 知識學習|隨堂筆記 ) |